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吴是湖南新化人,70后,发现儿时用过的很多的工具、农具、家具,都消失不见了,以前家家必备的,现在都不知道去哪里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12种老物件,不知道你家乡是否能找到,认识5件说明你老了,来挑战一下吧。
第一种摇水井
记得90年代的时候,在湖南一些平的地方,像湘潭、湘乡、娄底等地方的农村,为了取水,家家都会打上一口摇井,这口井都有10多米深。
然后一家人的生活用水就靠这样的一口摇井了,井边放一个水桶,桶内都不会断水,桶里放一个水瓢,快没有水了,就用水瓢舀一点水倒进摇井出水槽内。这叫引水。然后迅速摇动摇井的把手,摇几下就会出水了。
可是30多年过去了,如今这种摇井都不见了,都被自来水取代了。
第二种是水缸
记得儿时,村里家家都备有这样一口大大的水缸,用来储存水的。
小吴家的那口大水缸,据说还是老爷爷生前用过的,能装1000多斤的水,读小学那时候,天天要去井里挑水,那时家里的用水都被小吴包了,用一担水桶,一连挑7-8次才能装满。
第三种是手工推剪
现在的年轻人看到这种东西都不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用的吧。它在30年前,可是用来剪头发的,那时的农村,电都没有,一些乡村的理发匠,背着他们的工具,里面必有这个手工推剪。走街串巷地去上门给人理发。
有人理发时,理发匠打开工具箱,搬来一把凳子坐好,理发师给他穿上理发衣,就开始剪了。
第四种是风箱
第一次见到这种风箱,是在邻居家。那时他的儿子在跟别人学打铁,家里就备有这样的一个风箱。大大的。
拉动风箱,火炉里的火瞬间猛了。后面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打铁没有搞起来,可能是因为没有生意吧。后面就没有打铁了。那口风箱,把它装在烧火的灶边,给柴火灶来吹风。
2018年的时候,他家着火了,房子是木的,全烧了,村里一连烧了6座房子。
第五个是锥子
读小学的时候,到了冬天农闲时,常看见妈妈给我们制作手工老布鞋,就用过到这个东西。
在鞋底打好上鞋面的时候,就要用到它,用这个锥子扎一下鞋底,然后再用针穿过去,这样一针一针的把鞋面上好。
第六个是鞋样
鞋样,那是制作鞋子的模板。家中的妇女们会根据家人的脚型,用硬纸板剪出各种各样的鞋样子。然后,按照鞋样子裁剪布料、纳鞋底,制作出一双双温暖舒适的鞋子。每一个鞋样子都蕴含着对家人的关爱,是亲情在指尖的流淌。
第七个是搓衣板
读小学的时候,每天妈妈洗衣服时,就要用到这种搓衣板。在家里用一个大大的木盆,打一盆水,把衣服泡进去,然后再把这个搓衣板放进木盆内。一件一件的搓洗,洗一遍后再用竹筛子装着衣服去村里的井里清洗衣服。
第八个是顶针
顶针也是那个时候农村妇女们做针线活时用到的工具之一。尤其是打鞋底的时候,鞋底太厚了,针根本就扎不过去。然后就在手指上戴着这个顶针,上面有很多的小孔,把针屁股顶在这个小孔内,一压,针就过去了。就是这样的一针一针的把鞋底打好的。
第九个是带钩扁担
90年代的时候,家里每天都要挑水的,村里有一口大大的井,供全村人的饮用水。
那时家里又养有猪,要用水多,一天要挑好几担水,父亲制作了一担小木桶,一桶水大概40斤左右,用这种扁担挑着桶去井里挑水。
第十种是搪瓷口杯
90年代非常流行这种搪瓷口杯的,记得小吴第一个口杯就是搪瓷的,去读初一的时候买的,那时花了5元钱。这个口杯,30多年了还在,现在妈妈用它装稻谷喂鸡。
第十一个是高粱杆锅盖
用高粱秆编织而成的盖子,散发着田野的气息。它盖在锅上,在蒸汽的缭绕中,守护着锅里的饭菜。那高粱秆编织的纹理,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乡村智慧的体现。
第十二种是煤油灯
这样的煤油灯,陪伴我们度过了无数个夜晚,那时没有电,就是在这种煤油灯下做作业,做家务的。
朋友们,以上所介绍的12种老物件,你家里还能找到吗?很多都消失不见了,认识5种的人都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