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2024年12月4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
中国的“春节”被纳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5乙巳年春节不仅承载着
阖家团圆的珍贵时刻
更成为首个“非遗版”春节
蛇年新春的钟声已经敲响
金寨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金寨县文化馆
金寨视窗
特别推出
金寨非遗拜大年系列短视频
挖掘非遗温情故事
讲述城市文脉传承
还有“非遗人”
为您送上暖暖的新春祝福
新年的钟声敲响,大街小巷弥漫着喜庆的气息。在这欢乐的节日里,非遗文化如同璀璨星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在金寨,有一款老茶,被称为黑茶“贵族”。春采、夏化、秋露、冬藏四季轮回,以大别山间的野生箬叶包裹,紧压后装在竹篾编制的椭圆形竹篮内,六安篮茶随之诞生。走亲访友时,送上一份精心包装的六安篮茶,更是传递着美好的新年祝愿。
六安篮茶属于六大茶类的黑茶类,为历史名茶。六安篮茶以箬叶包裹,紧压后以竹篮盛装,故称六安篮茶。始于明崇祯三年前后的古六安州,是古六安州献给世人的又一茶中瑰宝。现六安市金寨县、霍山县等地均有制作,特别是金寨县环麻埠水库周边独特的生态小环境出产的六安篮茶品味尤为独特,谓之佳品。六安篮茶采摘于谷雨前后,茶性温和,干茶色泽黑亮,茶汤红润明亮,香气陈醇,滋味浓醇甘爽,入口细滑,持久生津,叶底呈铁锈红色,柔软明亮。
“谷雨前后采摘,1芽2叶、1芽3叶或对夹叶;经过杀青、揉捻、晒坯、干燥、筛分、露茶、蒸压、烘焙、装篮、陈放……20多道工序。”六安篮茶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六安篮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兴毅说,大自然有个最淳朴的道理,那就是好味道往往越陈越好,茶叶陈化3年以上饮用为佳,越陈茶味越醇。
目前,位于金寨经济开发区的六安篮茶茶业有限公司的自动生产线可年产3000吨成品茶,手工线可年生产200吨成品茶。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及中国黑茶制茶大师丁深根的精心指导下,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规模较大的六安篮茶生产企业,产品源源不断向海内外输出。
六安篮茶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需要经过采摘、萎凋、杀青、揉捻、烘焙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准把控,才能保证茶叶的品质和独特风味。林兴毅深知这一点,他虚心向老一辈制茶师傅请教,学习传统的制作技艺。同时,他还不断钻研创新,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制茶工艺进行改良和优化。
面对这些困难,林兴毅并没有退缩。他积极拓展市场,通过参加各类茶叶展销会、举办茶文化活动等方式,向更多的人宣传六安篮茶的历史文化和独特魅力。同时,他还与当地的学校合作,开展茶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六安篮茶的制作工艺,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六安篮茶茶业有限公司,林兴毅还建立了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将传统的制作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六安篮茶这一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值此新年之际,林兴毅代表六安篮茶传承人们向大家拜年。他说:“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六安篮茶能够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非遗文化。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到非遗传承的队伍中来,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林兴毅等传承人的努力下,六安篮茶能够在新的一年里继续飘香四溢……
金寨人的一天:双胞胎开地摊火锅店
打卡红色金寨:第一期:燎原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