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首刊!《中华读书报》关注浠水这本书

政务   2025-01-03 11:03   湖北  

点击上方“秀美浠水”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2025年元旦,《中华读书报》新年首刊专版发表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著名史学专家周溯源的书评《汗水和生命筑就的一座丰碑》,高度赞扬浠水县《大地丰碑——白莲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纪实(历史图片珍藏版)》一书出版。

原文如下:

↓↓↓

汗水和生命筑就的一座丰碑
——《大地丰碑:白莲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纪实》评介

周溯源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考察指示精神,讴歌黄冈人民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展示上世纪五十年代黄冈水利建设重大成就,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由中共浠水县委、县政府、黄冈市水利和湖泊局、浠水县档案馆(史志中心)组织编纂,汪德富、李毅主编的《大地丰碑——白莲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纪实(历史图片珍藏版)》一书,2024年10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生前为该书题写了书名,原中共浠水县委书记王楚平题写序言。

      《大地丰碑——白莲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纪实(历史图片珍藏版)》(以下简称《历史图片珍藏版》)图文并茂,全面记录了白莲河水利枢纽工程曲折、艰辛的建设过程。书中收录的216张历史图片是从近千张老照片中遴选出来的,绝大多数图片为首次公开发表。全书由概述、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导流、主坝工程、溢洪道建设、灌溉工程、电站建设、灌区配套工程等)、工程效益(灌溉效益、防洪效益、工业效益、抽水蓄能、安全饮水)、附录(库区移民、人物剪影、工程中因公牺牲民工名录)以及编后等部分组成,是记录浠水、英山、罗田三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治理穷山恶水,创造青山绿水和幸福生活的珍贵历史档案。

      《历史图片珍藏版》一书,厚重而精美。翻开它,历史风云扑面而来。一张张图片,摄下峥嵘岁月的真情实景;一桩桩大事,留下工程建设者们的艰辛历程;一段段文字,记下造就这颗“鄂东明珠”的苦难辉煌。

      白莲河水利枢纽工程横空出世,伟哉!美哉!它是一座流金淌银的富民宝库,一座风景秀美的生态公园,更是一座风雨难蚀的精神丰碑!

      ——这座丰碑,是当代黄冈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遗产。

      ——这座丰碑,是靠战天斗地的实干精神筑起的。

      ——这座丰碑,是靠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垒起的。

      ——这座丰碑,是靠攻坚克难的科学精神砌起的。

      ——这座丰碑,是靠人水共生的创新精神造起的。

      浠水为长江中游北岸支流,位于大别山南麓,是黄冈地区的五大水系之一。该流域跨浠水、罗田、英山三县,历来水旱灾害频繁,尤以旱灾为甚,素有“十年九旱”之说。历史上每遇大旱,沙洲外露,田地龟裂,荡然无收,常出现“赤地如焚,饿殍载道”的惨状。民国时期,江汉工程局曾派员查勘,虽提出开发浠水的报告,却未能见诸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迫切希望开发浠水资源,发展电力和灌溉事业。1956年冬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向电力工业部武汉水力发电设计院提出勘测浠水白莲河的要求,1956年12月,湖北省省长张体学向电力工业部提出勘测白莲河水电站的要求,工程兴建正式列入议事日程。1957年,湖北省计委向国家计委上报报告,1958年国家计委将白莲河水利枢纽工程列入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 

      1958年7月21日,黄冈地委批准成立湖北省浠水白莲河水电工程指挥部。1958年8月10日,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同意正式开工,并决定白莲河水库电站工程由黄冈专署负责兴建。后因水患,工程一度中断。 在李先念、王任重、张体学等领导同志的亲自关怀下,1959年10月30日黄冈地委、专署发出继续施工的指示,动员浠水、罗田、英山三县组织民工重新上马,要求干部一天到岗,民工三天到岗。三县民工5万多人日夜兼程,带着各种简陋的工具和行李向白莲河水库工地进发,场面浩大壮观,动人心魄。

      1959年10月复工后,各方同心同德,密切配合,攻坚克难。抽水机不足,省农业厅调来1 700多匹马力的抽水机械;工地缺机油,省商业厅领导一次拨给工地8吨机油;工地缺紫铜焊接合金钻头,武汉军区领导送来几百斤打靶用过的子弹壳,使十多台风钻机重新发挥作用;等等这些,难以尽书。

      工程中不断出现各种困难,逐一被工程指挥部技术人员和民工群众克服。为了围堰合龙,清基抽槽,即使是大地冰封、朔风刺骨的数九寒天,基坑工地仍然热气腾腾。工地昼夜两班倒,每班工作12小时。副指挥长李友元带领突击营承担掏沙任务,他身穿裤衩,在齐腰深的水里和民工一起掏沙,一连几天未下“火线”。清基掏沙突击队清晨上工,虽然水面被冰封了,队员们毅然脱去衣服,破冰跳进水中掏沙,表现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1960年10月6日水库开始蓄水,1961年7月15日第一次开闸放水。1962年5月主坝工程完工,1964年7月9日,首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白莲河水利枢纽主体工程总计土方162.55万立方米,石方84.01万立方米,耗用钢材1452.03吨,水泥1.87万吨,木材1.13万立方米。数万民工靠简易工具,凿壁穿岩,劈山开渠,跨壑飞虹,共开挖出东、西两大干渠,全长243.6千米;建渡槽46座,隧洞379座,倒虹管44座,全长47315.8米;灌区的农渠及泄水闸等,星罗棋布。工程8年,牺牲民工180名,伤残民工数千人,可歌可泣!

      白莲河水库的建设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极端困难的年代里完成的。当年的决策者们,面对黎民呼唤,立志工程上马,带着疲倦的身躯,夜以继日,始终在工地现场指挥建设。施工高峰期,10万建设大军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凭着不屈不挠的信念,窝居茅棚,栉风沐雨。工地上的钎锤声、打夯声、哦呵声、车轱声、炸石声,震天动地;民工们肩挑背驮,左肩磨肿了,换成右肩;手掌起泡了,包扎再战;推车困乏了,席地而憩;身体受伤了,不下火线;肚子饥饿了,吃一把咸菜。他们就是凭着这样一股激情和冲天干劲,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搬掉一个个山头,凿开一处处隧道,筑起一层层坝基,架起一座座渡槽,挖掘一条条渠道,修起一栋栋厂房,用血泪与汗水凝成白莲河水利枢纽工程。

      白莲河水库灌溉面积涵盖三县,共达64万亩,主要灌区浠水县,抗旱能力由不足三十天提高到能抗百日大旱,全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水田,百分之四十的旱地,实现了自流灌溉。以白莲河水库为“母库”、东西干渠为动脉、中小水库和塘堰为基础的长藤结瓜式的自流灌溉网络,改变了灌区过去“十年九不收”的状况,变成万顷良田五谷丰登。从防洪效益来看,自从白莲河水库建成,先后经过1969年、1983年、1991年、2016年、2020年五次大洪水的考验,削减洪峰量均在50%以上,千万家百姓得以安澜;从发电效益看,枢纽工程上的四大发电站为湖北及至华中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从养殖效益看,该库曾创网箱养鱼亩产全国新纪录,为国内外拜访者而仰慕;从供水效益看,是浠水县的主供水源,同时兼顾了黄州、团风城区及部分乡镇,鄂东大型水厂建设,使百多万居民喝上甘甜清洁优质水;从环保和文旅开发价值看,先后获得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示范区的桂冠。事实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历史珍藏版》书中可以看出,白莲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者们表现出了人定胜天、降服水害的坚定信念,敢想敢干、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缩影。建设者们用汗水和生命筑就的这座丰碑,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画卷中,彪炳千秋,世代相传。



关于《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是光明日报社与中国出版协会主办的一份报纸,创刊伊始,便确立了“背靠出版界、面向读书人”,关注中国思想、文化、学术、教育进步,营造“读书人的精神家园”的办报宗旨。自2012年起,《中华读书报》受国家新闻出版署委托,承办“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十大读书人物”的评选工作。今天,《中华读书报》已成为中国出版界、文化界、学术界、教育界交流信息的平台,是中国优秀学者、作家、出版人、教育工作者表达思想、发布成果的阵地。

周溯源个人简介


周溯源,祖籍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汉族,历史学博士,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历任红旗杂志社哲史部编辑、求是杂志社哲史部历史组副组长、哲史部副主任、文化部副主任、编审,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网总编辑。



来      源:浠水县档案馆、中华读书报

编      辑:盛小华 校对:田靖薇

责任编辑:韩菁 盛小华

编      审:曾洪彬

总 编 审黄习文

投稿邮箱:yxxishui@163.com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云上浠水”看新闻!

点亮“在看”,为秀美浠水加油!    

秀美浠水
权威发布浠水动态,动情讲述浠水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