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听取音频广播
平湖镇端上村有一栋规模不大、样式普通的木质结构古厝。从整体来看,这栋古厝保留得还算比较完整,只是因长期无人居住,年久失修,瓦、梁、柱、楼板、墙壁、门窗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腐朽残缺,给人以摇摇欲坠的感觉。然而,就是这 么一 栋看上去黑乎乎并不起眼的古厝,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圆瑛法师。
据当地村民提供和业内人士推断,圆瑛故居是明代建筑,约建于明崇祯年间,距今近400年。
史料记载,圆瑛(1878-1953)俗姓吴,名亨春,法名宏悟,别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等。圆瑛是独生子,1878年出生于古田县平湖镇端上村,5岁时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圆瑛自幼聪慧好学,熟读四书五经,17岁考中秀才。后因连续遭受挫折,对前途不抱希望,遂在19岁那年出家。从此,圆瑛再也没有回故里。尽管如此,圆瑛依然对家乡魂牵梦绕,时常打听家乡的事情。
圆瑛毕生事佛弘法,足迹遍及海内外丛林,分别在福州雪峰寺、涌泉寺和泉州开元寺、宁波天童寺以及马来西亚槟城极乐寺等古刹名寺担任过住持。1934年,圆瑛在上海创办圆明讲堂,作为弘化净土道场。圆瑛生前精研佛法,在佛学方面造诣高深,著有《圆瑛法汇》行世,其中《大乘起信论讲义》、《首楞严经讲义》是圆瑛佛教理论专著的代表作。圆瑛当年提出的“十二不”(不贪名、不图利、不营私、不舞弊 、 不苟安、不放逸、不畏强、不欺弱、不居功、不卸责、不徇情、不背理)誓词,至今仍作为中国佛教的清规内容。另外,圆瑛在诗文书法方面也有大量充满爱国爱教精神和入世救世理念的佳作存世。
圆瑛是一位著名爱国高僧。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危亡之际,圆瑛作为佛教领袖挺身而出,号召全国各地佛教会及寺庙组织动员佛教徒踊跃投身抗日护国运动。他以身垂范,牵头组织上海僧侣救护团,上前线英勇救护伤病员,受到国民政府表彰。他还不顾个人安危,携弟子明旸二渡南洋,向当地华侨募捐巨款抗日救灾。圆瑛的爱国壮举博得海内外广泛赞誉,同时也因此遭受日军残酷迫害,被捕入狱。在狱中,圆瑛坚贞不屈,大义凛然,逼使日军在中日社会舆论压力下被迫将其释放。解放前夕,圆瑛严辞谢绝海外友人劝其出国定居的邀请,留在国内迎接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圆瑛积极引导全国佛教界广大僧侣信众拥护共产党,为新中国和平建设事业做出有益贡献。
圆瑛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当是创建全国性佛教组织,开创了中国佛教历史的新纪元。1912年,圆瑛与寄禅等国内高僧筹创中华佛教总会,寄禅当选会长,圆瑛当选参议长。之后,圆瑛担任了八届(其中七届连任)中国佛教会会长或理事长。1953年6月,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圆瑛因病未能出席大会,却因其德高望重,仍被推举为新中国第一届佛教协会首任会长,赵朴初任秘书长。同年9月19日,圆瑛在浙江宁波天童寺圆寂,享年76岁。
圆瑛辞世后,国内外佛教界举行了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对圆瑛给予了很高评价。圆瑛弟子——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赵朴初先生在圆瑛圆寂30周年时,撰文高度评价圆瑛:“领袖群伦,作大佛事,维护和平,飞锡弥天。”
圆瑛圆寂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佛学思想还在海内外产生深远影响,《圆瑛法汇》几度再版,全球发行。包括孙穗芳女士(孙中山孙女)在内的众多海外华人都曾专程回祖国大陆瞻仰圆瑛法像。
自2007年起,古田县政协深入挖掘圆瑛文化资源,倾力打造圆瑛品牌,迅速扩大和提升了圆瑛法师的影响力。如今,慕名前来端上拜谒圆瑛法师的佛教信众及各地游人络绎不绝,圆瑛故居、圆瑛私塾、圆瑛小学已成为人们参观游览的三个必到之处。
播音:朱执新
撰稿:程建新 胡建平
图片提供:县政协
编辑:程雨凝
审核:姚剑平
监制:林启斌
总监制:李国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