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中国社会报”关注我们吧
“1帮10”邻里互助点
浙江省象山县贤庠镇溪沿村颐养小院于2023年10月投入运营,设有房间25间,床位44张,配备活动、就餐、保健等功能室,为溪沿村及周边村老年人提供托养服务,现已入住老人28人。
打造具有乡土亲情特色的农村颐养小院,是近年来象山县破解农村养老难题,实现老人“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养老在乡村、享乐家门口”的具体举措。2023年,该县建成农村颐养小院5个,福彩公益金为项目提供了115万元的资金支持。
解决“在哪养”,象山县先后出台《象山县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象山县加快推进农村颐养小院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将农村颐养小院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统筹纳入全县养老设施空间布局,构建起县、镇、村三级公共养老服务体系,搭建起“镇乡中心+村站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老年助餐”一体化居家养老服务联动机制,按照“新建一批、提升一批”的总体思路,合理改造建设一批具有区域化功能的示范性颐养小院。
优化“怎么养”,象山县采取“政府补助、村级支持、自己支付、社会捐助”方式,开办老年食堂、助餐点,为本村及周边村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送餐服务。通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功能延伸,为住养老人提供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倡导志愿服务,采取助老认养结对方式,为老人提供志愿服务。鼓励引导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为农村颐养小院发展提供支持。
实现“养得好”,象山县细化补助政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颐养小院居家养老补助。参照居家养老服务站投保养老服务机构政策性综合保险,提升颐养小院安全风险管理。
从“不愿住”“试试看”转变为“抢着住”“开心住”,如今,农村颐养小院成为象山县农村老人的首选养老去处。
走进湖南省临湘市忠防中心敬老院,映入眼帘的是绿意盎然的花草、宽敞整洁的环境、一应俱全的设施。在这里,老人们享受着多姿多彩的晚年生活。这得益于敬老院的重建。
今年81岁的王安心老人是敬老院“旧貌换新颜”的亲历者。“以前院里条件不太好,房间里只有一张床,工作人员也不多。现在完全不同,新院建成后,不光环境好了,工作人员把我们照顾得也很好,还有社工、志愿者常来看望我们。”
为了满足入住老人在生活、娱乐、照护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改善老人的居住条件,2022年,临湘市民政局联合忠防镇政府,在原忠防敬老院旧址上新建忠防中心敬老院。
湖南省民政厅将忠防中心敬老院重建项目纳入项目库,采取镇村出一点、相关部门助一点、在外乡友捐一点的方法,解决敬老院建设资金难题。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包括中央和省级福彩公益金600万元、忠防镇政府自筹资金600万元,于2022年12月竣工验收后投入使用。
新建的忠防中心敬老院设有单人间、双人间和多人间,有床位100余张,其中护理床位80张。房间全部配备适老化设施,有护理床、衣柜、电视机、呼叫器、独立卫浴等,以及紧急呼叫系统、无障碍卫生间,在公共区域安装监控系统、烟感喷淋系统、整铺防滑垫,保障老人安全。院内设有棋牌室、娱乐室、阅览室、洗衣室等,提供专业养老、临时托养、日间照料、助餐配餐、文化娱乐、康复保健等服务。目前在院老人34人,其中特困供养人员15人,社会托养人员19人。
“我们围绕精细化、标准化、专业化目标,制订‘一人一策’护理方案,在起居、卫生、饮食、医疗、保健、休闲等方面提供差异化服务。”忠防中心敬老院院长陆军区介绍,敬老院在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同时,还通过强化亲情服务、定期开展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
忠防中心敬老院与镇卫生院加强合作,设置医疗康复室,针对老人身体状况开展定期体检和中西医调理。截至目前,医疗康复室共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300余人次。
提升服务质效
近年来,根据《关于落实2019年市政府实事项目推进郊区农村薄弱养老机构改造的通知》《崇明区养老服务“三项”补贴实施办法》,上海市崇明区扎实推进农村薄弱养老机构改造,重点提升养老机构安全性和适老化程度,补齐薄弱养老机构硬件设施短板,切实优化全区养老机构设施,提升服务质效。
2018年至2019年,崇明区完成19家(次)符合条件的农村薄弱养老机构改造。按照崇明区养老服务“三项”补贴实施办法规定,2019年度薄弱养老机构改造项目,剔除乡镇承担改造资金总额的20%,市、区两级财政给予每张床位各不超过1万元的补贴以及2018年通过福彩公益金筹集的部分资金,其余90%的缺口资金通过中央福彩公益金和市级福彩公益金解决,另外10%的缺额资金由区级财政予以保障。此次改造共使用资金1.8亿元,其中一半来自福彩公益金。
考虑到薄弱养老机构改造项目工程量大、实施周期长、涉及范围广,崇明区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切实提升各环节效率。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区级工作小组,畅通审核审批流程,区政府分管领导多次组织各委办局、各乡镇召开沟通协调会,及时有效解决相关问题。薄弱养老机构项目改造前期,部分养老机构相关负责人提前介入,与乡镇共同协商确定养老机构改造方向和内容。为确保公益金使用效益,崇明区采取局部改造、整体改造、安全设施设备更新提升等方式,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提升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燃气安全等。
改造后的养老机构外观充满海岛特色,安全、便捷、舒适的房间提升了老年人的体验感,规范、专业的运营管理和服务模式提高了老年人的满意度,实现安全有保障、机构有提升、老人得实惠的预期目标。
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养老服务中心(原茨竹慈善敬老院)始建于1996年,建筑面积2150平方米,占地面积1375平方米。随着时间流逝,其基础设施日益老化,文娱活动、健康管理等服务较为单一,专业性助老设计不足等问题凸显。
根据重庆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建设要求,2021年5月,茨竹镇养老服务中心启动升级改造工程,总投资200余万元,全部来自福彩公益金。
历时5个月,茨竹镇养老服务中心完成升级改造,设有床位80张,配有包括医疗保健区、生活照料区、书画阅览区、休闲娱乐区、人文关怀室等在内的多个功能区,在中心一楼增设无障碍医用电梯,在室外活动区域“康养花园”中新增扶手、休闲桌椅。
目前,中心入住老人68位。说起在养老中心的生活,石辉丘老人笑着说:“这里有工作人员帮我理发、打扫卫生,还给我做护理,陪我聊天,很知足!”“环境美了、饭菜香了、条件好了”,提起养老服务中心的变化,老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据了解,当地致力于把该中心打造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康复养老为载体、日间照料为补充的市级标准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将智慧居家与医养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健康保障和服务保障。为了丰富老年人生活,茨竹镇还定期组织志愿者到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志愿服务、为老人举办集体生日等。
在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下,茨竹镇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从“基本养老”向“品质养老”发展,让老年人实现在家门口幸福养老的愿景。
家住甘肃省陇西县巩昌镇南城社区的陈淑芳今年75岁,丈夫年逾八旬瘫痪在床。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老两口一日三餐和日常起居遇到诸多不便。自从巩昌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展送餐上门、健康体检、日常护理等服务后,陈淑芳老两口的生活难题得以解决。
近年来,陇西县民政局深入践行“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福利彩票发行宗旨,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社会化运营、人性化管理”的思路,加强以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重点的综合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全县养老服务体系。
陇西县民政局坚持盘活资源、降低成本、统筹使用、提高效益的原则,精心规划选址。在338万元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下,将比较陈旧的原县老年人活动中心改建为巩昌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将首阳镇敬老院利用率较低的一楼区域改建成首阳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将文峰镇金海名苑小区老年活动中心改建为文峰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3家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分别设置床位31张,开设娱乐室、活动健身室、阅览室、助浴室和日间照料室等功能室,配套膳食餐饮、文化娱乐、日间照料、健康保健、护理托管等方面的设施设备,建筑面积均在500平方米以上。同时,以社区托老为主,组织社区文娱活动、提供医疗保健及入户服务等,积极开展爱老敬老活动,丰富辖区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县民政局对3家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采取社会化运营模式,经广泛遴选、择优合作,委托经验丰富、诚信守法、专业力量较强的陇西县益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定西市养老服务中心,分别承接运营巩昌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首阳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文峰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提高养老服务的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
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运营以来,陇西县农村老年人的膳食餐饮、日间照料、文化娱乐、保健护理等养老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生活质量也有了进一步提升。
(稿件由民政部规划财务司提供)
END
来源:中国社会报
编辑:杨景莹
制作:周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