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树洞:找工作感到迷茫,怎么办?

体娱   2024-08-19 21:09   北京  

#猫咪树洞#来信



大柠姐,我觉得好迷茫啊!


刚毕业出来,读的是学前教育,感觉只能去幼儿园,但是幼儿园不是我喜欢的,投一些公司的简历也没有面试机会。


我突然感觉自己会的东西不多,在学校参加那么多比赛去锻炼自己,毕业后发现好像也没啥用……


欣欣(化名)

LETTER

#猫咪树洞#回信


亲爱的欣欣:


从你的信中我感受到了你的迷茫,你当下遇到的困境是大学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我想,这个问题可能比较普遍,因为我当时大学毕业也遇到过。


你说你学的是学前教育,该专业对口的相关工作是幼儿教师、早教老师、亲子教育、教育顾问、幼儿课程开发等和学龄前儿童教育相关的工作。不知道其中有没有你感兴趣的工作?我不知道当初你选择读学前教育是自主选择还是听从家人老师建议或只是为了学历而选择。平心而论,我们在读大学之前,很多项考试的目标是考高分,考高分的目标是上大学。但平时并没有人来启发我们思考——你喜欢做什么事?你将来想要做什么工作?


因此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选,一般而言成绩好的就报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成绩一般的就根据自己的成绩凭感觉选一个,还有可能是父母或老师帮忙填的志愿。我们忙于学校规定的学习和考试,没有时间停下来问自己——你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你将来想要从事什么工作?


未成年时我们的生活经济来源于父母,那时候不自觉就会听父母和老师的安排,而不是听从内心的声音。而真相却是——你内心的声音才是你此生的使命所在。


我读高中时听从父母建议读了理科,大学时又随大流填报了当时最热门的计算机专业。但是读大学离开家后,我内心的声音越发清楚响亮——我想要从事文字相关的工作。此后,除了学业,我做的事就围绕文学、写作展开。

因此,在你选专业或找工作前,你可能先要找到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叫做“梦想”,梦想的种子根植在你的内心深处,是你发自内心真正喜欢的。只有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才能做得长久。而只有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深耕细作,才会有所成就。

因此,趁着你大学毕业找工作的这个契机,你不妨问问自己——你真正喜欢的事是什么?


当你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且想要做一生的事业,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因为你找到了你的梦想种子。一旦梦想种子遇到合适的土壤就要开始扎根,发芽抽条茁壮成长了,开花结果是迟早的事。如果说你喜欢的事是你的梦想种子,合适的土壤就是你工作的平台,两者相互作用,等到时机成熟,就是你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的时候。


所以,一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不是问题,而找到理想工作的种子才是核心问题。找这颗种子谁也帮不了你,只能靠你自己,需要你问问自己的内心——你真正喜欢的事是什么?你内心的热爱是什么?你想要从事一生的工作是什么?这是你的人生要事,也是你的人生钥匙。否则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都会继续迷茫,还可能质疑那份工作的意义何在。


找到梦想种子并非意味着人生没有挫折,工作中不会遇到难题,而是意味着——因为这是你喜欢的一份工作,因此你在工作中遇到难题遇到困境不会轻言放弃,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



我专科读的是计算机专业(当时随大流报的热门专业),本科读的是会计学专业(因为文理兼收学得相对轻松,同时为了本科学历),很明显,这两个专业都不是我内心热爱的事,也不是我真正喜欢的事,我只是为了上大学拿个本科学历读了这两个专业。好在一点是——我知道我真正喜欢的事是写作,是和文字相关的工作。因此,在忙好本专业的学业之余,除了勤工俭学外,我把剩余的时间都花在了读书写作、发表文章上。读大学期间,我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发表了三百多篇文章,还做过《年轻人》和《教育与职业》的兼职编辑、《彭城晚报》“倾诉”栏目的特约记者,而这些都为我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即便大学期间有丰富的经历,我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北京人才济济,作为初出茅庐的社会新鲜人,缺乏相关工作经验,我想要找一份心仪的工作并不容易。和文字相关的工作除了做全职作家外,去职场上历练的工作主要是记者、编辑两种职业,细分来看,编辑又分为杂志编辑、网站编辑、图书编辑。起初由于我读大学时有杂志兼职编辑经验,实习时也在一家时尚周刊做过一段时间编辑,就想找杂志编辑相关工作。但由于遇见了给我出书的伯乐沈文婷,她给我种下一颗图书编辑(帮助有创造才华的作者实现人生价值)的种子,于是我开始转为寻找图书编辑的相关工作。图书编辑需要有策划、编校、审美等专业能力,也需要有相关工作经验,但这些我都没有,因此在最初的三个月,我找工作也是屡屡碰壁——不是简历投出去杳无音讯,就是面试通不过。好在一点是——我没有放弃,坚定自己热爱图书,想和书想和作者打交道,想要帮助和我一样喜欢创作的人实现自我价值,因此抱着一种“哪怕不给我工资,我也要去图书公司工作”的决心和信念。


我找文婷帮忙协助修改完善了简历,继续投简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获得了一个新的面试机会。这次不仅有面试还有笔试,遗憾的是笔试的题我答得不太好,庆幸的是面试我的领导对我印象很好,但纠结的是由于我没有相关工作经验,不是对口专业,也不是研究生学历,竞争优势不明显,最终领导让我从营销助理做起。这并不是我喜欢的编辑岗位,我还要去上班吗?我当时也犹豫过,但考虑到这份工作已经是出版行业的工作,算入行了,不妨做做看,将来有机会再转岗。这就好比你拿到了球场的入场券,哪怕是个替补,但毕竟进球场了,能否进球就要看你的努力和运气了。


就这样,我跨进了出版业的大门,从营销助理做起。至今我仍然非常感谢我当时的选择,因为做营销的相关工作让我明白做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说做图书策划很考验编辑选择选题项目的眼光,那么营销策划就很考验编辑如何把自己做的书推广出去让读者知道,并且让读者产生想要购买的冲动。可以说,做营销的这段经历,让我对图书市场有了初步了解,明白选中好的选题种子、把书做出来只是开端,如何把书推到市场上、触达读者并获得读者喜爱是很重要的后端。前者决定一本书能否出版,后者决定一本书能否卖好。


当然,我知道相比较做营销工作,我更喜欢做选题策划。因此,我在做营销助理的业余时间也策划选题,忙主要工作之余报了四个选题,通过了两个选题。而因为在第一家公司策划的项目出版后成为畅销书,获得了第二家公司老总的关注,因此获得了对方主动打电话给我去面试的机会。此后,我就没有为找工作发过愁,我不再找工作,都是工作来找我。我想,可能因为我在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把喜欢的事做成了自己擅长的事,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自然而然就有了核心竞争力。


根据我自己四十多年的人生经验和身边有成就者的人生经验,找到自己内心的热爱,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找到自己愿意一辈子都做的事,才是至关重要的。


我在天台山听费勇老师讲课时,他说过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除了从小就立大志知道自己此生使命的人,普通人一生通常需要经历三个做事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做社会认可的事,第二阶段是做自己喜欢的事,第三阶段是做老天爷让你做的事,也就是使命。


对于这句话,我深表认同。我的人生第一阶段是考大学,做的是家长和社会认可的事;第二阶段是读书、写作、做书,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现在我迈入了人生第三阶段,以全新的思维理念做自己热爱的出版事业和写作事业,这就是我的使命。


对于工作,核心问题不是找到一份高薪工作,而是——如何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加薪升职是世俗定义的所谓成功标准,并不是来自内心的声音。这世界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外界的声音,一种是内心的声音。外界的声音会有一套关于成功的标准,成为了世俗生活的“指南针”,然而,内心的声音却是我们生命中的“北极星”,这比世俗的“指南针”更重要。


当你找到了梦想的种子,你就找到了生命的北极星,你就不再迷茫。因为梦想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我们前行。而且你会发现,当你找到内心真正热爱的工作,你都不需要坚持,而是不坚持你就觉得难受。


稻盛和夫《干法》里有个理念对我影响颇深,他说: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由此可见,思维认知最为重要,其次是热情,再其次是能力。热情比能力更重要,是因为你对一件事有热情,你在做的过程中就不会觉得苦,你觉得做这件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一种享受。你不会为了赚钱去做这件事,而是觉得做这件事的收获就在眼前。你喜欢做这件事,你就会甘之如饴。


而提升思维认知就需要看一些哲学书让心智升级,我推荐稻盛和夫的《活法》《干法》,费勇的《心的解惑》,鬼脚七的《人生处处是修行》。


另外,我还推荐一个视频给你,是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看完这个视频,你或许对学的东西“有用”还是“没用”有新的理解和认知。或许,对世俗社会“没用”的东西恰恰是对你的心灵成长有用的宝藏,就像乔布斯退学后旁听书法课,他也不知道十年后居然把这种对字体的审美感用在了苹果电脑的字体库里,而这成为了苹果的竞争优势。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哪怕走的是弯路,也会让你明白哪些路你不想再走,哪条路你坚定地想走。


感谢你的来信,希望这封回信能启发你,但具体的答案还隐藏在你的内心和你的行动力中,需要你亲自探索。工作是每个人一生的修行,我们一起在工作中成长。



你有什么话,可以说给#猫咪树洞#


#猫咪树洞#24小时营业,你有什么烦恼、心事、心愿、故事……都可以对#猫咪树洞#说哦~


第一期

猫咪树洞:家人和我意见不同,怎么沟通?


第二期

猫咪树洞:和男友一起考研他却提分手,该怎么办?


大柠喵会抽选读者回信哦


PS:如果同意发表,可以提供你的化名保护隐私


大柠
暖萌甜日常,给生活加点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