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艺出版社、《读者报》、磨铁联合举办的韩江《素食者》读书分享会圆满成功,我的心却一直痛,有18个问题

文摘   2024-11-07 23:34   四川  

     


二十四节气·我们:第23期·立冬节气


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素食者》读书分享会


四川文艺出版社✖️《读者报》✖️磨铁


联合举办,圆满结束


我的心,很痛,也久久不能平静


关于人类、关于爱,我们怎么能消除傲慢与偏见,怎么抵制暴力与强权,怎么反抗掠夺与征战?


活动结束了,我再抛出18个问题,大家带着爱与良善思考一下,欢迎留言互动:


1、《素食者》用了多视角描写(也叫POV,经典之作是乔治·马丁的《冰与火之歌》),这样的创作手法对读者的阅读体验来说有哪些好处?


2、这一场悲剧,是“有知之罪”,还是“无知之罪”?


3、杀死英惠的凶手有哪些人,各自都行了哪些凶?


4、人类文明已经有几千上万年,现在的文明社会里的人性进步在哪些地方,停滞在哪些地方;还有,文明与野蛮的界限在哪里?


5、英惠选择的抗争为什么是吃素?


6、有几个地方,让我印象很深,就是英惠的妈妈,几次遇见自己女婿为什么要说“我实在是没脸见你”?妈妈的性格、还有她那所谓的“坚韧不拔的母爱”到底是什么?


7、英惠的爸爸是否是悲剧的源头,她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8、“我之所以会跟这样的女人结婚,是因为她没有什么特别的魅力,同时也找不出什么特别的缺点。在她平凡的性格里,根本看不到令人眼前一亮、善于察言观色和成熟稳重的一面。正因为这样,我才觉得舒坦。如此一来,我就没有必要为了博取她的芳心而假装博学多才,也无须为约会迟到而手忙脚乱,更不用自讨没趣地拿自己跟时尚杂志里的男人做比较了。我那二十五岁之后隆起的小腹,和再怎么努力也长不出肌肉的纤瘦四肢,以及总是令我感到自卑的短小阴茎,这些对她来讲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以上原文节选,是作为女性作者的韩江采用反串的手法,用男人视角和心理作为第一人称的叙述,起到了什么样的讽刺效果?


9、英惠丈夫独白、心理活动、举止透露的猥琐、龌龊在小说走向,以及主人翁命运走向起到的作用?


10、为什么会有家庭施暴者,家庭施暴者的心理是什么?


11、我们知道有一部世界名著叫《傲慢与偏见》,这篇小说里充斥的就是傲慢与偏见,就是傲慢与偏见导致了英惠的吃素、发疯、自杀,而最让人难受的是实施傲慢与偏见的是英惠的父母、丈夫、姐姐姐夫等至亲至爱的人,难道伤害与爱可以同时发生吗?


12、整个故事的悲剧,会不会是源于英惠父母、丈夫强烈的自卑心作祟,从而这种自卑变形扭曲到去戕害英惠,让自己有存在感、优越感?


13、英惠丈夫通知英惠的所有家人,无异于是对英惠的公开处刑,这也导致英惠直接疯掉到自杀,从头到尾英惠的丈夫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属于什么人格?


14、英惠的艺术家姐夫,在小说中是起了非常明显的对比作用,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15、英惠小时候目睹父亲折磨死一只狗的事,对她整个人生里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她的性格形成?


16、韩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于韩国、亚洲、韩国女性、亚洲女性,甚至国际女性会有哪些影响,或者说,会有影响吗?


17、中国的女性作家创作现状?


18、男女本生而为人,我们都有父母,子女,怎样消除性别的傲慢与偏见,让我们更加和谐温暖?



韩江获得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语


是“因其充满诗意的文字直面历史创伤并揭露了人类生命的脆弱性”‌‌。

韩江的作品以其强烈的诗意散文和对历史创伤的直面著称,她通过文学创作揭示了人类生命的脆弱性。她的作品不仅在韩国文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例如,她的作品《素食者》获得了布克国际文学奖,成为该奖项历史上第一位亚洲作家‌。

韩江的创作风格独特,她常常在作品中探讨人类暴力、理智与疯狂的界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理解问题。她的作品不仅在韩国广受欢迎,也在国际上获得了高度评价,成为当代散文的革新者‌。



韩江拒绝庆祝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主要是当前全球多地战乱不断,她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举行庆祝活动是不合适的。‌

韩江在获奖后表示:“战争愈演愈烈,每天都有人被抬出去送死,我们怎么能举行庆祝活动或召开新闻发布会呢?”她认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授予并不是为了让人沉浸在荣耀之中,而是提醒大家保持清醒的头脑‌。

韩江的这一行为反映了她对世界局势的深刻担忧和对战乱的无奈。她的作品常常关注暴力带来的创伤与脆弱,探讨生命的意义和暴力源头‌。她的代表作包括《素食者》、《白》、《不要说再见》等,这些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引导读者一同探寻人性的本质‌。



茂林珠宝的文学小镇
一座关于文学与艺术的小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