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海洋岩土团队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之南海科学考察

楼市   2024-11-13 18:44   广东  

我院海洋岩土团队参加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共享航次之南海科学考察



2024年10月,隶属于本院的智慧海洋工程研究中心迎来了一项重要科研活动,其中,博士后研究员贺昶有幸加入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起的共享航次项目——“南海北部海床流体迁移致灾机理重大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编号:NORC2024-302)(以下简称“共享航次”或“本航次”)。此次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立项的首个海洋地质灾害重大科考航次项目,标志着我国在海洋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又一深入探索。

(右下角为我院博士后贺昶)


本航次依托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先进的“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作为海上科研平台,于10月5日自广州南沙码头盛大启航,历经16个昼夜的紧张而有序的科学考察后,于10月20日圆满完成任务并安全返航。这次科考之旅不仅加深了对南海北部海床流体动态及其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机制的理解,也进一步彰显了我国海洋科研的实力与决心。

(广州南沙码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址二号科考船航拍)


本航次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技术方法所副所长陈宗恒担任项目负责人,中国海洋大学的贾永刚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科考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在南海神狐海域,利用海洋观测仪器原位观测海床沉积物性质、海底洋流特征以及海底震动事件等。此次共享航次汇聚了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深圳大学、广州海洋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南方科技大学等多个单位的85名科研人员。

(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与海洋地质六号船汇合航拍)


我院智慧海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金银富教授和金壮副研究员特地前往广州南沙码头,参观了“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并与中国海洋大学的朱超祁副教授深入交流了本次航次的主要任务和阶段性成果。

(从右到左依次为深圳大学金银富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田兆阳博士,深圳大学贺昶博士后,中国海洋大学朱超祁副教授,深圳大学金壮副研究员)


海洋及其岩土工程领域的问题错综复杂,涵盖众多维度,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岩土层物理性质、水下地质灾害、水动力学因素、人为活动影响以及深海环境下的挑战等因素。各类海底沉积物、岩石及土壤的力学性质差异显著,为探索相关工程难题设置了重重障碍。此外,海底滑坡、崩塌现象、剧烈涌浪以及软弱地层的稳定性问题等一系列地质灾害,亟需精确预测与有效模拟,以应对这些紧迫的海洋工程挑战。

(水下机器人拍摄的海床照片)


我院智慧海洋工程研究中心长期致力于海洋及其岩土工程相关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致力于精准解析这些复杂现象。此次海洋科考行动无疑将为现有的科研工作注入强大动力,提供宝贵的现场观测数据与洞见。

(海洋沉积物样品)


我院博士后贺昶在此次航次中表现出色,积极参与各项科研工作。她不仅成功采集并带回了四份珍贵的海洋沉积物样品,这些样品取自300至4000米深的海床,还拍摄和录制了大量作业影像资料,包括水下机器人的作业过程、各类观测仪器的布放以及取样器的工作过程等。

(箱式沉积物取样现场)

(水下机器人海马二号入水)

(水下机器人海马二号机械臂抓取海底岩石)


此外,贺昶还参加了由贾永刚教授发起的“东方红海坛”科学论坛交流会,向与会者介绍了我院智慧海洋工程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主要研究项目及科研成果,并分享了题为“珠江口涡旋分布和疏浚羽流模拟及其风险评估”的研究成果。

(我院博士后贺昶介绍智慧海洋研究中心)

(东方红海坛报告证书)


对我院智慧海洋工程研究中心来说,参与此次共享航次并取得圆满科研成果,其意义深远且重大。通过深入浩瀚的海洋环境,进行细致入微的实地考察,掌握珍贵的第一手海洋环境数据,为海洋工程领域的拓展与深化研究奠定了坚实可靠的科学基础。


文字:贺   昶

编辑:陈佩淇

审核:杨   磊   金银富

扫描二维码 | 关注公众号

微信号 : SZUUPA

深大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
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由我国著名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教授创建并担任院长,秉持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原创性贡献的宗旨,致力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的目标,立足探索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土地资源利用的途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