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溺水的危害
溺水事故无论是对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有着极其严重的后果。
对个人而言,溺水可能会导致多种后果。首先是严重缺氧,由于在水中长时间无法呼吸,体内氧气减少,可能引发严重的低氧和心跳骤停。其次,肺部容易受损,水分进入肺部会导致肺泡充水,引发肺部感染、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脑部也会因严重缺氧而损伤,轻者出现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重者昏迷、神经系统损伤、意识障碍等。在冷水中浸泡还可能导致低体温,诱发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此外,溺水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如心衰、心律失常、心肌损伤等;导致肾功能损伤和肝功能受损。而且,溺水后可能出现焦虑、抑郁、恐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
对于家庭来说,溺水事故往往带来沉重的打击和悲痛。孩子溺水可能直接失去家庭经济来源,造成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后果。家庭溺水事故给家人带来莫大的伤害,可以说是伤心欲绝。
从社会角度看,溺水对儿童造成的身心危害难以估量,其结果严重可致死亡,给社会带来严重创伤。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工作,提出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游泳课等措施。守护青少年儿童安全,需要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减少甚至避免溺水悲剧的发生。
二、预防溺水的正确措施
1. 对孩子的监管
家长或看护人要做到决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孩子外出时,家长要做到 “四个牢记”、“四知道”。“四个牢记” 即天气再热,不到河塘去降温;水景再美,不到水中去感受;水性再好,没有保障别下水;别人再劝,不用生命去逞能。“四知道” 是知道孩子去哪里、做什么、和谁去、何时回。同时,带孩子去正规游泳馆游泳时,家长要全程照看。孩子由家中老人看护的,要和老人做好沟通,保持联系畅通,掌握好孩子的动向。
2. 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
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普通泳客由于缺乏专业的检测设备,想要挑选一家安全卫生的游泳场馆,可以掌握一定的识别安全指数的技巧。一是验,主动验看该场所在显眼处是否悬挂了卫生许可证,并检查其是否在有效期内,了解游泳场所卫生量化分级评定等级、水质抽检历史记录、水质实时自检情况,特别注意场馆安全设备与人员是否到位。二是观,观察游泳馆是否整洁、明亮、通风,排水沟是否有积水,看池水颜色,正常情况下池水呈现明亮的浅蓝色且清澈透明见底。三是闻,贴近水面闻水的气味,能闻到淡淡的氯气味道是合格的,药味过浓甚至呛人,则可能有效氯浓度超标。四是感,下水后如池水水质优良则感觉软,如果感觉硬、涩,甚至身上有瘙痒的感觉,水质可能较差。此外,还可通过一些 APP 查询所在地周边泳池卫生状况,可查询水温、pH 值、日均换水率、泳池余氯等情况。同时,泳池应持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公示卫生量化等级、从业人员持有健康证等;观察水质公示栏,看当天游泳池的水温、游离性余氯、PH 等指标是否通过公示牌公示,是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泳池应有明显的禁游标志,提醒有肝炎、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性病等患者和酗酒者进入的标志标识;观察泳池水是否浑浊、是否有漂浮物,闻一下水的味道,正常情况下泳池水可闻到淡淡的氯味。
3. 做好游泳前准备
活动身体,避免抽筋。游泳前一定要做热身运动,如慢跑、做做操、适当拉伸等,准备活动的内容及运动量要根据游泳姿势的不同而选择,基本原则是把参与活动的所有肌肉、关节充分活动开,防止抽搐溺水。做完热身运动后,要先往身上淋一些游泳池的水,使机体适应后再下水。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如四肢容易抽筋者不宜游泳或不到深水区;取下假牙等。空腹和饱腹时不要游泳,空腹游泳容易使人虚脱,饱腹游泳可产生消化道不良症状。女性经期不能游泳。如果有明显的感冒、咳嗽等症状,应该暂时避免游泳,以免加重疾病。下水前应先淋浴,去除身体表面的汗液及污垢,正确佩戴好泳镜、泳帽、耳塞、鼻塞,防止进水。
4. 游泳时的注意事项
不能逞能、打闹、跳水、潜泳。不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不酒后游泳。忌剧烈运动后游泳,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会使心脏加重负担,体温急剧下降,会抵抗力减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忌长时间曝晒游泳,长时间曝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称日光灼伤。为防止晒斑的发生,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阴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在身上保护皮肤,或在身体裸露处涂防晒霜。忌不做准备活动即游泳,水温通常总比体温低,下水前必须做准备活动,否则易导致身体不适感。忌游泳后马上进食,游泳后宜休息片刻再进食,否则会突然增加胃肠的负担,久之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忌游时过久,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 1.5 - 2 小时,这是皮肤对寒冷刺激的三个反应期决定的:第一期入水后,受冷的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肤色呈苍白;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时间后,体表血流扩张,皮肤由苍白转呈浅红色,肤体由冷转暖;第三期停留过久,体温热散大于热发,皮肤出现鸡皮疙瘩和寒颤现象,这是夏游的禁忌期,应及时出水。不要在饭前游泳,可能会导致头晕乏力的症状出现,也不要在饭后立即游泳,这样会出现消化系统问题,导致胃痉挛。女性不要在经期游泳,污水可能进入体内,从而导致妇科疾病出现。
5. 掌握游泳技能
最有效的防溺水方式是掌握游泳技能,建议在正规场所训练,不提倡在天然水域游泳。
6. 了解水的深度和水域情况
在未熟悉的水域游泳时,要先了解水的深度和水流情况。切勿独自外出游泳,勿在不熟悉的环境或较危险的场所游泳。选择安全场所,对水下的情况进行了解。
7.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有慢性疾病或健康状况不佳的人避免游泳;酗酒者不要游泳。孩子游泳时如果耳朵灌进水,要将头歪向耳朵进水的一侧,用力拉住耳垂,用同侧腿单脚跳;手心对准耳道,用手把耳朵堵严压紧,左耳进水就把头歪向左边,右耳进水就把头歪向右边,然后迅速将手挪开,水就会被吸出来。此后再用消毒棉签送入耳道内将剩余的水吸出即可。孩子游泳时由于鼻子呛水、喝进水、疲乏劳累、情绪紧张,有的会造成一时性的反胃,应及时上岸,用手指压中脘、内关穴或服几粒人丹。尽量不让孩子到江、河、湖、海及水库里游泳,每年都有因孩子单独在这些地方游泳溺亡的悲剧发生。这些地方的水看似平静,但水下暗藏漩涡,一入水中便有可能被漩涡卷走。如果要去这些地方,也务必要有家长相伴,并带上浮漂等安全装备。
在海中游泳,最好沿着海岸线平行游,游泳技术不佳和体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处。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地方游泳更要小心,如果水下有障碍物,撞上硬的东西或被水下之物缠住就会出现危险。
三、溺水的辨别方法
七种迹象辨别溺水者
溺水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情况,及时发现溺水迹象至关重要。以下是 7 种辨别溺水者的迹象:
1、不会呼救
先能呼吸,才能说话。一个人溺水时,嘴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间没有时间呼气、吸气,因此无法呼救。
2、无法挥手
溺水者会本能地将双臂伸到两侧,向下压,好让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则可能会将手臂前伸。总之,他们无法划水朝救援者移动,或把手伸向救援设备。
3、不能踢腿
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没有踢腿的动作,他们只能挣扎 20—30 秒,之后就会沉下去。
4、眼神呆滞
溺水者无法专注看事物,或是闭着眼睛,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5、仰头张嘴
溺水者可能会头后仰,嘴巴张开;小孩的头则可能前倾。
6、仰面无声
溺水者看起来可能只是抬头在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这个时候进行询问,如果他们能回答、交流,就没事。如果询问无反应、眼神涣散,就需要立刻伸出援手。
7、突然安静
小孩在戏水时会发出很多声音,当发现孩子突然安静无声时,就该去看看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