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总统候选人提名斗方
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近代上海》展厅中,珍藏着一幅行书斗方。上书:“当选人,孙文,十六票”。这是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珍贵史料,也是辛亥革命的重要见证。
113年前,一场推翻清朝专制、力图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覆灭了积弱已久的帝制,史称“辛亥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自武昌起义爆发至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南京路商家庆祝上海光复
上海光复是辛亥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一》中评述,自武昌起义后,“时响应之最有力而影响于全国最大者,厥为上海。陈英士在此积极进行,故汉口一失,英士则能取上海以抵之,由上海乃能窥取南京”。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举国震动,各地革命党人大受鼓舞,推翻满清帝制的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上海的三支反清革命力量积极响应:以陈其美为代表的同盟会,以李燮和为代表的光复会和以李平书为代表的地方实力派,计划在上海发动起义。他们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清政府军警;二是守卫江南制造局的清军。对于后者,因清政府控制极严,缝隙难寻;而对于前者,陈其美、李平书等人都做过策反,取得了明显成效。
革命军占领江南制造局
10月31日,革命党人陈其美和绅商代表李平书、王一亭、沈缦云等人在李平书家中召开会议,决定于11月3日发动上海光复起义。“当时确定南市以江南制造局和苏浙太兵备道衙门为目标,闸北以上海巡警总局(设在闸北共和路)为目标。” 1911年11月4日凌晨,起义队伍向江南制造局发起总攻,经过上海革命军的浴血奋战,最终成功将满清政府在上海的最后一个堡垒攻克,实现了上海的光复。
上海都督府发布的公告
光复后的上海,设立了沪军都督和沪军都督府。都督为古时候就有的一种官职,武昌起义爆发后,光复各地大多借用这一官职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立名。上海光复当天,李平书即召集地方绅商和团体代表于海防厅开会,商议新政府人选。11月6日,陈其美当选。
上海的光复,不仅有力策应了武昌起义,扩大并巩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还在中国最大的都市建立了一支经过革命洗礼的武装力量,从而直接对浙江、江苏的光复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上海起义前,陈其美就派蒋介石率领一支敢死队参加了光复杭州的战斗。上海光复起义胜利后,陈其美又派了一支沪军先锋队参加攻打南京的战斗,上海商团还运送了五百支快枪及其它军械支援南京的光复。12月2日,南京易帜,终使江、浙、沪连成一片,长江以南尽为革命军占领。
中华民国临时的大总统选举会摄影
1911年12月29日,已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召开临时大总统选举大会。袁希洛以江苏省代表身份赴会,并任书记员,负责选票记录。当时到会17省代表共计40余人,以省为单位,每省投一票,选票记录由袁希洛以粉笔写在黑板上。选举结果,孙中山得16票,以超过投票总数的三分之二,当选为临时大总统。会后,各省代表要求珍藏选举结果,于是袁希洛将唱票书按原来格式缮写17份。我馆所藏的这份正是其中之一,是目前所知唯一存世的相关选票式样,也是馆内一级文物。
投稿人&音频:余青(志愿者)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即将展出:
VR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