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80年代农村5种用竹子织成的用具,有多少人还记得这项快要失传的手艺!

文摘   历史   2024-09-25 06:09   湖南  

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前辈,在长期的劳作中,用自已的聪明智慧发明了许多用具,今天,我归纳整理了70年代‘80年代农村常用的5种竹子织成的家庭用具,不得不让人感叹,真正的高手在民间。

第一种用竹子织成的用具:背篓

说起背篓,不禁会让人想起“小背篓、晃悠悠,小时候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

在农村大山深处,许多地方道路崎岖狭窄,山高坡陡,地阔人稀,农民干活时不方便挑担,我们的祖辈们便发明编织了背篓,还将背篓分成了多种类型。其中一种是背小孩的背篓,这种背篓成长筒形,背篓的腰比较小,而背篓口较大,专用来背孩子。另一种是“柴背篓”。主要用于农家砍柴、扯猪草等,这种背篓的篾粗肚大,经得作摔打。再就是摘苞谷等就用“扎背篓”。

“背篓”一般是用竹子等编制成,在山区农村许多农民都会自已制作,形态多样,农家使用起来非常灵活,适合于山区不同地形下背运不同性质的物品,大大方便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

第二种用竹子织成的用具:筲箕

70年代、80年代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的柴火灶,用柴火灶煮饭时要用的筲箕,很多农民朋友天天用,但就是不知道筲箕这两个字怎么写,今天终于知道了筲箕这两个字的正确写法,下面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筲箕的作用,这才叫人间烟火、儿时的记忆!

筲箕,用细竹篾丝编织的圆形浅浅竹筐,用来盛米淘米,上面有许多细条小槽。一面平口,其余部分似筛子,纵切面是斜三角形。80年代以前多数用竹子编织而成。是我国民间用来盛米,淘米的扁形竹筐。

第三种用竹子织成的用具:鱼篓

鱼篓、简单的说,就是在打鱼的时候,随身携带用于装鱼的竹篓。

在我小时候的80年代,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鱼篓,有时还帮大人提过这种鱼篓。

鱼篓不是80年代发明的,在古代,我们的劳动人民就发明了鱼篓。沈从文在 《从文鱼篓自传·辰州》中写道:“我最欢喜的是河街,那里使人惊心动魄的是有无数小铺子,卖船缆,硬木琢成的活车,小鱼篓,小刀,火镰,烟嘴。” 沈从文写到的河街就是我现在居住的城市。

第四种用竹子织成的用具:竹圆盘

我们这里叫南盆,也许是因为用南竹制成的盆而得名?不知你的家乡是怎么叫的?有可能应该叫竹圆盘更好,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叫出它的正确名字。相信80年代以前的人都见过,也用过,是用竹子编织而成,主要是用来凉晒东西,小时候经常看到用来凉晒黄豆、花生、芝麻、红暑片等。


第五种用竹子织成的用具:箩筐

我从小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伴着箩筐一起长大,如果单纯从字面意思理解,箩筐就是用竹子编制的物件,可以用来装东西。常见到的可以用来装稻谷、大米、红薯,蔬菜等。是老祖留传下来一种农家实用家具。
70年代80年代的父老乡亲们用竹子来编竹箩、竹匾、竹筛、竹篮、竹笼等,充分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让人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工匠精神,证明了高手在民间。

图说常德
用图片说话!话说常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