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疾控最新提醒

民生   2024-09-03 20:24   广东  

九月进入初秋时节

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等

多种疾病的进入流行季

随着秋季开学,师生返校增加

高校、中小学、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

要注意登革热、百日咳、

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疾病的预防


01



登革热






9月高温持续,我省已进入登革热的高发季节。登革热,是由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正悄然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感染登革热后,患者常出现以下症状:

  ·高热:体温可高达40℃以上,持续2-7天

  ·头痛:特别是眼眶后部和额头部位

  ·肌肉和关节痛:严重者可持续数天,影响日常生活

  ·皮疹:发热后的2-5天出现,常见于四肢和躯干

  ·出血倾向: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或皮下瘀斑




预防措施



1.防蚊隔离: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应使用蚊帐、驱蚊器等防蚊措施,避免蚊虫叮咬后再叮咬感染他人。


2.环境清理:清除家中和周边环境中的积水,减少蚊虫滋生地。花盆、水培植物、轮胎等易积水处要定期清理。


3.个人防护:户外活动时,穿长袖衣裤,涂抹驱蚊剂。家中安装纱门、纱窗、挂蚊帐,使用蚊香或驱蚊液。


4.旅行注意: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前,了解当地疫情,做好防护措施。返回后,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02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此类肠道病毒在湿、热的环境下更容易繁殖和生存。在南方地区,此病有两个发病高峰期,分别为5月和9—10月。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病原体可通过感染者的排泄物、鼻咽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传播。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五岁以下儿童尤为易感。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和全身发热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接触不洁物品后要用肥皂水或洗手液洗手。


2.避免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3.在流行期间减少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常通风,勤晒衣被。


4.如有咳嗽、流鼻涕、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伴手足口及臀部等部位的散发性皮疹或疱疹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03



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其典型症状包括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特殊的吸气吼声(鸡鸣样),病程通常持续2至3个月。


感染者是该病唯一的感染源,病原体通过患者或潜伏感染者在打喷嚏或咳嗽时喷出的飞沫传播。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婴儿为高发人群,且小于6月龄的婴儿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



预防措施



预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种疫苗,婴幼儿应按照国家疫苗接种计划及时接种。


日常生活管理重点在于预防感染,在疾病高发季节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去医院看病做好呼吸道防护,家中有发热、呼吸道症状者要注意隔离。


04



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等特点,因此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病原体。该病毒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人一生中可多次获得感染。诺如病毒感染通常为自限性,预后良好。

传播途径要警惕!

1.粪—口传播:为诺如病毒最常见的传播途径。病毒通过感染者的粪便或呕吐物排出体外,如果食物、水或物体表面被这些排泄物污染,其他人接触后未洗手就进食,就可能感染诺如病毒。


2.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感染者或其污染的物品和表面,如门把手、洗手间设施、玩具等,也可以导致诺如病毒的传播。


3.感染者呕吐或腹泻时,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到空气中,然后沉降在周围的物体或表面上,其他人接触这些表面后可能会感染病毒。


4.水源传播:桶装水、市政供水、井水等受污染的水源也可能成为传播途径。


5.食物传播:诺如病毒常见于贝类、水果、蔬菜和饮用水中,尤其是生食或未充分加热的食物,如牡蛎等海产品,是感染的主要源头。



预防措施



1.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在进食前和如厕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


2.食品安全:食物要煮熟煮透,避免生食或半生食,尤其是海鲜和蔬果类食品。饮用水也要煮沸后饮用,确保安全。


3.环境清洁:定期清洁和消毒家居环境,特别是厨房和卫生间等易污染区域。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应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清洗消毒。


4.健康管理: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居家休息,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以防传染。

05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主要由70型肠道病毒和A24型柯萨奇病毒引发,人群普遍易感。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可通过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传染,部分患者的咽部或粪便中也存在病原体。患者一般表现为突发结膜充血,眼内有烧灼感、痒、分泌物增多和畏光等,一般视力不受影响。



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


2.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个人卫生用品。


3.不与他人共用眼药水、化妆品及其他可能接触眼部的药品或用品。


4.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若确诊应进行居家治疗。


5.在流行期间,公共物品如电话、门把手和玩具等注意消毒。

来源:清远疾控

编辑:谭敏 责编:黄晓丹

编审:孙怀强 编委:徐新权


清远头条
清远广播电视台官方帐号。报道时政要闻,反映百姓心声,传递权威信息,讲好清远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