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八号探测器渲染图 来源:网络)
经国家航天局批准,地卫二(STAR.VISION)作为首个参与探月计划的民营企业,联合浙江大学(ZJU)和土耳其中东科技大学(METU)共同论证的微型探索机器人方案,入选嫦娥八号国际合作项目,并计划于2028年登陆月球。
本次项目将研制2台月面智能机器人,将与嫦娥八号着陆器、巡视器、作业机器人等装备开展器间交互、联合探测的任务级合作,具备月面装备互补性和科学创新性。为中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及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开展技术探索和应用验证。
经三方讨论,项目负责人、总设计师(中方)由浙江大学、地卫二特聘专家孙书剑担任。总设计师(土方)由中东科技大学教授Halil Ersin Soken担任。联合总设计师(中方)由地卫二首席技术官、浙江大学望江山实验室主任王春晖担任。
月球机器人未来承担大量的月面设施的建设以及月面资源的勘察任务,因此实用、高效、灵活是未来月球机器人活动的重要特征,并通过机器人月面活动来验证未来长期驻月可能实施的任务动作,探索未来可能的活动范式。
本次项目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以小型化、轻量化为核心,结合 AI 赋能的智能操作系统,专为月球表面装备的协同作业与复杂地形的灵活探测设计而生。
“必须进一步拓展机器人的作业范式”,孙书剑坦言,这不仅是一项技术攻关,更是一场创新实验:“通过自主交互和集群化协同,我们希望能让中国探月的步伐变得更稳、更快,也更有智慧。”
自主交互使机器人能够在月球复杂的地形环境中独立感知、决策和行动,减少地球与月球之间的通信延迟对任务执行效率的限制。而集群化协同则进一步拓展了机器人之间的合作能力。通过共享数据和任务分配,这些机器人可以像“团队”一样高效配合,完成多个独立机器人难以实现的目标。
例如,在月球资源勘探中,自主交互的能力可以让机器人实时适应突发的地形变化,而集群化协同则能够将多台机器人分布在不同区域同步作业,从而显著提高探测覆盖范围和数据采集效率。这不仅降低了任务失败的风险,也为未来更复杂的载人探月任务铺平了道路。
(国际月球科研站效果图 来源:网络)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四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嫦娥八号将承担更多使命。它不仅要完成科学探测与技术验证,还将与嫦娥七号一起,构建起中国月球科研站的初步框架。未来,这些布局将为月球资源开发、载人探月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在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中,类似的技术还将广泛应用于小行星采矿、火星探测等领域,为深空探索提供更智能化和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商业航天的崛起已成为全球趋势,展现出合作与创新交织的时代特征。NASA 推出的“月球商业运载服务”(CLPS)项目正是这一变革的典型案例。该计划通过外包形式,将登月任务的具体执行环节交由商业公司负责,而 NASA 本身则更多地扮演采购方与监督者的角色。这一模式不仅有助于降低国家级航天项目的开发成本,还为民营航天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商业航天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4 年 1 月,Astrobotic 公司制造的“游隼号”月球着陆器因燃料泄漏与姿态控制问题未能实现软着陆。NASA 旨在通过此类合作测试商业航天的潜力,并加速民营企业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积累。与此同时,2024 年 2 月,美国“直觉机器”公司研发的月球着陆器“奥德修斯”成功在月球表面着陆,这一成就不仅让美国时隔 50 多年再度登月,也为私营企业在深空探测中的角色带来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受此利好影响,“直觉机器”公司股价大幅上涨 40%,资本市场对商业航天的热情可见一斑。
2025 年 1 月 15 日,SpaceX 成功为美国萤火虫航天公司和日本 ispace 公司发射登月器,进一步推动了商业航天国际合作的进程。据悉,NASA 为此向萤火虫支付了 1.01 亿美元,并拨款 4400 万美元支持相关试验,而 ispace 则表示此次任务成本低于其上一轮的 1 亿美元。
在全球商业航天的竞逐中,政治因素正日益成为不可忽视的变量。随着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其太空政策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近期演讲中,他表示:“美国将让宇航员登上火星,并在那里插上星条旗。” 这一宣言不仅强化了美国在深空探索中的雄心,也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太空竞赛的紧张态势。显而易见,特朗普政府正加紧布局,试图巩固美国在太空领域的主导地位,塑造未来太空秩序。
(三方代表参与探月项目签约现场 来源:地卫二)
相比之下,中国民营航天起步较晚,但其进展不可小觑。
此次地卫二与国内外顶尖高校携手合作,成功入选嫦娥八号任务的合作项目,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从“旁观者”迈向“参与者”的关键一步。这不仅凸显了中国在国际航天合作中的日益关键角色,也树立了跨国合作在当前激烈太空竞争中的突出榜样。
王春晖表示:“探索太空的本质,从来不是单打独斗。我们希望这次合作能为中国民营航天,或者说‘凡人航天’,带来信心,也希望用我们的技术让更多国家的航天梦想成为现实。”
Ersin表示:“土耳其非常荣幸可以参与到这样前沿的国际合作项目,希望我们都能够在月球找到我们未来的路书。”
机器人集群的月面试验若能成功,不仅将为未来的月球科研站和月球基地的智能化运作奠定基础,也将为月球表面的长期探测和资源开发创造全新的可能。
在本次合作中,三方不仅致力于微型探索机器人的开发,更计划未来联合更多合作伙伴,共同筹建月球机器人基地,并部署具身智能机器人群落。这一布局既是对深空探测未来需求的回应,也是助力人类航天事业迈向行星级时空智能的重要一步。
地卫二、中东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始终坚信:太空的未来在于“携手”,而非“独行”。
- END -
软件下载 |点云革命,重塑现实!大疆智模融入点云处理能力,DEM即刻获取
空域申请 | 无人机航测UOM系统合法飞行申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