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岭文化的稻作遗存最早发现于屈家岭遗址,这也是长江中游第一次发现史前的稻作遗存。1956年仅发掘800平方米,就发现一片面积约500平方米、体积约200立方米的烧土遗迹。这些烧土是由泥土羼、稻壳和稻的茎叶做成的,上下密结成层。据武汉大学生物系化验,这些谷壳以矽的成分为主,因为矽的化合物是很牢固的,所以谷壳的形状能长期保持不变。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丁颖教授对这些谷壳进行了观察和鉴定。他在考察报告中写道:“羼在土中的谷壳,一般可以看到淡杆黄或灰杆黄色,与当今栽培的品种相同。
把碎片放大,可以看到稻面有齐整格子形的颗粒状突起,稃稜和稃间有显著的茸毛,稃端有芒的断痕,这似乎是一个成熟未完全的谷壳粒,从芒的断面看,芒是很粗长的。护颖仅见痕迹。”“根据较为完整的10 个谷壳标本的测定结果,最长的7.5毫米,最短的6.8毫米,平均6.97 毫米;粒幅最大的 3.8毫米,最小的3毫米,平均3.47 毫米;长幅比最大的 2.33 倍,最小的 1.84倍,平均2.01倍。”他的结论是:“从图片的稃毛、粒形和标本测定看,这些谷粒当属于粳稻,且在我国是比较大粒的粳型品种,与今天栽培的粳型品种最为相近”。在黄楝树屈家岭文化遗存中也有类似的发现。该遗址共发现25座屈家岭文化的房屋,这些房屋的墙壁都是以木柱和竹子做骨架,再以烧土块羼和黏土、稻茎、稻壳搅拌成泥糊的。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将这些含谷壳的烧土标本送到郑州粮食学院粮油工业系鉴定。根据谷壳残片和印痕的形状、大小、稃形、纵沟以及稃毛,专家确认属稻谷壳无疑。同时送交并经确认的还有从该遗址屈家岭文化层中发现的炭化粟米,说明当时河南西南部的农业生产是水旱兼作。
屈家岭文化稻谷更重要的发现是在荆州市阴湘城遗址。1996年春,荆州博物馆和日本福冈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对该遗址进行发掘。这次发掘的重要收获之一,就是在一些屈家岭文化房屋周围的灰坑中,发现了大量炭化稻米和稻谷,收集的标本有数千粒之多,同时还有许多稻叶和稻茎。这些稻谷大概是人们在禾场上脱粒时遗落并扫入附近土坑的,否则不会这样集中发现于居住区周围。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灰坑中均未发现其他品种的粮食遗物,这或许意味着,稻米就是当时该聚落主要的食物来源。
调查资料显示,在屈家岭文化分布区,几乎每一个遗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稻作遗存信息。例如云梦县博物馆1984年在郧水沿岸调査龚寨、好石桥、胡家岗、斋神堡4处遗址,由于调查目的明确,结果在4处遗址的文化堆积中都发现了“大面积夹有稻谷壳、茎秆的烧土层,另外在好石桥东城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米”。当然也有些考古调查及发掘报告未涉及稻作遗存问题,这或许是因为一些考古工作人员尚未认识到稻作遗存的重要性,也可能是因为发掘者不了解搜集此类标本的方法。如果解决了认识和方法问题,今后在史前稻作遗存资料的搜集和研究方面,必然会有更多的发现。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在史前稻作农业的研究中,一直走在全国前面,原因就在这里。他们在发掘中,总是特别注意观察文化层或灰坑中有无稻谷之类的遗物,如果有,就用水洗法或用木签把谷粒从土块中分离出来,他们因此而获得大量的稻谷实物资料。荆州博物馆曾就此向他们请教,也获得了同样好的效果。
长江谷文明——屈家岭文化稻作农业的发展水平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当时聚落的扩大和粮食的产量等方面找到一些线索和答案。
(1)聚落的扩大。屈家岭文化时期,长江中游兴起许多大型的聚落群和中心聚落。石家河聚落群不仅是长江中游而且也是整个南方最大的聚落群。赵辉和张弛在《石家河遗址群调查报告》中,确认在屈家岭文化时期,该聚落群中至少已有10个聚落,生活在大约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调查报告对聚落群的人口作过推算,认为这里在石家河文化早期人口最多时,可能有1.5至2万人。这一推算主要是根据石家河城内房址的密度、城东水田的面积,以及参照其他一些原始聚落可能有的人口作出的。由于城内的房址不一定都是同一时期的,现在的水田面积也不等于当时可能种植的面积,所以这一推算数字明显有些偏大。估计石家河文化早期(至少有22个聚落)人口不会超过一万人,而屈家岭文化晚期不会超过4000人,就算只有2000人吧,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这么多的人集中住在一起,主要靠什么生活呢?如果原始农业不发展,过分地依赖渔猎是不切实际的。况且该聚落群并不靠山,附近的湖面也很有限,唯一的可能就是依靠比较发达的原始农业。聚落群西面和北面以旱田为主,东面差不多都是水田,推测当时这里的原始农业是以稻作为主,水旱兼作,这从聚落群中发现的许多稻作遗存也可得到印证。
(2)产量的增加。屈家岭文化以前,长江中游以稻作为主的农业经济虽然已有所发展,但从社会消费的总体水平看,粮食仅能维持氏族生存与繁衍的基本需要,因为至今尚未发现任何一种证据能够说明粮食有了剩余。到屈家岭文化时期,情况出现了根本的变化。大量迹象表明,此时粮食在维持生计的前提下,已开始有了一定剩余。如屈家岭文化中出现了大量小陶杯,其数量比例远远超过任何一种陶器,许多研究者都认为这种小陶杯是一种酒器。如果没有多余的粮食,普遍酿酒是不可能想象的。再如屈家岭文化层中发现大量家猪的牙齿,这也说明粮食比较多了,因为家畜的饲养水平一向与农业的发展直接相关。虽然我们不能肯定,稻作经济在原始农业中究竟能占多大比例,而且不同地区水旱兼作的情况也有很大差别,但是到公元前第三千年时,长江中游的稻作农业毕竟已经过了七千年以上的发展过程,屈家岭文化的原始农业是以稻作为主,并已成为生活的主要来源,应是没有任何疑问的。(摘自《屈家岭文化》张绪球 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