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
注
我们
黑白配色
体态浑圆
嘴上挂着根胡萝卜
是个开贝壳高手
大家亲切的叫它为“胡萝卜鹬”
它就是——蛎鹬
蛎鹬是鸻形目蛎鹬科蛎鹬属的中型涉禽。
01
开壳小能手
跑得快,飞翔能力强,喜欢蹲守。经常能看到它们站立在海滨低岩的顶部等待退潮,搜寻美食。
蛎鹬是个小吃货,贝壳、蠕虫、虾、蟹、沙蚕、小鱼、昆虫等它都不会拒绝。
它的胡萝卜嘴呈一种特别的锥形,前端尖锐而后端宽阔,能轻而易举地撬开贝壳。可能你手里拿着工具,也没有人家开壳的速度快。这张嘴也非常坚硬,能防磨损,一点也不用担心外壳磨损到它的嘴。
来看看这只胡萝卜取食时到底藏了多少智慧。
开贝壳时它们会先寻找贝壳的缝隙或薄弱处,再用它的胡萝卜嘴尖端插入。然后,利用杠杆作用,将贝壳撬开一条缝。
接着,蛎鹬会扩大这条缝,直到能吸食到里面的软体部分。
对于一些较为坚硬的贝壳,它们会反复敲击贝壳的某一处。经过多次敲击后,贝壳就会逐渐裂开。
胡萝卜嘴还有着像剪刀一样的功能,能够剪断贝壳上的肌肉或韧带。
当贝壳紧闭时,蛎鹬会找到贝壳闭合处的肌肉或韧带,剪断它们,贝壳就只能乖乖张开了。
02
腿粗是优势
鹬类一般都有着长腿,细腿,但是蛎鹬不一样,腿短而粗,肌肉发达,能够很好的支撑它们浑圆的身体。海滩等松软的地面上,它们的腿能够很好地分散体重,防止陷入沙土中。
行走和奔跑的速度也是杠杠的。在海滩上抢占食物,速度可是个法宝,并且这腿也让它们有着足够的耐力,对于吃货来说,吃得时间长一点,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蛎鹬巢为开阔地上的凹坑,这个时候粗腿就发挥了它的刨挖优势。
03
有点“洁癖”
蛎鹬在选择猎物时非常挑剔,它们通常会避开那些看起来不干净或已经受损的贝壳。这可能是因为这些贝壳肉变质了或受到了污染,不适合食用。
捕捉到猎物后,蛎鹬并不着急吃,而是先放入水中,用它的胡萝卜嘴轻轻地搅动,清洗干净。
除了洗食物,它们选择觅食地时也会尽量选择相对干净的地,玩耍戏水时也要选择干净的水域。
蛎鹬的分布范围广泛,遍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的沿海。从阿富汗到阿尔巴尼亚,从奥地利到阿塞拜疆,从巴林到孟加拉国,几乎整个欧亚非大陆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在中国,蛎鹬分布于北部地区,在南部沿海越冬。
尽管蛎鹬分布广泛,但某些亚种或特定地区的种群数量却面临着威胁。
让我们共同关注并保护这些美丽的海滨精灵吧!
Oystercatcher
声明:文中图片版权归红视界所有,如需商用请联系我们。
~欢迎~
交流,合作
观鸟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让身心和自然结合,保护大自然,也让大自然来治愈我们。
红视界致力于生态摄影和生态保护,为摄影师提供专业的拍摄服务,帮助他们记录自然之美,同时也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关注我们
红视界|带你了解更多鸟类精灵~
往期推荐
精选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