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由于微信改版,为了让大家不错过每天最新的精彩内容;建议关注公众号并设为星标,做公众号不易,坚持每天发文更不易;如果您喜欢本文,就将本文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并在文后点上“赞”和“在看”(此项为非必须,转发算是对小编的支持鼓励)!
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有效模式研究
一、发现问题的过程与基本的事实依据
案例教学是高中地理新教材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之一,案例教学法从分析某一典型的地理事实材料入手,探究地理事物时空演化规律,由具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促使地理原理与现实世界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进行实际学习的思路和基本方法。
案例教学是模拟真实问题,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诊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所追求的不是要求学生找到唯一正确的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依据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增强消化和运用知识与经验的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从讨论中获得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上的益处,而且能从讨论中学会与人沟通,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所选的案例一般都来自生活中,是学生熟悉或了解的,因此,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如教材中讲到的宝钢和鞍钢的区位对比、福特汽车的生产网络、美国硅谷的发展、上海交通的改善提高,这种实际案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和所积累的经验应用于案例,根据案例材料提供的信息做出客观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解疑方法。
分析:第一段介绍案例教学是什么,第二段介绍了案例教学对学生发展起到的作用,第三段介绍了案例教学的特点及应用。这里并没有提出问题,也没有提出发现问题的过程,更没有点题称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作者应该说高中地理新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新课程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说明正因为存在上述问题,所以“我”要探索一种新的案例教学模式。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所青睐。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积极实行案例教学。而在高中地理新教材中,也多处设计了地理案例,这足以说明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也被叫作个案教学法,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运用具体的事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的教学模式。地理案例教学法则是指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现象或事件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它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对地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高中地理必修三的内容是地理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其主要通过案例探究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结果和对策,体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因此,必修三可以说是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主阵地。
分析:第一段介绍了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第二段从另一个角度介绍了案例教学是什么,第三段介绍了必修三是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主阵地。但这三段均未提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1.什么是案例
案例教学中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案例的运用,它是案例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键所在。那么,什么是案例呢?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综观整个高中地理新教材,可以概括出案例具有以下特征:
(1)案例都来源于实际情景。
(2)案例的内容都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案例的测评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3)案例都与整个时代相适应。
2.什么是案例教学
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况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与其他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技能、技巧,其中的内容都有着独特的来源、性质、内容编排体系。此外,这种方法不单单指向于教,而且也涵盖学在内,要求教师与学生都要有相当大的行为变化。如讲授美国的新兴工业区硅谷这一案例,教师首先有责任去认真组织所要讨论的材料,并考虑呈现的时机、呈现的方式,而学生则要对教师所提供的具体事实和原始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并从中得出结论。在整堂课上,每一个个体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这就大大缩短了教学与实践的距离。
从案例教学的结果来看,一方面,案例教学能丰富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拓宽知识面,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意识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态度,开发学生的智能,提高其实际运用能力,保障了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3.如何实施案例教学
(1)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反映的是学生在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行为变化,而不是教师应该做什么。教学目标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尽量避免用含糊的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目标。教学目标应尽量反映学习效果的层次性。
(2)确定案例形式
在当前的地理新教材中,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案例进行以下分类:
依据地理案例内容的不同,可将案例分为自然和人文两类,或者分为世界、中国和乡土等类别。
依据地理案例形式的不同,可以将案例划分为文字材料和地理图像两种,或者两者兼有,相比之下地理图像案例直观、形象,蕴含丰富的地理信息。
依据地理案例情境的不同,可以将案例划分为语言情境案例和实际情境案例。
依据地理案例用法的不同,可以将案例划分为讲解式和讨论式案例。
(3)课前准备
包括学生的准备和教师的准备两方面:
学生的准备主要分析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应承担的角色,这是学生乐意参与案例教学、成为一个积极参与者的前提,这里的角色无非是两种:个人分析和小组讨论。
教师的准备应从内容的掌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的组织三方面着手,其中以教学的组织最难把握,如学生的作业、时间安排、提问名单等,教师应该进行充分的考虑和仔细的酝酿,因为它直接决定课前准备是否有真正的效果。
(4)教学过程
包括上课前的准备、案例讨论前的“热身”、案例讨论、结论四个基本部分,在这其中,教师的作用是很大的,他既是教学的组织者,更是教学的引导者。
(5)案例教学的评价与反馈
这是对前一阶段案例教学的概括和提升,一般由教师来完成。可以对学生行为进行评价和反馈,为学生更加积极参加案例教学做出有意义的总结;可以就案例质量进行评价,尽力考察教学中使用的案例是否激发了与教学目标相应的讨论,是否能够使学生通过讨论掌握有关的概念和技能,或者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进行深入和广泛的思考。
分析:这一段关于研究内容的表述存在重大偏差,从内容上看应该是一篇小论文的表达方式,给专家的感觉是研究尚未开展研究的结果就已经全部呈现,这样写申请书必然不会通过。研究内容应该描述为围绕研究的题目所开展的几个主题的研究,应该表述为即将开展哪些研究,而非结论性的表述。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根据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地理试题越来越注重能力的特点,我们找准复习侧重点,分析学生的高考易错项,提高学生的地理高考成绩。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省份使用了全国高考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紧扣课标要求、紧扣教学大纲,考查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突出能力;注重对地理素养和地理思维品质的考查;贴近社会生活实际,考查社会热点,用地理方法分析、探讨、论证社会生活实际问题。试题对覆盖面要求下降,强调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试题的开放性增加,我们采用有效的案例教学模式,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
分析:研究思路中并未体现研究的思路,而是在讲高考的大背景下地理学科的试题的开放性,案例教学模式可以“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这里并未提到任何研究的思路,也没说先研究什么再研究什么。
在研究中,我们主要采用的方法有: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和研究相关地理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认真撰写读书笔记,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考试成绩测评等,分析部分学生不会正确阅读案例、审清题意的原因,为今后课题研究提供针对性的事实依据。
实验研究法: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分组实施对比教学,边研究、边实践,适时进行教学反馈和评价,及时改进和调整,开展教学课例、案例研讨活动,切实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提高。
个案研究法:找10位学生进行个案研究,认真撰写地理教育案例和教学课例,总结经验,认真对比分析,科学论证,弥补不足,发扬和推广成绩,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经验总结法:分析、对比、归纳、总结、论证,形成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发表相关的论文,推广研究成果,以便“资源共享,协同进步”。
分析:上述研究方法中基本符合研究方法表述的规则,缺点在于部分内容在表达上没有按照研究的表达来说,比如,实验研究法的表述中就应该简练地说明如何做教育实验,而作者的表述中,只有“分组实施对比教学”体现了实验法,其他都未体现实验法。经验总结法的表述说明作者认为是对课题研究的经验总结,显然这是错误的。
五、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6年3月—5月):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了解国内外相关课题动态,客观分析其他学科有效案例教学策略研究的情况,广泛征求意见,讨论、选题、制订并完善课题方案,做好课题申报工作,做好开题论证工作。
(2)实施阶段(2016年6月—2017年6月):制订阶段实施计划,组织课题组教师搜集资料,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以精选出来的能说明一些问题的案例为材料,努力做到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撰写教学设计和论文,制作课件,开展问卷调查等。
(3)总结阶段(2017年7月—9月):完成结题报告、论文撰写和课堂教学成果汇编。课题组进一步总结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案例教学策略。成果形式有教案、课件、论文、结题报告。
分析:研究的步骤错误在于,过于高度概括了研究的过程,而没在过程中体现哪一个阶段完成哪些预设的研究内容。
六、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利条件
我们课题组大部分老师都参加过自治区高考课题“对自治区普通高考试题分析、学生学科能力评价与教学关系的研究”,几年的研究过程,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大家都经常使用案例教学模式,这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帮助。可能在研究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会齐心协力,不断完善,尽力把研究成果做细做全,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今后的地理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
分析:前半部分提到有过课题研究的经验是正确的,后半部分的表态则是无效的。
七、预期研究成果与得到解决的问题
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一次次高考真题的练习分析,一堂堂的课题分析课,一个个富有思想、蕴含新课程理念的总结交流活动,我们预期使课题研究取得一些成效,主要体现为:
(1)更新课题成员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2)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形成成果并得到总结推广。
通过高中地理新课程有效案例教学模式研究,我们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学习者,由原来的听众和观众变成表演者,由原来的被提问者变成提出问题者。实现从对问题的单向认知到对问题的多向思维的转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以有很大的提高。
我们相信,在校领导和专家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研究可以取得初步成效。课题组可以带动学校的教科研气氛,创造多种机会为全校的领导、教师展示我们高效课堂模式,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提升学校的教科研能力,提高教师的学习热情,使课题组一些优秀做法得到推广。
分析:预期成果表述不对,预期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一般而言,中期成果包含论文,最终成果应该包括研究报告。
整体评价:这一个申请书最致命的问题在于在研究内容的表述中,将一个类似于论文的材料放入其中,而没有说将要开展哪些内容的研究,这是使得这篇申请书不能通过的最关键的问题。其他部分包括问题的过程、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研究的步骤写得过于概括。整体上,评审专家从申请书中看不到研究者打算怎么做这个研究,是不可能被立项的申请书。
说明:案例分析不是范例分享,案例不是范文,所以,案例有写的好的内容,也有写的不好的内容,通过分析,仅供借鉴参考。
往期推荐
-END-
欢迎加入课题研究交流
请长按二维码加入知识星球:手把手教你做科研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ly591921299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下载海量资料请加QQ群:138213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