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 | 在神秘西夏陵,见证多民族交流融合

文摘   2025-01-09 19:14   宁夏  

贺兰山下,神秘巨冢群静静矗立,与巍峨山脉相映生辉。

从浩瀚史料中的探幽索隐,到漫长艰辛的调查发掘,考古工作者逐渐拨开笼罩在巨冢之上的重重迷雾。

9座帝陵、271座陪葬墓、5.03公顷北端建筑遗址、32处防洪工程遗址,连同陵区发现的7100余件建筑构件、精美文物,共同勾勒出恢弘壮丽的西夏陵。

作为20世纪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西夏陵的发现,让今人得以窥见一个持续近两百年的王朝之历史面貌,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生动见证。

神秘王朝的最后印记

上世纪三十年代,德国飞行员卡斯特尔在飞越宁夏贺兰山时,被山脚下一片圆锥形“土堆”吸引:这些“土堆”是什么?“土堆”下又埋藏着什么秘密?
▲ 这是20世纪三十年代,德国飞行员卡斯特飞越宁夏贺兰山时拍摄的西夏帝陵3号陵(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卡斯特尔拿出相机,从高空定格下这些造型奇特的“土堆”。彼时的他并不知道,这张俯瞰图将成为20世纪中国一项重大考古发现的首份影像资料。

1971年,宁夏考古工作者钟侃和同事接到线索通报后,首次走近这些“土堆”。他们捡回一些刻有神秘文字的残碑,并一头扎进浩瀚史料中,终于发现了蛛丝马迹,西夏陵的面纱被逐渐揭开。

据明代《嘉靖宁夏新志》记载:“贺兰之东,数冢巍然,即伪夏所谓嘉、裕诸陵是也。其制度仿巩县宋陵而作。”明代安塞王朱秩炅也有诗云:“贺兰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沤。道逢古老向我告,云是昔年王与侯。”

神秘“土堆”,很可能与西夏帝陵有关。残碑上的文字,被考证为西夏文。
▲ 这是西夏帝陵3号陵(2024年10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西夏,由党项人李元昊于公元1038年建立。史书记载,李元昊授命大臣野利仁荣仿借汉字的造字方法,创造了近6000个西夏文字。西夏灭亡后,元朝没有修撰西夏史。由于史料匮乏,西夏文神秘难解,西夏历史扑朔迷离。

1972年,专业考古队成立,正式对这片区域展开考古调查。钟侃等考古工作者根据陵墓规模和独特的月城结构,从数百座陵墓中辨认出史书中有明确陵号记载的9座帝陵。然而,这9座帝陵分别归属哪位帝王,迟迟没有定论。
▲ 这是西夏帝陵1号陵和2号陵(2024年10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六年后,痴迷西夏文字的学者李范文带来突破性进展。他蹲守西夏陵数载,逐一考释3270块西夏残碑,成功从七号陵碑亭发现的残碑中拼合出一块碑额,并确认上面的西夏文字为“大白高国护城圣德至懿皇帝寿陵志铭”。由此,七号陵被确定为西夏第五代皇帝仁宗仁孝的寿陵,也是迄今9座帝陵中唯一确定主人的陵墓。

“9座帝陵集中分布在贺兰山下、黄河岸边,与史书记载相互印证,直接为延续近两百年的西夏王朝的历史及其君主世系提供了特殊佐证。”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副主任王昌丰说。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夏陵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工作持续开展,其总体布局、遗存构成等信息日益清晰。

2024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夏陵考古项目负责人柴平平带队对3处防洪工程遗址开展调查发掘,初步厘清了陵墓建造者如何顺应地势修建防洪墙和排水沟,疏导雨水,抵御洪水冲击。“这些防洪工程有些至今还在发挥作用,值得我们好好保护研究。”他说。

“西夏陵大量陪葬墓和出土的珍贵陪葬器物,都显示了帝王尊贵的身份。”在西夏学学者陈育宁看来,帝王陵寝是官式建筑中最高级别的代表,反映了封建制度森严的等级和不可逾越的建筑伦理,与中原王朝一脉相承。

多元文化交融互鉴的见证

“这些年,我无数次走进西夏陵,越研究越发现这里是各民族智慧融合的典范。”纪录片《神秘的西夏》编剧唐荣尧说。

文献记载,西夏境内不仅有党项族,还生活着汉、吐蕃、回鹘、契丹等多个民族。各民族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给西夏文化带来多元特征。

考古研究发现,西夏陵大量吸收借鉴中原王朝陵寝制度。考古专家韩兆民、李志清在《宁夏银川西夏陵区调查简报》中写道:“从王陵墓区所在的地理位置来看,是依山面河,互为形势。这反映了西夏王陵墓区的择地,深受唐宋山陵葬仪及风水堪舆的影响。”

在布局方面,西夏陵沿袭唐宋帝陵主要特点并加以创新:保存了包括陵门、角阙、献殿、陵塔在内的陵城,陵城外神道、阙台等构成要素,以及“神道—陵城”的轴线对称布局;去掉了北宋帝陵中的成对乳台,替之以碑亭,并将碑亭制度应用于每座帝陵和部分高等级陪葬墓中。
▲ 这是位于宁夏银川市的西夏陵博物馆,远处是西夏帝陵和陵塔(2024年10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西夏人根据自身特点,在帝陵建造中加入了独特元素。”西夏陵博物馆馆长师培轶说。

走进西夏陵博物馆,2024年推出的西夏陵遗产价值专题展用沙盘清晰展示了西夏陵的独特性:在陵城中轴线外,献殿、墓道封土、墓室、陵塔构成北偏西的另一条轴线,体现了党项族的原始信仰;帝陵墓道通常不可见,但西夏陵墓道封土呈突出鱼脊状,非常明显。

在建筑装饰构件方面,西夏陵也呈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特征。

“石雕力士志文支座”是“国宝级”文物,兼有突厥石人、佛教力士和汉族碑座风格;六号陵出土的鸱吻,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古代琉璃鸱吻构件之一,其工艺不亚于同时期北宋、辽的琉璃烧制水平,实证了琉璃烧造工艺在西夏的传播与发扬;建筑脊饰“迦陵频伽”为人面鸟身,既反映了西夏崇尚佛教,也体现了中原建筑艺术对西夏的影响……
▲ 这是在宁夏博物馆展出的石雕力士志文支座(2024年11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院长杜建录认为,西夏陵及其出土文物作为实物例证,生动展现了西夏从建筑、文字到政治体制、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作为多民族政权,西夏文化多样杂糅,但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中原农耕文明。这种文化上的认同,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强劲内生动力。”杜建录说。

保护传承让文明生生不息

千年时光流转,一度不为世人所知的西夏陵曾默默承受风雨侵蚀和各种病害,一些陵塔甚至存在倒塌风险。为守护这片历史遗迹,国务院于1988年将其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悉心加以保护。

“夯土建筑保护是世界性难题。本着最小干预原则,我们与敦煌研究院合作,从本体加固和提高夯土表面抗风化能力两方面入手,先后对9座帝陵和44座陪葬墓实施保护加固工程,基本解决了可能影响遗址结构稳定的问题。”西夏陵区管理处文物保护科科长任秀芬说,西夏陵还引进遗址动态信息及监测预警系统,借助科技力量提高遗址保护精细化水平和预防性保护能力。
▲ 2024年11月26日,西夏陵博物馆工作人员通过遗址动态信息及监测预警系统查看陵区情况。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古老的西夏历史,纪录片《神秘的西夏》《揭秘西夏陵》先后亮相,向公众系统展现西夏陵和西夏文化特色。近年来,西夏陵区管理处还组织开发了文物修复、西夏木活字印刷体验等研学课程,2024年共接待全国508个研学团近18万人。

“这个龙雕刻得真传神。”站在珍贵文物雕龙栏柱前,江苏游客王嘉柱用手指360度旋转展柜屏幕上文物的三维图像,惊叹不已。

不断迭代升级的展陈技术给游客带来更加“沉浸式”的文化体验。2024年,西夏陵引进三维扫描、VR成像、智慧化展柜等新技术和展陈方式,游客通过触摸玻璃展柜可以与文物“亲密互动”;在遗址区,新增的精准文字说明与“复原”的建筑构件,让游客畅想陵园昔日的辉煌。
▲ 2024年11月26日,游客在宁夏银川市西夏陵博物馆通过智慧化展柜了解人面鸟身的迦陵频伽。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剩下的8座帝陵主人是谁?”“北端建筑遗址有什么功能?”……时至今日,西夏陵仍有许多未解之谜,西夏陵区管理处研究员陈皓莹说,每当听到游客提出问题,都觉得是对研究工作的鞭策和激励。“我相信,只要持续深耕,终能拨开迷雾,为世人勾勒出更加清晰的历史画卷。”陈皓莹说。

来源:银川统战 新华社



文章里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编辑:郭思嫄

审核:刘   斌

银川市总工会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加建设和改革,努力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