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关键是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在这一点上,作为山东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评估工作试点区县之一的济南市市中区,已经摸索出了一条“有形、有声、有力”的实践路径。
比如,在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39间教室被打造成了39间不同党史主题的“教室党史馆”,沉浸式红色文化“润物细无声”融入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
比如,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创新推出的情景剧表演《小案不小办》,让冷冰冰的法律有了温度,融入了“热腾腾”的人文情怀; 比如,在杆石桥街道乐山小区社区,“三个融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吐槽会”变成“茶话会”,破解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从法律到教育,从社区到生活,聚焦制度建设、示范引领、品牌打造、文化熏陶、实践培育等工作,依托“和润经纬”工作品牌与“1236”工作实践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市中区这片热土上,已经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有理论问题,但更是实践问题。如何改变说教劝导、就事论事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打造的“小柿暖心办”工作品牌,是一次很理想的尝试。 “一个电话,法官就来了,感谢法院考虑到我们老年人的实际困难,真贴心!”2024年11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时节,一大早时,“小柿暖心办”诉讼服务团队就冒着初冬的严寒,上门为年过八旬的邓大爷立案,老人深表感谢。 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把椅子、一个答复……近年来,市中区人民法院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执法办案和司法延伸工作之中,以“小柿暖心办”工作品牌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主责主业、诉讼服务、普法宣传等工作的全过程、全领域,充分发挥司法规范、指导、评价、引领社会价值的作用。 “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每一件“小案”背后都有人情冷暖,更藏着法官的办案智慧。 如今在市中区法院,心理咨询室中按摩椅、沙盘游戏缓解当事人情绪等设备的齐全,少年法庭中圆桌式审判庭的设置,客厅室调解室的温馨,既让人“零距离”感受到司法的神圣和庄严,也能感受到司法的人文温度。 一纸判决不难,难的是群众安危冷暖能否得到关切;一锤定音不难,难的是社会公平正义是否得到伸张。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秉承“裁判不是终点,解决纷争才是关键”的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执法办案相结合。注重从住房、医疗、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民生案件中,找到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根本问题,从细处入手展示这些“小案”背后的国法天理人情,以明确的司法裁判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远离生活、宏大叙事的形而上学,对于学校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应该融入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 走进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从课堂上的主题班会,到课下的实践活动,再到校园文化的建设,都处处体现着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理念的弘扬。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这些理念的熏陶,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多年来,学校不断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场域,让学生在有着更多生动元素的情境中接受红色爱国主义教育。为了深入挖掘课本红色教育资源,学校成立了“一品书屋”图书馆,并在每班设置了“红色图书角”,定期开展红色阅读课,邀请家长志愿者进课堂参与读书交流活动,亲子共讲英雄故事,让红色基因浸润心灵。 同时利用毗邻英雄山红色资源的区位优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课堂教学深度结合起来,打造了“教室里的党史馆”“英雄山下学英雄”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模式,实现青少年学生在校园与课堂接受充盈人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洗礼。 同样的实践,在市中区杆石桥街道乐山小区社区也得到了生动体现。 为了发挥美德“浸润效应”,社区通过图书漂流、阅读分享会等活动推进“美德阅读+”,把美德健康新生活的种子播种到居民心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趣味运动会、乐山“健步走”、黄河大集、学生义卖,惠民活动人流不息。 为了充分调动群众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掀起居民自治新热潮,社区建立了“吐槽大会”“乐山说事”等多项议事机制,加强与公安、交警、城管、执法、环卫等相关部门的合作联动,让民生问题成为社区热议的焦点。 居民都说,社区的“吐槽大会”为居民提出宝贵意见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心中的疑问与牢骚被有效排解了,“吐槽会”也变成了“茶话会”,不仅使问题处置更加及时有效,更是破解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仅仅停留在“泛泛宣传”的层面,是不够的。 改变以往单向告之的宣传模式,实现分领域、分层次的双向互动,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大众自觉践行的内在价值准则,是市中区创新性打造“和润经纬”工作品牌的目标所在。 品牌中的“经纬”,不仅代表着市中区,也象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横到底、纵到边,融入全区肌理之中,践行于每个角落。 在品牌化背景下,市中区不断破题实践,探索出“1236”工作实践路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层次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区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依托“理响市中”宣讲品牌下组建的17支宣讲队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基层宣讲、先模人物巡回宣讲等专题宣讲2700余场次,受众约9万余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千家万户”。 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建立276处文明实践阵地,打造“社区十五分钟爱心圈”,开展“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童心筑梦享市中”“一城大爱暖泉城”爱心集市等各类主题文明实践活动8000余场,受众人数达20万余人。 在城市基层社区整合资源打造共建共享文化社区,先后建成老年大学28所、家长学校118所、社区大学2所、青年夜校5所,积极引导科协、文联、教体等部门优质教育文化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公共服务专业化水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基础和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走深走实,市中区还在不断地破题实践、多维发力,努力营造市中“乐和向善”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