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猕猴桃已经采摘完毕,而位于贵阳市修文县坪山村的六桶坪山猕猴桃果园里却暗藏玄机,猕猴桃果树下一排排鼓起的土壤中,正静静孕育着新的致富好“钱”景——蚯蚓产业。
近年来,修文县六桶坪山猕猴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发展猕猴桃林下立体经济。今年10月份,在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支持下,基地在猕猴桃果树下养殖蚯蚓,探索一条“农业废弃物-蚯蚓粪肥-农业种植”的循环农业产业链。
近日,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熊荣川、“蚯蚓”博士李建宏团队前来基地查看林下蚯蚓养殖情况。“你们看,这蚯蚓长得多好啊!”合作社负责人罗军俯下身,双手捧起猕猴桃树下黝黑的泥土,只见一条条深红色的蚯蚓在泥土中蠕动。“林下的蚯蚓长势良好,已经开始育茧,蚯蚓粪肥也产出良好。”李建宏博士仔细查看着罗军手里的蚯蚓,“蚯蚓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高,产生的蚯蚓粪是有机肥之王,可以为猕猴桃生长提供养分。预计明年春季,蚯蚓的密度可以成长3-5倍左右,年产量预计不低于4000斤。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每斤8元左右的价格,亩产年收入预计可以做到3.2万元左右。”
罗军补充说:“我们的猕猴桃基地一共有500亩,目前用于蚯蚓养殖的实验地为5亩。除种植猕猴桃之外,蚯蚓养殖还能额外带动10名农户参与劳作,每年支付的工资成本大概5万元。下一阶段,我们还想尝试苗床旁边种植中草药,拓宽猕猴桃经济的增长空间。”
蚯蚓,又被称为地龙,在地球上大约存在了2.5亿年,属于环节动物门,无脊椎、雌雄同体,喜阴湿,昼伏夜出,主要以畜禽粪污等有机物为食。蚯蚓养殖不仅让闲置地生金,还能起到防草效果,此外,蚯蚓粪作为有机肥之王,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量。
据介绍,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李建宏博士研发团队,致力于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专著于蚯蚓的研究与推广,选育出蚯蚓新品种“六师一号”,2022年以来在贵州、重庆、四川、浙江多地推广,效益良好。露地养殖模式下每亩年处理粪污150吨以上,亩产鲜蚯蚓5000斤以上,大棚养殖模式亩产更是达到6000斤以上。今年以来,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与修文县六桶坪山猕猴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合作,研究推广猕猴桃林下养殖蚯蚓的模式,为循环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寻找新的路径。
“学院团队接下来将重点研究林下养殖蚯蚓对猕猴桃病害发生情况、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总结出一套适合于贵州山地农业环境的猕猴桃林下蚯蚓养殖模式,细化指标测定,形成技术规范,更好地服务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熊荣川介绍,“明年春季,学院将推出六师二号,相对目前的六师一号,六师二号形态更大,有很强的药用价值。”熊荣川院长及李建宏博士团队还参观了合作社的猕猴桃种植基地、青脆李种植基地及1500m³高温冷藏库。
据介绍,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六桶坪山猕猴桃种植基地正式启动了产学研基地合作项目,就下一步学院实习生的职业发展和培养计划进行了深入探讨,探索联合培养人才的新路径。熊荣川院长表示,希望与通过合作携手共进,共同培养更多优秀的新型农业人才。
来源:修文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丁 美
校审:姜 蕾
责编:余才英
审发:刘仁杰
承办:修文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信息科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xiuwenzwwx
新浪微博|修文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