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羽球鞋里的这些“秘密”,可能正悄悄伤害你的身体!

体娱   2025-01-28 06:30   山东  

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关注“羽毛球”,这样您就可以每天免费收到更多各种羽毛球资讯、羽毛球技术、羽毛球赛事、讨论羽毛球动向,传播弘扬羽毛球等内容。本平台是羽毛球信息分享、爱好者交流的平台!已关注的老朋友点击手指指向的蓝色字体羽毛球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决战双打场,如何面对对手偷发后场球
.....................................................
对初学者,这是一种必须首先学习的基础打法
.....................................................
混双怎样越打越顺?一篇说尽混双配合
.....................................................
羽毛球教学:反向切球 头顶滑板
.....................................................

羽毛球大概是所有运动中最为矫情的运动,尤其是对脚的折磨。


原因是在这项运动中有各种反人类的强行制动,大跨步急停,快速启动,急速后退,急速转向,交叉步,垫布,马步,弓步,蹬转,甚至还有大劈叉,前后左右各种单脚双脚起跳,以上种种,均要通过你的双脚来实现。因此,很多其他部位的伤病的发生原因,寻根溯源,病根可能都来源于你的双脚。


比如下面这几种常见的受伤瞬间:



1、弓箭步、跨步救球时

接球瞬间脚跟着地。此时,身体的重量、加速度带来的冲击力、转身时的扭转力等多重方向的力量,将会全部传递至你的足跟。如若你的足跟不稳定,不可避免会发生脚踝或膝盖韧带的扭伤。


2、杀球时

身体通过双脚交叉步急速后退至至最佳的击球位置,击球瞬间,脚步蹬转发力带动整个身体的侧身起跳完成蓄力一击。整个动作过程中,从交叉步后退到蹬转发力,再到起跳后的落地,从前脚掌到后足跟都参与了杀球动作。任何一处的不稳定都会导致扭伤,任何一处的缓震不足都会给膝盖带来不可逆的损伤(特别是体重大的朋友)。


3、头顶区击球时

击球瞬间身体急停并极限后仰。落地瞬间你的前脚掌将会承受数倍于你体重的重量。球鞋的缓震性决定着你的膝盖将会承受多大的压力,球鞋的防滑性将会决定着急停瞬间你是否会遭遇脚踝和膝盖的扭伤。

以上的动作,仅仅是羽毛球各种动作中的一部分。每场羽毛球他们都会重复发生几百遍甚至上千遍。因此,双脚的唯一保护——羽毛球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通常来说,一双合适的羽毛球鞋大概要具备以下几个不同的要素,我们从下到上一一为大家解析到位:


①牛筋大底

牛筋大底的作用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两个字——防滑、耐磨。

②鞋底碳板

常见于高端球鞋,目的是为了在打球过程中降低球鞋的扭变以增加球鞋的稳定性。

③缓震性

这是决定一双羽毛球鞋的品质的核心因素之一,通常来说,羽毛球鞋的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功效。前脚掌部分的缓震可以在缓震卸力的同时助力你的启动,而足跟处的缓震则更单纯一些——最大程度的卸力以减少膝盖的压力。

④防侧翻设计

简而言之,就是为了防止扭脚的设计,不同的品牌叫法不同,什么虎爪鹰爪的豹爪都有。

⑤提升包裹性设计

脚在羽毛球鞋里不能有空隙,脚和鞋的空隙,是很多伤病的罪魁祸首:崴脚、水泡、足踝伤痛等等等。不同的品牌,都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解决这个核心问题。比如在鞋跟处增加支撑条来提升包裹性。

⑥鞋面材质

鞋面材质要有足够的韧性以保证球鞋的包裹性,同时还要兼顾球鞋的透气性和脚部的舒适程度。

经过几十年的漫长探索,各大羽毛球厂商在提升羽毛球鞋性能上都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但羽毛球伤病,尤其是因为球鞋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伤病却屡屡发生,无论是职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羽毛球爱好者。

但是,仔细查看你的羽毛球鞋,你会发现,下面这些羽毛球鞋的BUG似乎永远都无法修复。


1

缓震

很多羽毛球爱好者(尤其是体重大的朋友),都会遭受到膝盖的半月板伤病或应力性骨折的影响。膝盖的半月板伤病相信大家都知道原因,应力性骨折在这里重点给大家解释下:

疼痛部位:整个脚部疼痛,并且有持续加重的症状,疼痛源多位于跖骨。小腿胫骨区域疼痛,按压胫骨时能感到疼痛源就在胫骨之上。

发作症状:随着疼痛加剧,不止在运动时,甚至连日常行走都开始变得一瘸一拐,是两个部位发生应力性骨折的标志。

应力性骨折的产生是因为你的足部或小腿长期在运动时承担几倍于体重的压力导致的,骨骼本身的承重能力超出极限造成应激损伤(骨骼内部肿胀)。球鞋的缓震不到位,不能很好卸掉运动时双脚的压力,可能是导致应力性骨折的诱因之一。

2

侧向扭转支撑力不足

打羽毛球过程中,每一个迈步、加速启动、起跳、转身、落地都会引起整个足部的弯曲。抗扭转设计负责为整双鞋提供稳定支撑和平衡性,以此保护整个足部不因强烈的外部冲击力造成的形变而受伤。

我们都知道,崴脚往往是因为脚踝突然发生大幅度形变而造成了韧带拉伤。伴随着大部分品牌都在追求把球鞋越造越轻,羽毛球鞋的抗扭转性变得越来越薄弱,打球时崴脚的机率也跟着陡然提升。


3

足部贴合

无论怎样,你的球鞋和你的脚型都不能做到百分半的贴合,哪里有空隙,哪里就有能量的损耗,这些能量的损耗,无一例外的将会作用在你的脚踝和膝盖上。

在发力时,你的膝盖和脚踝,将会因为这些无故的力量损耗而付出更多的力量;急停急转时,足部贴合的不足也将让你的膝盖和脚踝接收到更大的冲击。一面是付出更多的力量,一面是受到更大的冲击,这些都会间接导致膝盖和脚踝的劳损伤病。


比如最常见的跟腱疼痛

疼痛部位:脚后跟后面一直到腓肠肌之间的位置感到疼痛。

发作症状:无论疼痛轻重,都说明你的小腿跟腱正在发炎,如果在跟腱和肌肉连接的位置存在肿块,那说明它已经不是仅仅发炎而已,很可能已经撕裂了。

跟腱起于脚跟,负责连接小腿后侧的腓肠肌群,虽然它是很结实的组织,但不代表它结实到不会受伤。运动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跟腱替小腿肌肉承受过度的压力,这些额外压力最终会扰乱组成跟腱的胶原纤维,导致发炎甚至撕裂。


4

足弓贴合

很多明星款的定制羽毛球鞋(比如李龙大和李宗伟的定制款球鞋),为了贴合某球星的足弓,会在足弓处有所垫高,但是如此足弓并不完全适用于你。因此在打球时,你常常会有足弓处像踩了个疙瘩般的不适感。更可怕的是,你的足弓因此被动垫高,导致足内翻,而大大增加了崴脚的机率。


当然,对高足弓的球友们来说。如果球鞋的足弓没有垫高或是垫高不足,那么也有可能会导致足底筋膜炎的发生。

疼痛部位:脚跟底部疼痛

发作症状:脚后跟底部疼痛,并且在早上起床后疼痛明显加剧,这种疼痛通常位于脚掌后部,甚至有些疼痛会直达足弓。

足底筋膜炎是由于在运动中脚部因为蹬踏地面,反复弯折形变,导致足底筋膜过度伸展、收缩造成了筋膜组织发炎甚至产生轻微撕裂。

为了应对伤病,很多人会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及时止损,比如五颜六色的肌效贴、比如厚实笨重的各种护具、比如在打完球用踩网球的方式来缓解足底筋膜的疲劳。

但以上的方法,显然治标不治本。伤病仍然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在你的身上爆炸。尤其是你很难通过自己的甄别,找到一双充分适合你的羽毛球球鞋。


你该怎么办?

找到一双百分百适合你的球鞋可能是一道无解题,但你可以选择这个秘密武器——运动鞋垫。


1

增加缓震效果 

几乎所有的运动鞋垫,都在前脚掌和足跟处有凝胶减震设计,这会很大程度上减少运动跑跳时身体受到的冲击,从根源处尽量减少膝盖伤病和应力性骨折出现的可能。


2

减少疲劳感,增加发力效果

鞋垫将会和你的足弓充分贴合,无论你的足弓属于高、中、低哪一种,鞋垫提供的贴合效果都能让球员的脚部在跑动和落地时保持稳定,特别是在进行羽毛球运动时,频繁的启动和蹬转发力将会因为这双鞋垫而更加充分,使你的启动更加迅猛,蹬转更加有力。

当然,足弓充分贴合后,足弓部分受到的压力将会大大减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将会预防足底筋膜炎的发生。


3

保持脚踝稳定,减少崴脚机率 

不同于普通运动鞋自带鞋垫的形状,运动矫形鞋垫的脚跟位置有类似杯状的保护形态。脚跟踩在其中会更加稳固、不易移动。通过锁定脚跟,增加踝关节支撑力,减少脚踝发生形变的幅度,从而大大减少扭伤脚踝和膝盖的机率。

总而言之,对广大羽毛球爱好者来说,如果球拍是手臂的延长,那么一双好鞋垫,将会为你的双脚插上翅膀,助你叱咤球场一臂之力。

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感谢!

觉得此文不错的朋友
记得点个【在看】
也可以关注下方【羽毛球】

关注“羽毛球”,这样您就可以每天免费收到更多各种羽毛球资讯、羽毛球技术、羽毛球赛事、讨论羽毛球动向,传播弘扬羽毛球等内容。本平台是羽毛球信息分享、爱好者交流的平台!完全免费订阅,请您放心关注

(放到你圈子里,朋友们会感激您)

羽毛球
100万+球友在线,羽毛球人的精神家园。商务合作V信号MZ826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