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岭遗址是长江中游第一个进行正规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知名度主要是因为1955-1957间在这里首先发现并命名了屈家岭文化。屈家岭文化是我国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最为兴盛和辉煌的时期,屈家岭遗址作为这种文化的命名地,自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是屈家岭遗址的重要性,并不仅仅表现在这一个方面。屈家岭遗址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其遗存本身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充分认识这一点,对于研究、宣传和做好屈家岭遗址的保护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说明这个问题。
一、屈家岭遗址保存了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信息
二、屈家岭遗存是研究汉水东部地区新石器文化谱系的关键资料
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鹿下颌骨:鹿下颌骨残骸。长4.4,宽2.1cm。
前面说到,屈家岭文化的年代在距今约5000-4600之间,但中国新石器时代从开始到结束,总共有近万年的历史。在汉水东部地区,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遗址,是钟祥边畈遗址,年代大约在距今6500 年左右。在屈家岭遗址本身,也已发现了早到距今近6000年的遗存。因此屈家岭文化在形成以前,已经历了很长的发展过程。在屈家岭文化被发现以后,人们自然会问,屈家岭文化的渊源是什么?在屈家岭文化出现之前,汉水东部地区还有哪些新石器文化?这些文化与屈家岭文化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中,关键是屈家岭文化的渊源问题。这个问题不弄清,汉水东部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谱系就是不清楚的,对屈家岭文化的地位和特点也不可能形成真正科学的认识。因此关于屈家岭文化渊源的研究,是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几十年来,考古界围绕着这个课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讨论,发表的论文也是有好几十篇。归纳起来,在此问题上,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是仰韶文化起源论。第二种是大溪文化起源论,第三种是汉水东部地区土著文化起源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分歧呢?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汉水东部地区夹在强势的仰韶文化和大溪文化之间,本地的土著文化时而受到仰韶文化的南下扩张,时而受到大溪文化的北上挤压。另外长江下游地区的薛家岗文化也通过鄂东地区的传导,在一段时间里,比较强烈地影响到汉水东部地区。与此同时,汉水东部地区的土著文化也在影响周围地区的原始文化。因此屈家岭文化以前,长江中游到黄河流域之间原始文化的因素非常复杂。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是由于受考古资料局限,认识有所偏差。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豫南和鄂西北地区的考古工作开展较多,此处本是仰韶文化的分布范围,屈家岭文化出现以后,复盖了这些地区,因此有不少仰韶文化的因素被屈家岭文化所吸收。仰韶文化起源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大溪文化起源论是在仰韶文化起源论之后提出的,这是因为上世纪70-80年代,长江流城大溪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工作逐渐成为中心和热点。人们在这里同样发现大溪文化中有相当多的文化因素和屈家岭文化相似或相同,于是有一批学者认为,屈家岭文化是由大溪文化发展而来。至于汉水东部地区土著文化起源论,早在五十代发掘屈家岭遗址后就已提出来了,但缺少充分的证据。而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汉水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考古工作又一直处于停顿状态,因此在很长的时间里,土著文化起源论未产生足够的影响。总之,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三种起源论是各执己见,谁也无法说服谁。
三、屈家岭遗存展示了屈家岭文化的经济发展水平
屈家岭文化是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历史上最为强势的文化。在地域分布范围上,它北达河南省的南阳平原,南达湖南洞庭湖地区东达黄岗、黄石一带,西达鄂西三峡地区。至于受它影响的范围,那就更大了。这种强势的出现,有很多原因,而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屈家岭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下面我们通过屈家岭等遗址获得的资料,具体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最突出的成就是在稻作农业上。先简单回顾一下我国史前稻作农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长江流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陆续在湖南、江西、浙江等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中,发现了早到14000 多年前的人工栽培稻遗存。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也就是大约距今 10000-7000年期间,稻作农业扩展到了整个长江流城。新石器时代晚期,稻作农业更进步发展到了黄河流域的山东、河北一带。屈家岭文化中发现的稻谷遗存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因此在屈家岭文化以前,中国的稻作农业已经经历了很长的发展过程。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稻作农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种子的训化和改良上,而新石器时代晚期,稻作农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栽种面积的扩大、水田管理技术的提高和产量的增加上。屈家岭遗址上发现的稻谷遗存,年代和遗址本身一样久远,最早的距今至少已有约6000年,但发现最多的是在屈家岭文化时期。1956年在屈家岭遗址的发掘中,发现大片烧土,掺有大量的稻谷和水稻茎杆。经中国科学院院长丁颖教授的鉴定,这些稻谷属于粳稻.而且在我国是属于比较大粒的型品种,与今天栽种的粳型品种最为接近。由此可以看出屈家岭文化时期京山、天门一带稻作农业的种植已达到很高水平。屈家岭有丰富的水源,从地形上看,当时水田主要是在遗址的东南面。灌溉的方式应是以自流灌溉为主。而为了达到最佳的引水效果,筑坝修渠也是必不可少的。屈家岭文化农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家庭饲养业的发展得到印证,因为家庭饲养业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在考古发掘中发现,屈家岭文化时期发现的家猪牙齿,数量远远超过以前的任何时期,说明当时已有部分粮食可以用来喂养家畜了。屈家岭遗址中还发现一些小陶塑,其中有体形肥胖的母鸡,这也可以反映当时家禽饲养业的情况。另外在屈家岭还发现了大量的红陶小陶杯,这种小陶杯很小,不可能是饮水的器具,而极可能是用来饮酒的,对此已有很多研究者表示认同。由此看来,当时农业的收获量,已不仅能够维持氏族正常的食用,而且还能用来酿酒,这在屈家岭文化以前,是完全不可想像的。
2.制陶业的发展。
陶双腹鼎
陶筒形器
制陶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手工业,也是新石器时代区别旧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史前时代的制陶历史大致可分为两大价段:第一阶段是从距今14000-5000年,为手制阶段。以手工成型为特征。在此期间,由于生产率很低,制陶只能作为家庭手工业而存在,制陶的工作主要由家庭或家族的妇女担任,制作陶器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自己使用。第二个阶段是距今5000年以后,为轮制阶段,以快轮成型为特征。快轮成型习惯上又称为轮制,其原理就是依靠车盘快速旋转产生的惯性,把放在轮盘中央的泥料提拉成所需形状的坯体,从而彻底改变了过去制陶成型的工艺过程。快轮成型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制陶开始成为一种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劳动,产品也不再完全是为了自用,而主要是为了进行交换。新石器时代晚期手工业和农业的第一次大分离,就是从制陶业的发展而开始的,所以有人说,快轮制陶是原始手工业的一次重大革命。屈家岭遗址为上述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根据研究,在早于屈家岭文化的大溪文化和油子岭文化时期,快轮制陶还只是个别的现象。到了屈家岭文化时期,快轮制陶技术迅速普及。屈家岭文化时期的陶器,在整个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的制陶历史上,质量是最好的。而在屈家岭文化中,屈家岭和谭家岭等中心聚落制作的陶器,又是最精致的。其共同特点是胎质厚薄均匀,器体光滑圆正,这与轮制技术的普及与使用有着直接的关系。
3.原始纺织业的发展。
四、屈家岭遗址为史前聚落形态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编辑:屈家岭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