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前,长津湖的胜利之夜

时事   2024-12-24 19:29   甘肃  

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欢迎收听西陆夜读“关山月”。
74年前的今天,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在遭遇严寒、冻伤较多、兵力不足的条件下,击溃了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粉碎了麦克阿瑟所谓的“圣诞节攻势”。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一起去探寻。

零下10℃冷么?当年的长津湖零下40℃

作者:单双   主播:敬一


入冬以来,一场又一场雪飘洒在中国大地上。气温骤降,一些猝不及防的人们牙齿被冻得格格直响。放眼望去,大街上没有几个人,只有零星的穿着厚重衣服行色匆匆的身影。
我坐在温暖的房间里靠在窗子上,抬眼望去,西伯利亚的寒风嘶哑着吹过北方的天空,把我的思绪一下子带回到半个多世纪前发生在长津湖的一场场惨烈战斗。那是一场旷世的战役,无数先烈把生命献给了那片毗邻中华却又陌生的土地。岁月更迭时光流逝,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远离硝烟享受着生活,再过多少年,又有谁会在寒冷的冬日里拾起那份遥远的记忆……
位于华盛顿国家广场西南角的朝鲜战争纪念碑,有19个步履蹒跚,眼中充满恐惧、疲惫和失败神情的美军士兵雕塑,这是美国人对朝鲜战争的记忆,这幅景象正是长津湖战役的剪影。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一次战役,被称为“改变世界格局的强强对决”,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的战局。此役,中国军队打出了军威、国威和中华民族的尊严。美国人后来把中国军队排山倒海、奋勇冲杀和不惧牺牲的这种大无畏精神,称之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几十年来,西方对“谜一样的东方精神”一直都无法参透,一些不解和疑惑甚至伴随当年参战美军官兵的终生。
困扰美军的有四个“谜”,第一个“谜”:10万大军如何创造“行军奇迹”?
长津湖战役打响前,宋时轮指挥第9兵团10万余人,于1950年11月中旬从吉林省的临江和辑安(集安)入朝,隐蔽向长津湖地区开进。直到战役打响前,美军丝毫未发现9兵团的踪迹。当时美军派航空兵侦察部队24小时空中侦察,而此时朝鲜又赶上50年间最寒冷的冬天,夜间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0多度甚至零下40度。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10万人的部队调动集结、隐蔽接敌,丝毫没被敌人发现。美国人形容9兵团“行动非常诡秘”,他们将这一隐蔽开进称为“奇迹”。他们一直不清楚,10万人的部队到底是如何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第二个“谜”:“原木”为什么会移动?
“原木移动”这样的提法源自李钢林的作品《原木在移动》,他在国外遇到的一个伤残美国老兵约翰是这样形容长津湖战役中的志愿军:“中国士兵正在蹚水过河,上岸后,两条裤腿很快就被冻住了,他们跑得很慢,因为他们的腿被冻住了不能弯曲。我们的火力很猛,他们的火力很弱,而且没有炮火掩护,枪好像也被冻住了。他们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动……”约翰一直无法相信当年亲眼见到的那一幕是真实的。他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志愿军摇摇晃晃,像僵硬的原木一样,虽缓慢,但却坚定地在加速、在冲锋……
第三个“谜”:小喇叭为什么有“魔力”?
“联军”总司令李奇微在他的《朝鲜战争回忆录》中这样描述:“这是一种铜制的乐器,能发出一种特别刺耳的声音。在战场上,只要它一响起,共产党军队就如着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地扑向联军,每当这时,联军总被打得如潮水般溃退。”美军官兵普遍反映,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志愿军“撕心裂肺”的军号声和“尖利刺耳的哨子声”,有人说:“听到中国军号嘶鸣,我们个个胆战心惊。”也有人说:“听到这号声,我感觉到这分明是中国式的葬礼!”甚至还有人说,共产党给志愿军吃药了。不管怎么说,他们始终都不明白,为什么只要这个神奇的小喇叭一响起,志愿军就如着了魔法一般不要命地发起冲锋?
第四个“谜”:“冰雕”是怎样塑成的?
长津湖战役后期,美军南逃,途中被这样的情景所震撼:志愿军一个连的官兵呈战斗队形散开,俯卧在摄氏零下40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怒目注视前方,没有一个人向后,全部冻死在山头上,化作了晶莹的冰雕。美国人被这样的场景惊呆了……志愿军官兵宁愿冻死也决不放弃自己的阵地。当美军军官里兹伯格向这些“冰雕”致敬时,心中疑惑,他们究竟是些什么人?他们为什么如此顽强,为什么具备这样非同寻常的意志力?
长津湖战役中的志愿军官兵,没有御寒的衣服,没有果腹的食物,甚至于没有很好的武器,在那种人的承受力已达极致的极端环境下,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我们的官兵?
“谜”的背后有信仰、有追求。这种信仰早已深深根植于官兵们的内心深处,它不是抽象的、基于群体的需要,而是具体的、基于个体的人性,大家是从一开始就都知道自己是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而“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斗争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这是人民军队不同于其他军队的最显著特征,也使得我军无论是同国民党军作战、还是同日军、美军作战,直至后来与其他国家的军队作战,都能够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屡挫各路强敌。志愿军的政治优势美军根本无法比拟,这也是志愿军取得长津湖战役取得战略性胜利的最重要保证。
“谜”的背后有公理、有正义。彭德怀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力量源泉及其获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伟大的抗美援朝斗争的正义性。”
2006年,美国历史学教授诺顿在其编撰的《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历史教科书内,使用了一张来源于中国新华通讯社的“1950年冬天朝鲜战争中,中国士兵押解美军俘虏”的照片。诺顿在回应中情局的责难时指出:“这张照片绝不是‘中国新华通讯社’的伪造之作。从中国士兵正气凛然的气概和美国军人不甘失败的颓丧画面中,已经十分清楚地解读了这场战争的本质。”
“谜”的背后有爱恨、有血性。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部队广泛开展了“三视”教育。9兵团渡过鸭绿江后,沿途看到无数流离失所的难民和被敌机炸成一片焦土的城乡,官兵们一边行军一边痛骂美国鬼子残暴。战役发起后,一些连队执行穿插作战任务,一路上看见了很多血迹未干的朝鲜人民的尸体,一些活着的朝鲜人向志愿军控诉美军暴行,更激发了官兵们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在追击美军的过程中,有的连队只剩下了十几个人,仍在一路狂追有着坦克和汽车的上千美军;有的战士脚冻肿了,脱了鞋再也穿不上,干脆光着脚在雪里奔跑。
“谜”的背后有传统、有荣誉。9兵团是一支过硬的部队,由解放军三野最精锐的3个军20、26、27军组成,各有其优良传统和作风。他们赢得过“黄桥决战”、“孟良崮”战役中大败张灵甫、“淮海战役”俘获杜聿明,解放上海后,成为了被国人传颂的“霓虹灯下的哨兵”。源于对这种光荣传统的完整继承和屡挫强敌的强大自信,9兵团官兵在长津湖畔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表现出了惊人的意志和勇气。
我经常想:当年,“谜一样的东方精神”使我们的对手受到震撼,感到恐惧,甚至伴其一生。假如明天战争再次爆发,我们靠什么取胜?
如果稳定发展下去,在硬实力上我们不必担心,胜负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还有着“谜一样的东方精神”。在精神上,我们有信仰、有追求,有公理、有正义,有爱恨、有血性,有传统、有荣誉……总之,我们有的,他没有!或是我们多的,他少!那么,我们就一定会赢! 


用美丽的文字和声音

传递抵达人心的力量

祝您晚安!

作者丨单双
单双,国防大学教员,文学博士,CCTV-7特约嘉宾,环球网特约评论员、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主播 | 敬一

敬一,某部机关干部,热爱播音主持。



总 监 制:干作余

监     制:孙官玺  张进锋

总 编 辑:孙利波

值班编辑:陈  萌

来  源:钧正平工作室

期  刊:第 2682 期

好文!必须要点在看

西陆强军号
西部战区陆军权威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