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理建筑 | “以青春之志,履公益之行”——建筑学院寒假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之重返母校(二)

教育   2025-01-10 21:00   河北  

以青春之志

履公益之行

燕理建筑


造价2405 闫巍

  

HAPPY NEW YEAR


回到母校,高中的记忆仿佛在瞬间被重新唤醒;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往昔的回忆,曾经的教室、操场,都还是记忆中的模样。

坐在熟悉而又略显陌生的教师办公室里,与老师们相对而谈,往昔的师生情谊瞬间涌上心头。老师们关切地询问我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那和蔼的目光和亲切的话语,让我仿佛又回到了高中时代。在交流中,我了解到母校近年来在教育教学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改革,也谈到曾经的同学的变化与发展,老师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与老师们的这次交谈,是我重返母校之旅中最珍贵的收获。他们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在大学学习道路上前行的方向,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与差距,也给予了我改进和提升的动力。我将带着这份来自母校教师的深情嘱托和殷切期望,在大学的征程中努力奋进,不断提升自我,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的培育之恩,为母校争光添彩,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智建2402 李姝函


winter

此次回到母校,身份转变,我要为学弟学妹们介绍大学。

当我走上讲台,看到那一张张充满好奇与憧憬的脸庞,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我从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讲起,社团活动、学术竞赛、国际交流,分享着大学提供的广阔发展平台。提到大学的自由与自主,鼓励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勇敢探索兴趣。

分享结束,同学们踊跃提问,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有学妹问如何平衡学业与社交,我结合自身经历耐心解答。那一刻,我深知自己的分享能为他们驱散迷茫。

这次重返母校,不仅是回忆往昔,更是传递希望。看到学弟学妹们积极向上的模样,我坚信他们定能在未来绽放光彩,而我也因能助力他们追梦,感到无比自豪。


建工2404专 王子涵




一月六号,我与昔日同窗好友去母校看望老师,沿着熟悉的道路,去到了那所满载回忆的高中。

我们刚好赶上学生上课,教室里或许嘈杂吵闹,或许整洁安静,又时不时传出老师在写板书的哒哒声。操场上的学生跑完一圈又一圈,直到汗水浸湿,才脱下棉服。他们像当年的我们一样,在憧憬着大学的生活。

我们走后,学校变了。就连场地都新装了羽毛球网,当年我们偷偷摸摸打羽毛球到现在也算是完整的回忆罢。不变的是含辛茹苦的教育工作者。老师们依然如记忆中那般和蔼可亲,他们关切地询问着我的近况,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和老师们交谈,我深深感受到他们对学生的关怀从未改变,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始终如一。

我们临走才想起拍照片。但是光秃秃的草木,孤零零的小猫,我们实在找不到好看的拍景地。但如果下一趟不知又要等到什么时候,所以我们拍了许多照片,就算是光秃,却也值得。


造价2405 张若洋



今年寒假,我满怀期待地重返高中母校,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

活动开始,我与昔日的恩师取得联系,登门拜访。坐在老师家中,我们畅快地聊起大学生活。我分享着大学丰富多样的课程、精彩的社团活动,以及遇到的各种挑战与收获。老师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给出建议与鼓励,那一刻,曾经的师生情愈发深厚。

之后,我走进熟悉的教室旁听。坐在教室里,那熟悉的上课铃声、老师的讲课声,瞬间将我拉回高中时光。看着学弟学妹们专注听课、积极回答问题的模样,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课堂上,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巧妙的知识点串联,让我再次领略到高中知识的魅力,也从不同角度有了新的理解。

这次重返母校,给了我很多收获。与老师交流,让我对未来规划更清晰;回到课堂,让我更加珍惜大学的学习时光。它不仅加深了我与母校的情感纽带,更让我明白,无论走多远,母校永远是心灵的港湾。我会带着这份温暖与力量,在大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往期回顾


燕理建筑 | “以青春之志,履公益之行”——建筑学院寒假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之重返母校(一)




END



图文来源:团总支志愿者实践部 马羽辰
图文编辑:土木2402赵硕
图文监制:土木2301崔彬
指导老师:王瑶瑶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燕理建筑
勤奋创新,璞玉成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