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永昌小戏艺人鲁福年、王玉萍和他们的剧团演员们正在县文化馆排练小戏,一场热热闹闹本地戏曲精彩上演。
只见表演者们穿着鲜艳的演出服围坐一圈,《小放牛》、《摔碗》、《银灯结彩》等永昌小戏轮番上演。大家或舞着彩扇边唱边跳,或拿起碰铃、小鼓等乐器加入乐队,边奏边唱,浑厚的男声和清丽的女声交错回响。精彩紧凑的演出、热闹熟悉的乡土场景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所有人,让人仿佛置身于剧情之中,心情也随之跌宕起伏。
永昌小戏是甘肃省永昌县的民间演唱戏种,俗称曲子戏。作为一个剧种,永昌小戏以当地的民歌俚曲为基本声腔,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一方面大量吸收了山陕眉户的曲牌声腔,另一方面逐渐引进了兰州鼓子的行腔伴奏。
“我已经唱了三十多年了,我一生爱好永昌的地方戏曲,从小时候就会玩乐器,一直玩到刚刚解放了的时候。1992年开始永昌县第一个戏剧协会就是我成立的,戏剧协会我们也是20-30人,通过协会带出来许多人。”永昌小戏艺人鲁福年说。
“我在13岁跟我父亲学小戏小曲,不管是田间地头还是走乡串户都要唱,看见人家在哪里唱我就唱,一直就不断地学习,一直到现在还在唱。”金昌市永昌小戏非遗传承人王玉萍告诉记者。
永昌小戏内容多是生动风趣的地方戏和精炼感人的折子戏,这些戏曲被热爱永昌小戏的艺人们代代传承下来。一直以来,永昌小戏演出场地随意,院落、庙台、堂屋、廊下均可,演职人员多系农村民间艺人,农忙务农,农闲唱戏。永昌小戏因其从业者多为半职业性质,自发性较强,随着专业戏班的勃兴,逐渐走向了衰落。
为了让永昌小戏在永昌大地上继续传承下去,鲁福年、王玉萍等永昌小戏艺人及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纷纷行动起来,通过自身努力挽救濒临消失的永昌小戏。
“老腔炕头戏2018年我已经78岁了不想做了,但是放不下,知道炕头戏的这种调落、唱法、这种做派,这种艺术的风格的人已经不多了,可以说是断了层了,断层的情况下我们得挽救,挽救也没有容易,使劲挖掘资料,又是找腔找调,找拉弦的人,这都断了层,也就是会这腔会这调的人当时永昌也就是少数几个了,这几个人完整地唱一部戏还唱不出来,调子也唱不全了,因为马上濒危了。一直抢救了四年,通过党的政策好,文化部门给我们搭好了平台,通过办学习班,找这些老艺人拼啊凑啊挖掘啊才挽救回来。”鲁福年感慨道。
“先辈们传下来是这个音,学的时候拜访这个师傅的时候,人家把这个调子唱出来,我们就十遍八遍练习,费劲的很,后来我们学了点简谱。为了统一,文化馆王君明老师把各地方的曲搜集起来编成曲谱,现在基本统一了,坐到一起十个八个人节拍上也不是太乱的。”永昌小戏板胡乐手谢景楼说。
提高永昌小戏传承人的综合素质和艺术涵养是保护、传承永昌小戏的另一条路径。县文化馆的培训室内,工作人员每周都会对小戏传承人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提升自我,以更好的状态、更高的技能投入到他们热爱的永昌小戏传承的事业中去。
“为了提高小戏小曲传承人的演唱水平,提高表演的艺术性效果,我们文化馆举办了公益培训班,在每周两次的课堂上,主要进行普通话训练,学习歌唱的发声方法,改善他们的歌唱姿势和面部表情,希望通过我们的培训班让每位学员有所成长、有所收获。”永昌县文化馆干部张莉说。
2024年11月底,永昌小戏成功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建议名单,这背后是许多小戏艺人们的倾心付出和执着坚守。因为热爱,他们几十年如一日走在了永昌小戏传承的道路上,孜孜不倦、乐此不疲。
“今天表演的这种唱法、风格就是我今年开始一种新的思路,时间唱得短还要完整,把永昌所有的非遗节目,老的东西、好的东西都拿起来组成一台节目,又红火又好看。今天是第一次试演,往后我们还是从这个方面深挖,还有就是把念卷的、唱贤孝的、雕刻的、刺绣的、剪纸的,还有永昌“十八子”这些东西都要传承起来,传承人把样品拿上展示着,我们用老腔老调,乐器拉上唱着,这样就很现实地把永昌的东西实实在在地展示出来。”鲁福年说。
“原来是老腔老调,现在是新词老唱,我将来要把我的小曲小戏和团队的团员带上,把这些小戏小曲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王玉萍说。
谈起永昌小戏以后的发展,鲁福年和王玉萍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将和自己的戏剧团团员们一道努力,不断创新永昌小戏的表演方式,增加一些与时代同频的表演内容,让永昌小戏继续成为深受永昌人民喜爱的文化娱乐方式,让永昌故事世世代代传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