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乡,和另一群“家人”一起过年|青听

政务   2025-02-04 20:07   北京  


点击播放按钮,聆听音频朗读


作者:贺海宾

主播:贺海宾

原标题:《拥抱草原极寒之巅,做“一带一路”上的追光者》





2024年的整个冬天,我在蒙古国的一座“极寒之城”度过,它很像中国北方城市的模样,但这里的冬天很长,一年中有五个月的时间都是寒冬。2023年的夏天,我离开大学“象牙塔”走上新的征程,正式成为一名肩负使命的“一带一路”建设者。在国内经过数月的学习准备后,2024年3月,我第一次走出国门。


乌兰巴托——别名草原之都,冬季最低气温可达-40℃,是全球最寒冷的首都之一,是蒙古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也是这个国家最大、最现代化的城市,居住着蒙古国近半数的人口,也是我走上共建“一带一路”征程的第一站。


第一次出国,其实很难不紧张。我们几个同批次的青年人,从北京乘火车到二连浩特,再从二连浩特坐大巴车过关到达扎门乌德,最后从扎门乌德站坐火车,最终抵达乌兰巴托。在这里,我们的任务是:建设蒙古国第一高楼“马克塔”,未来这里将是一座集办公、酒店、商业一体化的多功能大型综合体,一座总建筑面积超过14万平方米、建筑高度超过200米的蒙古国新地标。


一首《乌兰巴托的夜》,让无数人对这座城市心怀向往、充满憧憬。但实际情况可远比歌里唱的更加美丽“冻”人。凛冽的寒风裹挟着冰雪扑面而来,风是冷的、雪是冷的,但我们项目工地上的建设景象确实足够火热。5台钻机同时运转施工,机械轰鸣声夹杂着建设者的呐喊声,带队导师和属地蒙古族大哥的热情,彻底打消了我对语言不通、环境不适的担忧,我们用最快的速度进入各自的角色。


从最初的测量放线到最终的混凝土成型,每当看到一片区域顺利完工,我心里会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成就感。“有一种责任,叫我一直都在;有一种担当,叫工程人的坚守”,我不断回想岗位培训时导师说过的话,“不管什么恶劣天气,对我们讲现场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只要现场有任务,都得冲上去。”不论是全年计划的建设节点,还是抵御连续大雨造成的积水隐患,身处极寒之地的我们始终不分彼此、相互支持,我们内心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保质保量、按期交工,在“一带一路”的广阔舞台上,也能留下我们的小小青春印记。


转眼间,春节马上就到了,实话实说,我的心里特别想家。


随着日历上的日子越来越近,我们的“春节情结”也越来越浓。其实很久以前我就开始想着,爸爸妈妈此刻正在做些什么,想象着,在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擀皮、拌馅、包饺子,聊着家乡的年俗,聊谁会吃到饺子里藏着的硬币……



而今年,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我们和另一群“家人”也开启项目一线的“过年模式”!我们和蒙古国当地员工一起,写春联、贴福字、剪窗花、包饺子,畅谈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一起欢度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


新岁登场,共赴新程。在蒙古国的一年,我们从未畏惧过挑战,在奋斗中成长、在奉献中收获。我们看到了美丽的异域风光,体会了当地人的淳朴善良,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一带一路”为中国青年提供了走向世界、贡献世界的国际合作平台,而我们也用信念、勇气和担当,以建筑青年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我们的青春答卷。



陪你·成长


新岁登场

共赴新程

在奋斗中成长

在奉献中收获

编  辑丨杨怡娟

责  编丨韩志博

审  核丨许文立

值班编委丨张长宏

作  者|贺海宾

主  播|贺海宾

栏目编委|许文立 高   乐

栏目编委|付   江 邱叶芃

来  源|中建六局

图片来源|千库网

共青团中央
共青团工作、活动信息和青年关注的热点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