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清晨的闹钟响了三次,窗外的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来。
小林翻了个身,闭着眼睛摸索到手机,按下了“再睡十分钟”的按钮。
最近的每一天都像是被拖着熬过去的,起床很难,通勤很难,甚至连发个消息回复“呵呵”都觉得很难。
小林叹了口气,心里默默骂了一句: “真是懒癌晚期了吧。”
可是,这真的是“懒”吗?
为什么即使周末躺了一整天,身体依然觉得疲惫,脑袋像灌了铅,连刷剧都提不起兴趣?
你有没有想过,或许这不是懒,而是 过度疲劳 ?
今天,我们就聊聊“过度疲劳”那些常被忽略的信号,以及如何科学地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
“累过头”比普通的疲劳更可怕?
普通的疲劳,我们只需要睡一觉、放个假,就能迅速恢复活力。
但 过度疲劳 是身体发出的警报:它告诉你,长时间的高压工作、不规律的作息、甚至是压抑的情绪,已经让身体的“电池”快要耗尽了。
更糟糕的是,过度疲劳并不是简单的“多休息就能好”,它会持续影响你的身体和心理状态,甚至留下长期隐患。
《黄帝内经》有云:“劳则气耗,过则伤。”意思是,过度的劳累会耗尽我们的精气神,甚至损害五脏六腑的功能。
现代医学也指出,过度疲劳与免疫力下降、心血管疾病、甚至慢性疲劳综合征密切相关。
你以为是“懒”,其实是这 4 种过度疲劳的表现
(1)总是睡不醒,睡得越久反而越疲惫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明明已经睡了 8 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但醒来时依然觉得浑身无力、脑袋昏昏沉沉?
这不是因为你“贪睡”,而是 大脑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 的结果。
当身体过于疲劳时,交感神经会持续兴奋,导致深度睡眠减少,哪怕你睡足了时间,睡眠的质量却不够。
这种“越睡越累”的恶性循环,会让疲劳感如影随形。
试着每天在同一时间起床和入睡,哪怕是周末也不要睡懒觉。
避免睡前刷手机或思考烦心事,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喝一杯温热的牛奶,让身体慢慢进入放松状态。
(2)懒得思考,记忆力变差
还记得昨天晚饭吃了什么吗?或者我刚刚提到的第一个症状是什么?
如果你已经想不起来,甚至懒得去回忆,那很可能是大脑在向你求救。
大脑的记忆与思维功能和“海马体”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压力和疲劳中,会导致海马体功能退化,直接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甚至懒得去思考。
怎么办?
用脑但别过度 :
比如下班时试着记住地铁站的广告内容,或者做一些轻松的益智小游戏。经常训练记忆力,能让海马体“动起来”。
补充营养 :
鱼类、坚果等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食物对大脑有益,平时可以多吃一点。
(3)肌肉酸痛,像感冒了一样
明明没有运动,为什么肩膀、后背、甚至腿部肌肉都感觉酸痛?有时候还伴随着类似感冒时的疲乏感?
这是因为过度疲劳会扰乱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让肌肉无法正常放松,持续处于紧张状态。
热敷+拉伸 :酸痛部位可以用热毛巾敷一下,然后做一些轻柔的拉伸运动,比如瑜伽或猫式伸展,帮助肌肉恢复弹性。
适量运动 :虽然你可能觉得累到不想动,但每天坚持 15 分钟的散步或慢跑,反而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疲劳物质的代谢。
泡脚 :晚上用温水泡泡脚,加点生姜或艾草,有助于缓解疲惫、放松肌肉。
(4)注意力无法集中,工作效率低下
有没有试过坐在电脑前盯了半天屏幕,却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做?或者手上有一堆任务,却总是被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分心?这很可能是 大脑“罢工”了 。
大脑的注意力由前额叶控制,长期的压力和疲劳会让皮质醇水平升高,干扰前额叶的功能连接,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在整合信息时出现混乱。
番茄工作法 :用计时器设置 25 分钟专注工作,然后休息 5 分钟,这种方法能帮助你有效利用注意力。
远离干扰源 :工作时尽量关闭手机通知或社交软件,给自己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休息时彻底放松 :不要一边刷手机一边放松,可以试着闭上眼睛,听听大自然的声音,让思绪完全“断线”。
学会“刹车”,才能走得更远
过度疲劳不是懒惰,也不是矫情,而是你的身体在求救 。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无法缓解疲劳感,不妨试试以下几个方法:
定期断网 :每周安排一个“无屏日”,让自己远离手机和电脑,专注于现实生活。
学会拒绝 :不必要的社交、加班、应酬,勇敢地说“不”,把时间留给自己。
倾诉与支持 :当你感到压力大时,试着向家人或朋友倾诉,或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
别再错把“累”当“懒”了,今天,不妨从早睡早起、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开始,给自己的身体一个机会,让它重新焕发活力。
你已经很努力了,也该好好休息一下了。
好看,就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