1月10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介绍财政高质量发展成效,并答记者问。
财政部:2025年的2万亿元置换债券已启动相关发行工作
廖岷表示,更大力度地支持地方政府缓释偿债压力,增强发展动能。2024年2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在去年12月18日已经全部发行完毕。2025年的2万亿元置换债券已启动了相关的发行工作。这项置换债券政策实现了三个方面突出的成效:一是地方当期的流动性压力大为减轻;二是债务的透明度大为增加;三是防风险,促发展协同性大为增强。
财政部:推动隐性债务“清仓见底”
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表示,目前,置换政策“松绑减负”的效果已经逐步显现。各地置换债务平均成本普遍降低2个百分点以上,有的地方还超过2.5个百分点,还本付息的压力大幅度减轻。有的地方优先置换即将到期的公开市场债券和“非标”、涉众债务,区域金融环境显著改善。
下一步,财政部将持续加大对地方的指导力度,推动扎实落实置换工作要求。指导用好用足中央支持政策,及时研究解决地方在化债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加快化解存量隐性债务。
此外,财政部强调,坚定不移严防新增隐性债务,推动隐性债务“清仓见底”。持续保持“零容忍”的高压监管态势,发挥部门协同监管合力,对违法违规举债和虚假化解隐性债务等问题严肃处理。加快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坚决阻断地方违法违规举债途径,促进可持续发展。
财政部:在2025年新增发行专项债额度内,地方可根据需要统筹安排用于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
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林泽昌表示,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允许用于房地产相关的两个领域,都是增加有效需求的政策。在2025年新增发行专项债额度内,地方可根据需要统筹安排用于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这两项政策都将在2025年逐步释放。
财政部:2025年财政政策方向是清晰明确的,非常积极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未来可期。相关安排的具体数据,要履行法定程序,确定后才能发布。请大家放心,2025年财政政策方向是清晰明确的,充分考虑了加大逆周期调节的需要,是非常积极的,也充分考虑了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
财政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可期 主要体现在力度、效率、时机三个方面
廖岷表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可期,主要体现在力度、效率、时机三个方面。在力度上要好用足政策空间,加强逆周期调节,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的财力,兜牢三保底线,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
财政部:2025年我国赤字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
廖岷表示,2025年将提高财政赤字率,再考虑到我国GDP规模不断增加,赤字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财政总支出进一步扩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也会加大,为经济持续回暖向好提供有力有效支撑。
2025年财政赤字率具体是多少?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回应
廖岷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2025年要提高财政赤字率。我们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关于如何确定赤字率。确定赤字率,需要统筹考虑国家发展需要、宏观经济增长潜力、宏观调控安排、财政收支形势,以及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等因素。我们在确定赤字率时有充分的论证和分析。实际上,根据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通过提高赤字率,加强逆周期调节,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
关于2025年赤字率具体是多少,我们需要履行法定程序后,才能及时向社会正式公布,我今天没有办法向你提供具体数据,但是财政赤字率提高的目的、条件,以及考虑的因素都有充分的论证。
财政部:2025年将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2025年将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增加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支持强基础、补弱项、促发展。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财政部:继续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强调,财政资金分配使用更加注重目标导向、绩效导向,加快资金下达拨付进度,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管好用好,让同样的钱花出更大的效益。我们也会继续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反对铺张浪费,严禁建设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将更多的资金用于重点领域和最需要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