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兔鹰,猫兔鹰就是它

文摘   2024-11-11 19:48   陕西  

点击蓝字

我们


脸盘圆圆

头顶两个“耳朵”
外号——长耳木兔

它是——长耳鸮



长耳鸮属于鸮形目鸱(chī)鸮(xiāo)科耳鸮属的猛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家常说的猫头鹰,其实是鸮形目鸟类的统称。今天的主角长耳鸮因为头顶着两个长长的“耳朵”,有了外号“长耳木兔”。也有朋友戏称它为“猫兔鹰”。


长耳鸮有着“猫”家族,特有的大圆脸和大眼睛。



和其他“猫头鹰”成员一样,这双深邃而明亮的眼睛,只能朝前看,为了弥补视野范围的不足,长耳鸮旋转脖子的角度可以达到270°,能轻松观察到四周的风吹草动。


01


耳羽不是耳朵



头上顶着两只长长的“耳朵”,其实这并非真正的耳朵,而是由两片特别长的羽毛组成的,让长耳鸮看起来多了几分可爱与神秘。


耳羽虽然不能用来听声音,但可以用来向同类传递信息。它们可以通过耳羽的细微变化知道同类正在拉响警报,这是长耳鸮特有的交流方式。



长耳鸮是夜行性鸟类,白天大都躲藏在树林中休息,夜间开始活动。



在飞行时,长耳鸮的耳羽会自动“隐身”,垂下来贴在头上,以减少飞行阻力并降低噪音。而当它看到人或受到刺激时,耳羽会直立起来,好让自己显得更加威武些。



02


耳朵藏起来



长耳鸮真正的耳朵隐藏在密集的羽毛之下,不易直接观察到,藏得虽深但听力极强。

它的耳朵左右还不对称,这种结构使得它们能够利用双耳之间的高频听觉和灵敏度差异来定位声源。



来自下方的声音在左耳听起来会更大,而来自上方的声音则会在右耳听起来更大。

通过衡量声音到达每只耳朵的声级差异,长耳鸮能够准确地判断猎物处于上方还是下方。



定位声源

长耳鸮通过左右耳感知声音的微小时间差来定位声源的水平角,这种能力使得它们能够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捕捉到隐藏在茂密植被或厚厚雪层下的猎物。


03


猎手



长耳鸮可以算得上是自然界中顶尖的捕食者之一,它们主要以哺乳动物为食,如田鼠、鹿鼠、松鼠等小型啮齿类动物,也吃小型鸟类等。



它们喜欢在林地边缘、树篱、粗糙草地的空地以及幼树和各种空地捕猎。很少在栖息和筑巢的林地里狩猎,而更倾向于在开阔的牧场、空地和休耕地进行捕猎活动。




长耳鸮喜欢在飞行中捕猎,飞行速度慢且离地面相当低,通常仅约150厘米。

它们不是依赖视觉,而是通过听觉准确捕捉和定位声音来源。

一旦发现猎物,长耳鸮会突然停止飞行,迅速落下,张开爪子扑向猎物,命中率也是极高的。


捕食到的较小的猎物通常会立即被吞下或被嘴带走,而较大的猎物则会被爪子捕获。





长耳鸮的分布范围极为广泛,它们分布于世界各地,包括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许多地区。

无论是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还是阔叶林,长耳鸮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栖息地。


但人类活动一定程度的对长耳鸮的栖息地和听觉系统造成了威胁,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保护。





END




声明:文中图片版权归红视界所有,如需商用请联系我们。




~欢迎~

交流,合作


观鸟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让身心和自然结合,保护大自然,也让大自然来治愈我们。


红视界致力于生态摄影和生态保护,为摄影师提供专业的拍摄服务,帮助他们记录自然之美,同时也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关注我们

红视界带你了解更多鸟类精灵~


往期推荐


环环,告诉你迁徙的秘密


迁徙季,这些名词了解一下


来听一场石头聊天吗?


鸟中“小屠夫”,你见过几种?


精选作品集


每周精选之作——长着小耳朵的蜂鸟


每周精选之作——彩须尖嘴蜂鸟


每周精选之作——这只小翠有点蓝


每周精选之作——紫水鸡

红视界
观鸟是一种生活方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