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模范代表讲述“花开齐鲁石榴红”生动故事

政务   2024-11-07 14:35   山东  

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主题记者见面会,邀请四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围绕“做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践行者”主题与记者见面交流。





公绪亮:威海现有50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常住人口3万多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呈现出多民族散居、少数民族人口持续流入的特点。近年来,威海针对各民族大流动大融居的趋势,着力将民族工作融入“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以社区、学校、企业为重点,加快建设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环境,不断促进各族群众生活融居、教育融合、发展融入。

一是用情将服务工作做到各族群众心坎上。以精致幸福社区建设为切入点,在多民族聚居的社区设置了297个“红石榴”驿站和窗口,为各族群众提供精准化、便捷化办事服务,还依托社区,打造了“邻里议事厅”“和美大课堂”等平台,举办各类文体活动3000多场次,形成了社区共治齐参与、文化融合心相通的良好局面。比如,威海高新区新田社区融入辖区高校、民主党派的人才资源,常态化开展声乐、舞蹈、绘画、剪纸等12门课程,惠及3万多人次,创树了“五融五美”的社区互嵌工作品牌。

二是用心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浸润各族群众心田。着力构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体系,从中小学入手,开发特色课程,营造铸牢环境,打造了“榴铸童心”青少年筑基工作品牌;推动铸牢教育向社会延伸,加强家校社协同,为边远地区学生结对了“文登妈妈”,打造了一系列铸牢教育基地、主题公园等载体平台,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落地生根。

三是用力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兄弟姐妹。结合威海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积极探索支持各族群众就业创业体系,不仅吸纳新疆、云南等地转移就业3600余人,还每年举办各类创业技能与政策培训40余场,助力各族群众更好创业。比如,威海经开区韩乐坊商圈为各族商户提供电商、金融培训,受益商户1300多户、群众5000多人,年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不仅成为威海有名的网红打卡地,也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4年1月,威海市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山东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下一步,威海将继续发挥建设精致城市的特色优势,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做精做细,用实实在在的成效,更好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谭成森:2020-2023年期间,我作为山东省第十批援疆干部,前往新疆喀什负责山东医疗卫生援疆工作,在喀什地区也亲自参与组织实施“光明行”健康惠民活动。“光明行”系列健康惠民活动,是由省卫生健康委统筹协调,省内眼科专家护理团队具体实施的一项防盲惠民活动,早在1997年就在省内策划发起,足迹遍布全省各地。其中,由山东省立医院等单位管理运行的“复明四号”流动眼科手术车,走进全省16市100余个区县,累计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5.6万多例,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掌握了流动手术运行规律。

省卫生健康委自2014年以来,组织“光明行”医疗队赴对口支援省份开展帮扶工作,“光明行”医疗队不单指一支医疗队伍,还代表着一个个群体,一个个在祖国边疆服务的医生和护士,一个个解除民族地区群众眼疾痛苦的白衣天使,一个个具有高超技艺满怀爱心的光明使者。省级各大医疗机构、各对口支援市和县区的各级医疗机构积极响应,组织成立“光明行”医疗队,走进新疆喀什地区和兵团十二师、青海海北州、西藏日喀则市、甘肃临夏州和重庆边远山区,免费开展眼疾筛查和救治。

近年来,“光明行”医疗队已向山东省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地区派出21支队伍、500余人次,累计筛查患者2.6万余人、实施手术4600余台,通过预检筛查、手术治疗、学科带教和专科建设等方式,达到了“复明一人、幸福一家、造福一方”的效果。此次“光明行”医疗队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我能参与其中深感自豪,为民族地区的医疗事业和民族团结贡献力量,未来我也将继续在医疗卫生领域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刘惠:从2005年3月起,我开始从事社区工作。20多年里,我把社区里的每一位居民都当作自己的家人一样看待,慢慢这就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我的事业。

锦华社区是个很有特色的地方,它是石油工人和当地居民融合形成的社区。1964年,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来到了东营,参加华北石油大会战,那是锦华人第一次在这里融合。到了2019年,油田的生活区交给了地方政府管理,成立了锦华社区,原本的单位管理模式变成了社区自治服务。

为了让不同民族的居民更好地相处,让大家都感觉像一家人一样,我和同事们一直在尝试“互嵌式”的社区治理方式。我们强调邻里之间的责任感,提倡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享受社区带来的好处。我们提出了“党员带四邻,四邻带全民”的方法,在引导各族居民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中,实现了组织、文化、服务、阵地和力量等“五融合”。

其中最让我感到有意义的就是文化方面的融合。我觉得文化上的认同是最根本的认同。为此,锦华社区组建了“新疆麦舞团”、“《锦华之声》编辑部”等31个社团组织,把那些喜欢艺术和文学的居民聚集起来。我们每个月都会出版一期《锦华之声》,现在已经出了48期了;还花了573天的时间编写了一本《1964,他们正年轻》的石油回忆录,通过这些活动讲述民族团结的故事,弘扬社区精神。

这些年里,我亲眼看到了社会发展给社区带来的巨大变化,一张张笑脸,一句句问候,一年年相守,都是我们各族居民手拉到一起、心连到一起、力聚到一起、情浓到一起的幸福见证。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和可爱的各族居民们共同前行,不断拓展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广度,手挽着手、肩并着肩,用实实在在的努力为更加互嵌融居、和谐美好的幸福锦华添枝加叶。



法文静:金兰休闲观光牧场位于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泥沟村,“金兰”与泥沟的结缘,这里面还有一段暖心的故事。20多年前,企业的创始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金兰英女士,萌生了到农村办企业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念头。泥沟村是一个民族村,虽然有发展养殖的传统,但是受交通、资金等条件限制,养殖规模小、水平低,我们决定与当地各族群众一起改变落后面貌。选择泥沟、扎根泥沟、发展泥沟,经过20多年的接续奋斗,我们不仅建起了高标准的奶牛养殖场,还与周边村建立了产业联合体,流转周边土地4000余亩,涉及农户8060户,实现户均增收3000余元,同时还为各族群众提供就业岗位470余个,金兰乳业联合体也获评全省首批民族镇村产业化品牌集聚地。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们更加注重打造企业文化,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所在地有着泰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儒家文化、齐鲁文化等资源优势,我们顺势而为,整合优质资源,突出“观摩、体验、教育”三大功能,成功打造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基地通过设置沉浸式、体验式、情景式、互动式等参与方式,开展机关党建、企业团建、学校研学等团体活动。来这里研学的小学生们,不仅能体验萌宠喂养、农耕生活,培养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还能在参观展馆、课堂教学过程中,了解当地各族群众在革命年代奋勇抗战的红色故事和在新时代“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在润物无声中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根植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山东民族宗教订阅号
维护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尊重信仰自由,促进宗教和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