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落幕,谁才是车市真正的销量冠军?
虽然比亚迪对外发布数据,其以427.21万辆的销量成绩,登顶2024年国内车企销售冠军。但如果以终端交付量看,2024年位居国内销量第一的应该是上汽集团,其全年终端交付量达到463.9万辆,较批发量超过62.6万辆。
不过,如果站在一个更长周期的维度,2024年谁是冠军,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汽车行业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企业在自身的发展中也有高潮和低谷,一朝一夕的短期排名,往往说明不了更多。在漫长且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找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向上生长的关键点,至关重要。
随着2024年7月启动全面深化改革,上汽以“五大战略任务”和“五大关键举措”为抓手,以自主品牌为核心,以智电技术为关键,通过自研和合作并举,调整船舵,最终让巨轮回到正确的航道,让各个业务板块都向好向前。
2025年车市开年即开卷,充满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但正如知名财经作者吴晓波在预见2025新年跨年演讲中提到:“2025年,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回到产业的现场,找到新周期的引擎。”而对于已经重新走上正确航道的上汽集团来说,2025年的关键,就是集中精力,向着星辰大海疾驰。
守正创新、求变提升
三大板块集体向上
如果要从国内车企中找出一家在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中最为大手笔的车企,非上汽莫属。简单从数据上看,过去10年,上汽集团在智电核心技术领域研发投入近1500亿元,累计获得26000余项有效专利,成功推出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的“七大技术底座”,包括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以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从模式和商业创新上看,上汽集团在所有车企中,也走在前列。不论是建立第一家合资公司上汽大众,还是收购MG罗浮走出自主品牌发展全新模式,又或者是联合通用打造全新动力平台,在过去的发展中,上汽集团一直勇于创新求变,正是靠着这骨子里的DNA,上汽多年来连续稳居中国最大车企集团。
在2024年,上汽集团同样根据形式的变化进一步调整自我,形成更强战斗力。在2024年7月,由王晓秋与贾健旭组成的上汽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后,更是强调全员上下就统一思想,做好“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准备,要通过技术基因的强化、组织和体系的自我变革,闯出一条突围之路、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在上汽集团内部开启,整合自主品牌,让飞凡回归上汽荣威,作为上汽荣威的高端序列发展;对两大合资品牌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的业务和组织进行梳理,前者以“促油车、稳电车、上奥迪”九字方针为纲领,深化调整;后者在完成新的领导班子更新后,以“一口价”等诸多创新营销模式,稳住局面,为合资公司的重启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从2024年7月开始,旗下各个业务板块开始走出上扬曲线,并逐渐形成三股助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大力量。
首先是全面崛起的自主品牌。2024年上汽自主品牌(智己、荣威飞凡、MG、大通、五菱、宝骏等)销量达到240.8万辆,在集团整体销量中的占比达到60%,较2023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在过去,上汽集团的销量和利润奶牛,来自于两大合资品牌,但近年来,上汽集团创新驱动的“新三驾马车”,让集团摆脱了“合资依赖”,开始两条腿走路。在国资汽车大集团中,上汽集团是目前唯一一家自主品牌在集团销量中贡献率超过6成的企业,对于自身和行业都有重大意义。
第二是持续增长的海外市场。2024年,受美国大选、欧盟反补贴等系列因素影响,中国车企出海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在吴晓波的年终演讲中,他认为,“生而全球”的时代已然到来,从2004年到2024年,20年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了35倍。从2013年到2024年的十年里,年均复合增长率81%。中国品牌要在全球范围内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正视挑战,搭上这趟高速发展的列车,机会可能稍纵即逝。2024年,当大部分车企仍聚焦于中国市场的“内卷”时,上汽集团在海外市场同比仍实现了2.6%的逆势增长,终端交付量达108.2万辆。上汽MG重点发力HEV细分市场,在欧洲销量突破24万辆,成为欧洲销量最多的中国车企。
更重要的是,上汽集团的全球化,不仅是产能的单向输出,更是供应链的整体联动;不仅是制造能力的输出,更是商业模式的全球化创新: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建立海外销售网络,从点到线,由线到面,率先为“中国汽车出海”建成了“门到门”的国际全链服务体系。目前,上汽集团的产品和服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汽MG品牌在数十个国家跻身主流品牌阵营。反补贴调查对上汽集团来说,从某种意义上可以为新的“中国品牌威胁论”之下的一次实力印证。
第三是快速提升的新能源销量,2024年上汽集团的新能源车销量达到123.4万辆,同比增长9.9%,创下历史新高,在整体销量中占比接近3成。其中,高端新能源品牌智己汽车销售6.6万辆,同比增长71.2%。智己在2025年年初宣布成功完成B轮融资,获得94亿元资金投入。在当前汽车行业面临资本寒冬的背景下,智己近百亿的融资获得,证明了资本市场对上汽集团在高端新能源以及智能化领域的技术和市场规模的双重认可。
技术共创赋能合资
王者归来后的自我焕新
从某种意义上说,2024年的上汽集团,以一场决绝的“刀口向内”的改变,实现了面向智能时代的自我焕新。这不仅包括技术层面,更包含集团内部,与合资品牌之间的全新合作模式。
技术层面,上汽集团2024年5月正式发布了“七大技术底座”2.0,包括行业领先的固态电池、数字智慧底盘、“中央集中式+区域控制”电子架构、高阶智能驾驶、DMH超级混动、零燃魔方电池等创新技术将加快落地。
对于上汽集团来说,技术底座的量产应用,将大大提升开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全面赋能自主及合资品牌向上突破。按照规划,未来两年,七大技术底座2.0将全面赋能上汽集团旗下整车品牌,推出近30款全新车型,加快实现“科技生命体”的全面进化。2025年,“中央计算+区域控制”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3.0将全面落地,实现“舱、驾、算、联”四域合一,支持L3级量产自动驾驶;2026年,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将实现量产。
在对外合作层面,上汽集团与大众、奥迪的合作模式,也在2024年经历了一次全然焕新,从“技术引进”进入“技术共创”的全新时代。2024年5月,上汽集团和奥迪联合宣布,将为上汽奥迪开发多款高端智能电动新车并联合开发智能数字平台,上汽智电创新技术首次赋能百年豪华品牌;11月份,上汽集团和德国大众提前续签合资协议,宣布将通过共同技术赋能支持上汽大众车型开发,积极助力合资企业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二次创业”。到2030年,上汽大众将推出18款新车型,其中15款将专为中国市场开发。2026年起,基于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CMP平台开发的2款紧凑级电动汽车将首次投入市场,3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2款增程版车型也将陆续进入电动出行领域。
从七大技术底座的全面升级赋能集团自主品牌,到与合资品牌技术共创开启新篇章,当2024年的阵痛告一段落,公司连续5个月销量环比上涨之后,资本市场以及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士开始重新估值上汽,从去年年底开始,多家券商对上汽集团给出买入或增持评级。截止12月31日,上汽收盘价较年初涨幅约50%,较全年股价最低点的涨幅更是达到了71%。
从2024年7月开始,国内车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超过50%,预计2025年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有数据预测,到203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有望达到90%。下一个5年,车企的竞争将聚焦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这无疑利好以上汽集团为代表的,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长期布局和投入的实力车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