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非遗过大年 | 传承中的双塔漆器技艺

政务   2025-02-01 16:18   辽宁  









“漆器”是指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陈大为,字子安。1978年生于辽宁朝阳,朝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双塔漆器”代表性传承人。子安自幼秉承家传,特别陶醉于木、竹之杯碗盘箸之大漆制作,二十年来的髹磨,技艺日臻成熟。


中国古代漆器的漆,俗称大漆,是漆树上割开树皮而分泌出来的汁液,经采割收集起来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漆器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首先须制作胎体。胎为木制,偶尔也用陶瓷、铜或其它材料。胎体完成后,漆器艺人运用多种技法对表面进行装饰。漆器的主要特点是可以抛光到可与瓷器媲美。漆层在潮湿条件下干燥,固化后表面非常坚硬,有耐酸、耐碱、耐磨的特性。


黑红两色是漆器的主色调,厚重祥和,锃亮可鉴,质地温润如玉,滑如丝,触之如肌,叩之如罄,可谓千文万华。


陈大为以传承古法、守正创新为理念,以实用兼艺术的漆器产品为载体,让漆器艺术走进大众生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漆器,在三燕大地传承发展、生根发芽。







双塔发布出品

文字:吴维颖

视频:吴维颖

编辑:周丹丹

校对:吴维颖 段红锦 于声

邮箱:stxcdy@163.com

为双塔高质量发展

双塔发布
传播双塔声音,展示双塔形象,即时互动,连接你我,汇聚双塔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