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好时看李娟,心情不好更要看李娟!

美体   2024-05-17 10:22   陕西  


随着迷你剧《我的阿勒泰》热播,一帧帧辽阔的旷野、苍茫的雪山,还有草原牧民古老、纯粹的生活秩序,都让屏幕前的人们对北疆产生了浓烈的好奇与向往,“李娟”“阿勒泰”等词也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李娟”是谁,和“阿勒泰”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我的阿勒泰》剧照





“李娟”是谁?


李娟,新疆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作家。她1999年开始写作,2003年出版第一本散文《九篇雪》,2017年,还凭着《遥远的向日葵地》获得“鲁迅文学奖”。

关于自己,她在《记一忘三二》里是这样说的:“从前有人生了个女儿,她决心要给她取一个最特别的名字,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名字。为此她翻烂了字典,终于由一部电影得到启发。她激动极了。

她为她取名为'娟'。

是的……就是我……李娟……

我曾经看过一个关于中国人常用名的统计,叫“李娟”的约二十四万人,远远超过阿勒泰市的市民总数。”


李娟出生于新疆建设兵团的一个普通家庭,上中学时,因为没有户口被学校拒收。高一那年,妈妈带着李娟回到四川老家,做生意赔了钱,一家人决定重新回到新疆。李娟转到富蕴县二中,后索性退学跟妈妈学裁缝、在阿勒泰山区开小店、卖百货,也曾到乌鲁木齐打工。将近20岁时,她开始业余写作和投稿。



她和她的“阿勒泰”





李娟的童年是在牧区与边疆小镇的辗转中度过的。这样的成长环境,让她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深刻的情感联结,也赋予了她作品中那份难以复制的纯真、原始与野性之美。


《我的阿勒泰》



 全书分为两辑。辑记忆之中(2007-2009),记录了在喀吾图和阿克哈拉村细碎坚忍的生活画面;第二辑角落之中(2002-2006),原生态书写了李娟和母亲及高龄的外婆随牧民迁徙、流动的日常:开杂货铺,当小裁缝,帮往来的牧民车衣裙,去大山深处采野生木耳;春天沙依恒布拉克草原上鼓胀的帐篷,夏季牧场上喧嚣盛大的阿肯弹唱会,入冬后瓷实的迢迢雪路……戈壁、草原、森林、雪山、骏马和牧人,细腻明亮的文字展现了游牧民族在边地深远丰富的生存景观。

改编成同名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更是成为了2024年第七届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单元唯一一部入围的华语电视剧集。





《遥远的向日葵地》



“人生统统由之前从未曾有过,之后也绝不再发生的事情组成。”

“向日葵地”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乌伦古河南岸,是李娟母亲多年前承包耕种的一片贫瘠土地。李娟一如既往用她细腻、明亮的笔调,记录了劳作在这里的人和他们朴素而迥异的生活细节:她勤劳乐观的母亲、高龄多病的外婆,大狗丑丑小狗赛虎,鸡鸭鹅,以及日渐华盛,却被鹅喉羚毁了再种,种了又毁的九十亩葵花地……刻画的不只是母亲和边地人民的坚韧辛劳,更是他们内心的期冀与执着,也表达了对环境的担忧和对生存的疑虑。呈现出一种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脆弱微渺的,同时又富于乐趣和尊严的生存体验。


《记一忘三二》

“常有人替我担心:人的经历是有限的,万一把生活写完了怎么办?我不能理解‘写完’是什么意思。好像写作就是开一瓶饮料,喝完拉到。可我打开的明明是一条河,滔滔不绝,手忙脚乱也不能汲取其一二。”

 《记一忘三二》是李娟十余年来的随笔结集。三十余篇以“记”为题的文字轻松随性,从亲情、友情、爱情,工作、生活、兴趣乃至梦境等诸多侧面,记录了李娟的心路日常——与母亲相依为命也闹过“分居”,定居于荒野中的大院子而生活不再颠沛流离,少年时曾遭受的暴力与得到的关爱,等等,随着成长反而愈益清晰。种种文字率性而作,平实诙谐,同时又有掩盖不住的温暖和诗意,组成一幕幕“含泪的微笑”。





心情好时看李娟,心情不好更要看李娟!

如果你还没有读过李娟,那你可真幸运。翻开书你的面前是一片自由的广阔的天地,走进去,你会得到快乐、丰盈、沉静的力量。




咸阳市新华书店

电话:33278122

地址:人民中路新华大厦新华书店

咸阳新华书城
新华书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