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竺可桢获奖美女学霸,被麻省理工开除后续:真实原因曝光,个人简历公开,众多学子受牵连

教育   2024-12-27 23:05   新加坡  

“妈,你说一个人要多优秀,才能从浙大考到MIT啊?”我正在备课,听到女儿这么问。

“怎么突然问这个?”

“群里都在传,一个浙大学姐的事,她好厉害的……但是……”

我放下教案,认真听完女儿的讲述,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1、为什么最优秀的孩子,偏偏走了最极端的路?

记得去年,我带的一个学生,拿了个省级奖项。

颁奖那天,他妈妈激动得,热泪盈眶:“总算没给您丢脸!”

这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

多少优秀的孩子,正是被这种“不能让人失望”的压力,压垮的啊!

就像这位浙大的女学霸:全校万里挑一的竺可桢奖得主,本科期间就发表多篇论文,还拿了国际大奖,MIT的offer在手。

简历被曝光后,上面的学术成就,硕果累累。

但你想过吗?

这种光环越多,肩上的担子就越重。

一步错,步步错……

当第一次在数据上"动手脚",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结果,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2、为什么追求“完美”,反而成了最大的陷阱?

“可是妈妈,她那么聪明,为什么非要作假呢?”开除原因曝光后,女儿不解地问。

我反问她:“你觉得一个人得有多厉害呢,才能一年发表近10篇论文?”

这让我想起一个学生。

他曾经问我:“老师,别人都说做实验要保持完美记录,那失败的实验要不要记?”

我告诉他:“科研最为可贵的,并非是完美的结果,而是真实的过程。

女学霸的悲剧在于:她太想要完美了。

完美的履历,完美的数据,完美的结果。

但科研,恰恰是在一次次失败中,寻找真相的过程。

3、最可怕的不是造假,而是理所当然

让人震惊的是该同学的回应:"本科期间一直是这样做的,从未被质疑过。"

这句话比造假本身,更让人心惊……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一个学生给我看他的实验数据:“老师,这组数据不太理想,要不要调整一下?”

我问他:“你觉得科研,是在证明什么?”

“是在证明,我们的想法是对的啊……”

“不,是在寻找真相!”

真相,有时候很美,有时候很丑,但是它永远是真相。

3、走捷径的人,最终会被捷径毁掉

“那她以后怎么办啊?”女儿担心地问。

是啊,怎么办?

MIT的大门关上了,论文要被撤稿,名誉扫地,前途尽毁。

而且,因为她的缘故,也会影响其他学生海外留学的印象,提升申请难度……真的一言难尽。

但你知道吗?

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你习惯走捷径之后,就会忘掉脚踏实地走路的那种感受。

我见过太多例子:有人考试抄袭,最后丢了学位;有人论文买卖,断送了前程;有人数据造假,赔上了一生。

他们都以为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却不知道每一次的投机取巧,都是在给未来挖坑。

4、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让他们学会直面“不完美”

晚上,我翻开女儿的实验记录本。

密密麻麻的数据里,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沮丧。

我在上面写下:“真实记录,很棒!”

女儿问我:“妈妈,你说我以后,能够像那个学姐那般优秀吗?”

我缓缓地摩挲着她的头,接着说:“跟优秀比起来,我更盼望你一直都能做到诚实。相较于完美,我更期望你能把真实的自己展现出来。”

因为,这个世界不需要完美的人,需要的是真实的你。

或许,这就是那个被MIT开除的天才女生,给我们上的最贵的一课。

你觉得呢?

让我们一起聊聊:在你身边是否存在类似的经历呢?你对于“完美”与“真实”的关系持何种看法呢?

-end-
推荐阅读
超越985和211?中央下放陕西省的8所部属大学,对高考生释放何种信号?
北大考古女孩“打脸”张雪峰?毕业进入敦煌研究院端上“铁饭碗”,简直人生赢家!
唐尚珺回应“退学复读”,直言不想让77岁母亲失望,网友气愤:应该终身禁考
这个本科专业学生竟然集体逃离,一个不剩?这所“国字号”大学怎么了?
“我们仨,只是玩玩而已!”美女大学生政审失败,200块成一生污点!网友:活该!



辞言生涯
20年教龄,分享教育观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