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中药有大毒,古今医家已很少用,不过每个人都应该听说过它

健康   2024-11-24 20:50   安徽  

点上面“中草药大全”……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中医中药、有病不求人

今天跟大家讲一讲中药巴豆。
巴豆性烈,这是众所皆知的。这种辛热烈性药不是一般的攻积作用,而是峻下冷积,逐水退肿,所以古人用单味巴豆霜治疗冷积肠痹。而张仲景用三物备急丸,以去油的巴豆,配合大黄、干姜制成丸药,专治心腹冷积胀痛,如同针刺锥扎。为什么叫备急呢?
就是说这种冷积便秘,来势汹汹,家中常备,以应对急促。这三味药寒温并用,李时珍说巴豆生猛熟缓,可升可降,与大黄同用,则泻人反缓。
大家可以看看《千金方》《外台方》里很多方都用到巴豆,大都是消积排水,治疗心腹诸卒暴百病。甚至成为外科及走方郎中必备之品,用以应急,因很多疾病到最后都会引起大小便不通。
《黄帝内经》告诉大家,大小便不通者,当先治其标。
《伤寒论》里又说,阳明居中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这是说万物只要归土后,就不会再传到别的地方去了。现在很多垃圾埋到土里,禽流感的病鸡鸭也会被通通埋入土中,不然暴露在空气里就容易传播。

所以中医有个脏邪还腑的思想,就是出自于这里。大家要懂得如何去引导脏腑里的浊气,使之归入脏腑排出体外,这是治病的一条捷径,一条终南大道。
古籍中提到一个读书人屡试不第,但学习甚是心诚。有次在泰山拜庙,他知道自己可能与仕途无缘。有人赠给他一药方,即巴豆丸,告诉他用此方,仅可足衣食,不可凭着发横财。告知他如何使用巴豆丸之法。这读书人就凭借这巴豆丸,在市集卖药,凡对证服药者,无不病愈。
这虽然是个传说,但有人可能想凭一方一药来富贵,谋求个铁饭碗。其实中医没那么简单,想要用好一个巴豆丸,也要知道寒热虚实。像古代读书人一般多多少少都会涉猎阴阳五行的道理,又识文断字,就像现代人能看懂药品说明书,知道一些适应证,就能够用好某些药物,当然这跟真正的行医治病是有些差距的,但大家可以看出治理疑难杂病用巴豆的道理。
龙之章在《蠢子医》赞叹巴豆道:
大黄行火不行寒,巴豆行寒又行火。一身之宰气为主,病自气得自气宣。病在上焦恒有痰,使它化痰最涓涓。病在上焦恒有滞,使它化滞亦便便。但在上焦莫多用,毫厘丝忽便宜通。病在中下能消积,或寒或火皆安然。胃中有寒莫轻用,肝中有滞宜为先。只要多加平肝药,一切百病无不痊。

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龙之章的《蠢子医》。这本书非常通俗易懂。这医家调笑地说,医道一定要传给子孙,我写的这些医书通俗易懂,即使是最愚蠢的子孙看了也能够有所受益。
这本书非常符合中医普及的宗旨,在古代古人就看出中医普及的重要性。生病起于无知,健康源于普及。
健康知识、医学道理的普及,会让更多人能够绕开养生误区,少踩到地雷。即使偶尔得病了,也能够用一些小招法来应对。
人生在世,中医乃是必修之课,养生保健应该为教育之先,不能等到老年才去重视,青少年就要懂得。老来疾病都是青少年招的。青少年健康则国健康,青少年强壮则国强壮。
这里还要再跟大家提一下,巴豆是有大毒的,其毒主要在油,所以在用时都要用制过的巴豆霜,一般把巴豆去壳捣碎后,再用棉纸包裹,反复地挤压,这样巴豆油就会被纸吸出来。
清代的郑钦安说过,病人应当服用的,像附子、大黄,甚至巴豆、砒霜都是宝;病人不当服用的,即使是人参、黄芪、当归、熟地黄,也都是砒霜。
所以还是那句话,大家既要懂得药物有毒无毒、寒热偏性,更要懂得病因病机,这叫未议药先议病。我们既要议药,更要议病。
现在有些父母不知道这些道理,什么好东西都给孩子。昨天还有想要强壮孩子身体的父母,因为娃子想吃什么有什么,却长得面黄肌肉,他们第一句话就急切地问,孩子吃什么最补最好呢?
我们笑着说,你们问错了,你们应该问孩子不能吃什么。过犹不及,过度泛滥的饮食观,什么好就补什么,结果把孩子补坏了。
就像刚开始生长的青菜,你着急,虽然没去报苗助长,但却拼命地加肥料。慢慢地你会发现,肥料稍微加多一点,这植物就容易烂根,反而长得枯黄。农民都知道过度施肥会把庄稼连根烧死,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堰苗助长的心态表象。
父母如果缺乏中医养生知识的话,在残害自己幼苗都不知道。无知的爱对孩子来说,却是伤害啊!他们不知道小孩子脾常不足,稍微吃多点,就容易食滞,就像道路本来狭窄,再一堵车,往来不利,交通瘫痪。
所以不是营养越补越好,应该懂得节制,不然肥料越多,庄稼越糟糕。这就是从农人种菜里领悟出来的养生大道。
很多人畏惧巴豆、大黄,畏惧附子,他们却不畏惧人参、鹿茸,不畏惧高营养、高蛋白的海鲜鱼翅。就像一个孩子,他母亲想要让他长得快点,就去给他买人参蜂王浆、大补的海参,反而催得他性早熟,搞得没法好好学习。
现在很多孩子早熟,这跟家人给他们过度地进补分不开啊!大家要知道早结果的树木早凋谢,花儿早开也早谢,而松柏晚成长,却能够长寿。
大家既要警惕表面药物的毒性,更要警惕用药错误带来的后果,不要单方面地认为贵药就是好药,要知道对证药才是良药,不然的话你把补药、良药变为刀刃、砒霜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

想要了解更多中医、中药材、中草药秘方、偏方,▼ 点击下方卡片▼ 即可查询!


如:腰痛、妇科、男科、补肾、腰间盘突出、背痛、腿痛、膝盖痛、颈椎病、肝病、胃病、便秘、尿频、腹泻、小腹突出、痛经、乳腺增生、坐月子、痘痘、白发、脱发、皮肤病、老年斑、衰老、阴虚、感冒、咳嗽、发烧、失眠、结石、咽炎、嗓子痛、头痛、牙痛、打呼噜、口腔溃疡、口臭、鼻炎、耳鸣、眼病、甲状腺、头皮屑、脚气、痔疮、手脚冰凉、风湿、盗汗、脑出血、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心脏病、心血管病、脂肪肝、痛风、老年痴呆、静脉曲张、补气、补血、补钙、瘦弱、肥胖、小儿疾病、瘦腿、瘦腰、湿气、健脾、打嗝、狐臭、抽筋、戒烟、经络、中成药、泡脚。。。更多

感恩分享点个在看,好运不断

中草药大全
《中草药大全》是中国第一中草药健康养生信息平台,每天分享中草药知识,提供最全面的中草药查询,教你辨别药性、功效、作用、用法等,是生活必备的中草药百科全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