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立秋,都会有人问:“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了吗?”
我没有喝奶茶,而是用我的梦中情杯——甜橘色饼干兔杯喝了秋天的第一杯咖啡。
午后的时光,边喝咖啡边翻开一本书:《人生借阅室》,没想到在里面看到一段特别打动我的话——
写小说、读小说的时候,用的是“月亮之眼”。
将小说赋形,在世上出版的时候,用的是“太阳之眼”。
“太阳之眼”和“月亮之眼”缺一不可,它们久久地注视着万事万物,相互协作,谁也不否定谁。
我的目光久久停留在这段话上,这几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我在其中看到了关于读书、写书、做书最浪漫最贴切的表达。
或许打动我的原因是因为我有着读者、作者、编辑的三重身份。
在读到这段话的那一刻,我明白自己的策划编辑身份拥有“太阳之眼”,挖掘宝藏作者,为作者赋能;而读者、作者身份拥有“月亮之眼”,做读者用心感受作者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做作者用文字或图画表达世间万物及内心感悟。
关于“月亮之眼”和“太阳之眼”的比喻真是太巧妙了!很多作者都做过编辑,或还在做着编辑,那么就是同时在使用“太阳之眼”和“月亮之眼”,何其幸运!
其实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太阳之眼”和“月亮之眼”,不一定是从事编辑和作者的职业。感知力强、善于发现美好的人都拥有这两只眼睛。
“太阳之眼”用来看见世间的美好,“月亮之眼”用来体悟内心的情感。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正如这本书里所说——
我们心中的“太阳之眼”和“月亮之眼”,就是这样相互作用着接纳这个世界的,绝不否定任何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