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青铜时代的早期
岳石文化紧邻强大的商代文明
启发着这个人类发展史上
辉煌又神秘的青铜时代
拔地而起的大商
给生活在广袤齐鲁大地上的人民
带来了一次全新的冲击
《礼记·王制》曰: “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最早的山东人是“沂源猿人”,距今约六十余万年。“沂源猿人”是一个现代考古学名称,在历史上山东人最早的称谓是“夷”,周代之后则称之为“东夷”。广义的“夷”指的是远古时期华夏族周边的部族,夏朝称之为“九夷”,狭义的“夷”则指的是在以山东为中心生活的东方人。
作为夏王朝的一个部族,“商族起源于东夷族”是一个传统史学的主流观点。《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姓。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于百姓,百姓以平。”由于商始祖契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任命为司徒,封于商,商族便由此而起。根据传世文献的记载,契的活动足迹正在今天的鲁西豫南地区,与东夷族的活动范围基本相符。
在青州苏埠屯遗址中,学者们发掘出多座商代墓葬。其中1号墓是除殷墟以外唯一一座带四条墓道的“亞”字形大墓,人殉数量多,埋葬规格高,应该是王朝控制下的方国墓地。出土铜器多带有“亚醜”和“融”族徽,墓主人可能是仅次于商王的方伯一类人物。
这些发掘于苏埠屯遗址墓室中的器物种类繁多,有食器、水器等生活用具,也有礼器、武器等象征着墓主人身份的用具。这些随葬品的数量、形制、纹饰都与王畿地区高度一致,反映出晚商时期王朝政治、军事、文化的影响力都在逐步深入东方地区。
在商人未征服的地区,东夷文化传统得以保持。珍珠门文化属商代晚期至西周早中期,主要分布在胶东地区和鲁北东部地区,鲁东南苏北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周人势力进入山东后,东夷文化在不同区域以不同形式与周文化融合共生,成为后世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岳石文化起,东夷文化渐渐成形
岳石文化遗址出土的
器型丰富的陶器、农具
均昭示着东夷文化早期的先进与辉煌
漫长的发展中
这条名为东夷的蜿蜒小溪
终于汇入中原文化的江河之中
参考文献:
【1】王坤鹏:《商夷战争与商王朝军事机制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21年。
【2】贾文彪:《商夷早期文化关系考辨》,《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
【3】刘天佐:《与山东有关的四个名称之诠释:“夷”“齐”“鲁”与“齐鲁”》,《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
1
长按识别二维码
管理员:商春锋
微信:scf0412
邮箱:scf052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