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风肃纪扬清风 铁纪担当护民生
——2024年九江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之四
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是关系党执政根基的大事。2024年4月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委、省纪委省监委有关部署要求,始终站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战略高度,推动集中整治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永修县纪检监察干部在某农家果园走访,深入了解农村特色产业惠民政策落地情况。刘仁竣/摄“九江市整体推进的态势非常好!”这是中央纪委督导组负责同志到九江督导后给予的高度评价。集中整治以来,市委牢牢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明确“人民群众得实惠、党员干部受教育、基层治理强推进、执政基础再夯实”工作方向,高位推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市委主要领导深入校园、企业、乡村等基层一线调研督导,专题调度推进,示范带动各级党委扛责在肩、靠前指挥;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压茬推进,组织大规模集中清退活动,清退资金17亿余元,惠及群众75万余人(次)。各地各级党组织积极跟进,直面本地区本行业顽瘴痼疾,扎实开展自查自纠、线索移送、整改整治、建章立制,实现了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协同发力,“第一责任人”责任和“一岗双责”相互配合,有效构建了“党委主导、政府主办、纪委主推、县区主战、部门主抓”的工作格局,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更加健全、责任落实更加有力。“纪检监察干部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集中整治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坚持以办案开路,全面起底线索、强力监督执纪,创新出台问题线索快速响应、处置工作机制,建立“骨头案”“钉子案”重点案件台账,班子成员包县包案督导,专班调度推进,坚决惩治“蝇贪蚁腐”。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立案3453人,处分2781人,留置87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亿余元。严肃查处了陈吉田、徐胜、吴光华、王鹏涛以及基层乡镇(街道)、村组负责人肖龙雨、黄家英、陈敏等“一把手”1292人。指导查办的都昌县民政局社会救助股原负责人高文波贪污社会救助金案被中央纪委整治办作为典型案例刊发。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不断形成强力震慑,全市464名党员干部主动投案或向组织说明问题,严的氛围持续形成,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
共青城市纪委监委在泽泉乡长塘村召开相关涉案款物清退会现场。梁青/摄“试着在本子上写了想吃红烧肉,没想到很快食堂就供应了,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聚焦“校园餐”整治,守护学生幸福“食光”,市纪委监委推动全市中小学食堂设置“食堂意见本”,督促教育局局长、科长(股长)、校长、园长、家长常态化陪餐,多渠道听取意见建议。推动全市校园食堂“外包”改“自办”,建成“市直学校食材阳光采购平台”,明确食材采购费用不得低于经营成本的70%,把“校园餐”真正办成“良心餐、安全餐、放心餐”。“12年了,失地补偿款什么时候能回来啊。”市纪委监委调研发现瑞昌市桂林街道大塘村群众失地补偿政策迟迟得不到兑现后,迅速行动,督促瑞昌市委组建专班、立行立改,270余亩生产生活用地短期内全部划拨到位。同时,举一反三,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征地拆迁政策兑现和征地补偿款发放不到位专项行动,累计发放征地补偿款、过渡安置费5700余万元。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市纪委监委将明察暗访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下基层必做的“+1”工作,动真碰硬解决了一批老百姓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建成了“入学一件事”在线报名平台,实现2024年秋季入学8.3万人线上“一站式”报名,义务教育初始年级“随机摇号分班”,彻底解决“择校热”“择班热”;靶向纠治殡仪服务收费乱象,在全省率先出台《殡仪服务机构收费项目指导目录》,下调经营性公墓、吊唁厅、骨灰盒、礼仪服务等多项收费标准;全市三甲医院338个检查检验项目实现结果互认,出台“一次挂号管三天”、停用部分高价耗材、停车场让位于患者、床旁结算等“十项便民举措”,群众就医体验显著提升……“我以为纪委监委只是办案的,没想到在推动监管方面做了这么多事”“这个安置小区的环境真好,配套设施也很完善,出门买菜上学都很方便”“有效解决城区上下班高峰期拥堵问题,这些变化群众感受很直接”……参加完市纪委监委组织的现场调研活动后,全国人大代表张海荣、省政协委员黄国平、市人大代表戴建宝等深有感触地说。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真正使行业整治精准管在点上、基层治理深深扎在根上。针对回迁安置逾期、安置房办证不及时等问题,推动自然资源部门在全省率先出台《推动不动产领域“群众无过错即可办证”的处置意见》,化解不动产“登记难”房产9万余套。针对乡镇套取财政资金等问题,推动财政部门对乡镇“五费”实行分类管控、限额管理、总量控制,推动发改、财政部门建立衔接机制,明确“400万元以下项目必须立项、涉嫌拆分项目不予立项、不立项不支付资金”,加强源头管控。紧盯基层治理“梗阻”,着力解决乡村监督乏力问题,制发《关于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配齐配强村级纪检委员,开通加重基层负担“码”上举报直通车,推动基层监督提质增效。深入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典型案件,推广乡镇一级法人制建设模式,推动出台《九江市建管用结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方案》,实现了权力下放、质量提升、群众满意。试点农村集体“三资”“清家底、清财务、清合同”做法得到中央纪委肯定并在全市推广,共整治问题合同2600余份,增加村集体收入1790余万元,惠及广大农村群众。“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始终坚持“没有什么基础比扎根群众更坚实、没有什么力量比依靠群众更强大、没有什么境界比造福群众更崇高、没有什么事业比服务群众更伟大”,持续深化集中整治,努力向党和人民交上合格答卷。(邵佐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梅俊)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