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滨州市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实施“牛联N地”“牛做媒介”等产业链拓展工程,通过山海牵手、共富共享,鲁蒙联建、合作共赢,异地协作、互嵌发展,有力促进了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实现了异地联手的“双向奔赴”。今年5月,该市阳信县入选国家民委共同现代化试点。
01
释放产业发展“主引擎”活力
推动“千牛万羊进山东·牛县牛企联内蒙”东西部产业协作,持续放大肉牛产业优势,促成7家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与青海省祁连县建立藏牦牛、藏系羊等活畜收购合作关系,累计运销青海藏系羊80万只、藏牦牛8000余头,交易额6.7亿元,带动1.8万名群众实现致富增收。
优选4家肉牛行业龙头企业入蒙帮扶,在当地建设交易市场、数字化牧场、牛肉配送冷链物流项目,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带富模式,带动科右中旗20个嘎查、300家合作社和3万余养殖户发展肉牛养殖。
支持企业与西藏日喀则市、吉林省梨树县签署合作意向,在养殖、加工、运销等方面与当地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通过产业共融共促,实现东西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02
集成文化传承“主纽带”合力
拍摄援青题材电影《牛王》并荣获“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奖”;举办“推动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暨榴红阳城融合协作签约仪式”,阳信县、祁连县签署互嵌式发展共建协议,常态化开展“支医援教进西部”活动、鲁青访学交流活动。
实施“阳信·梨树牵手行动”,阳信县与吉林省梨树县成功缔结为友好城市,“鸿雁南飞‘红石榴’就业行动”带动120余名务工人员跨区域流动,“梨树梨乡梨花情·吉鲁乡音一家亲”主题活动好戏连台、异彩纷呈,深化东西部文化、民生等领域交流与合作,实现携手共进、和融共生。
03
激发机制保障“主根基”动力
建立民族工作协调机制,明确15个成员单位工作职责,重大问题联合磋商、重点工作共同研究、重要事项协同推进,形成民族工作整体合力;建立跨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在劳动就业、技术培训、子女就学、看病就医、法律援助等方面为各族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成立“肉牛一链跨域办”通办联盟,覆盖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通辽市等在内的8省45县市区,围绕“肉牛企业发展一件事”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106项事项,并附加“82项异地通办事项清单”,打破肉牛产业“跨域经营难、异地办照难”的限制,促进肉牛产业链有效衔接、集成融合,进一步做实政策支撑、强化服务保障,全力为企业融入西部、投资西部提供便利、创造条件。
来源:滨州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