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咨询师原创投稿
本文由 [DIY飞跃计划] 咨询师根据其真实经历原创投稿
欢迎扫码文末的名片二维码,预约语音咨询或申请服务!
前
言
近几年来,出国留学从原来的专注英美,朝着更多样化的选择发展。荷兰作为小众留学目的地,以较高的性价比、严谨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就业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
在这里,我希望通过介绍自己在荷兰留学的经验,为大家介绍这个西欧小国的留学情况,主要偏向于商科类专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01弄清读博士的前提条件
在德国读博士,原则上是需要master学位或者是德国本土的deploma学位。很多在德国读博士的朋友都是在德国读完master学位,或者是国内完成硕士学位。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有很多学校或者机构仿照美国制度,根据自己的强势专业开设了graduate school (研究生院),允许本科生毕业后直接就读。期间可以自己选择拿master学位或者PhD学位。因为graduate school都是强势专业,教授有名,资金充足,因此一般会有大约800欧每月的funding。
比如说,Saarland university computer science graduate school, Tuebingen university neural science graduate school, Max-Plunck Institute IMPRS project, Ulm university Molecular Medicine graduate school, 等等。
如果没有硕士学位,自己对口的方向有没有graduate school的开设,那没有办法,老老实实的拿一个master学位吧,国内三年的,英国荷兰一年的,德国好几年的,都行。这些在法律上都是等效的。
不过要注意,德国学校很看重的就是专业背景的匹配。如果本科学的是通信,电子,机械,那想要申请计算机的master就些障碍,比如说要补课或者专业调剂的建议。
如果本科专业是建筑,生物,化工等,那申请计算机master的成功率据我所知是0。
02打开学校网页,撩教授
在德国,博士的入学是很随意的。
没有固定的入学时间,只要教授同意,那就可以马上办手续注册成某校的博士生,不需要再经过某些committee的审核,也没有秋招夏招这一说法。
因为教授的权力很大,因此申请博士中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撩自己喜欢的教授。
一封简短的邮件,一份儿精美的简历即可。
教授(尤其是名教授)每天有大量邮件要处理,非常反感又臭又长的邮件。
我当年第一个教授,最高峰的时候一个月可以收到几百封套磁信。因此,套磁信需要简短有力,一针见血的说明自己可以给教授带来什么价值。尤其是那些仔细阅读过组内论文,并提出干货建议的申请者,十分抓眼睛。
只表明自己对科研的一片赤子之心是不够的。不是因为情怀不重要,而是有情怀的人太多了。就像选秀节目中的某些故事很长但唱歌很差的选手,注定是无法晋级的。
教授很多时候会把套磁信分给手下的学生处理,然后集中听取意见。因此有时候,你要说服的对象不一定是教授,而是首先筛查你简历的博士生,比如我。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有三类申请者是直接筛掉的:
01专业背景不match的人
比如曾经有一个申请者是做无线电通信的,想要来我们组做图像分类,那肯定是不行的。
专业背景不一样的人,隔行如隔山,即使在申请信中对自己的能力说破天也没什么大用,因为99%的不在点儿上,甚至从专业术语上就能看出来一个申请者对目标专业的了解度。
02英语比较差的人
一个人的英语水平能直接决定一个人的科研水平,即使是在非英语母语的德国。
这里不是考察一个人词汇量多少,托福GRE多少分的意思,而是说能不能用英语简洁有力的表达该表达的东西。
当然,词汇量还是很重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不要把申请信写的过长,因为越长越容易暴露语言上的短板。
03考试分数过低的人
申请者的课程考试分数很重要,这代表一个人的基本功是不是扎实。这项指标在我们眼里要高于Publication。
当然,也有几类我个人比较喜欢的:
专业背景高度重合。感觉这个申请者就像从我们组毕业的一样。
有本专业知名杂志或者会议的论文,或者论文内容与本组研究内容高度匹配。
强大的工程项目和写代码的能力。
有工作经验的。
研究计划切实可行的。也遇到过The applicant is overqualified的情况。在拿给教授看的时候,教授会想自己的资源能不能吸引他能长期做下去。
03申请funding
如果教授回信了,那恭喜你,你已经打败了一半以上的申请者。那接下来,有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博士资金来源。直白的说,就是读博期间谁养你。在这里请国内的朋友不要扭扭捏捏,大胆的把钱的问题拿到台面上来说,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第一种情况,就是教授会以工作合同的形式聘用你,变成一个研究职工(wissenschaftlicher Mitarbeiter)。
你会和校外公司员工,政府公务员一样,领工资,交税,交五险一金。对于博士来说,有E13-50%的合同(到手大概1400欧元每月),多见于生物化学等实验器材昂贵的专业;有E13-75%的合同(到手大概1800欧元每月),多见于生物化学专业同时还要给学生上课的情况;有E13-100%的合同(到手大概2200欧元每月),多见于计算机机械电子等理工科专业。每月到手的工资会根据工作年限逐年上涨。
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给你发工资就要干一些跟科研无关的活儿,比如说写项目报告,与合作方开会,同公司处理订单,面带微笑的去验证老板(也就是教授)一些一看就不靠谱的想法等等。所以这种情况下的博士生们请摆好姿态,自己首先是一个螺丝钉,然后才是研究者。
第二种情况,就是你有奖学金,比如CSC(中国国家奖学金),DAAD等等。
这种情况下,教授会非常配合你的申请。跟工作合同不同的是,不需要上税上保险,写着多少就到手多少。而且,奖学金是跟着申请者走,不是跟着大学走,因此你可以在教授安排你不喜欢的工作的时候坚决的说不,可以在你和教授翻脸的时候离开这个组。虽然个人具有极大的自由度,然而还是需要满足出资方的要求,每个季度或者每个月定期写写研究报告什么的。这里注意的是,所有的奖学金都有违约金,因此要按照基本法享受这种高自由度。
第三种情况,就是自费,因为政策原因多见于文史哲专业。
因此我在此奉劝理工科的朋友,及时悬崖勒马,不要自费读博。
我在德国7年从未见过理工科博士从头到尾自费。
04网络面试
教授对于感兴趣的申请者一般会通过Skype聊一聊的。那就找一个阳光明媚的时间,穿戴整齐的坐在电脑前面,并保证摄像头覆盖范围内的房间干净整洁。
教授主要会聊:
(1)为什么申请我们组的博士;
(2)申请者的研究计划;
(3)具体学术问题的探讨。
其实教授是想知道:
(1)申请者的整体气场;
(2)申请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3)申请者的知识水平和潜力。
因此,进入网络面试的朋友,请务必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对学术问题的探讨要真诚而严谨,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会的要表示自己愿意学。对该教授的研究课题一定要表示感兴趣,并能提上几点建议。
千万不要拿别的组来比较,千万不要贬低教授以及博士发表的成果,千万不要diss别人(比如你硕士期间的渣老板)。
05现场面试
一般情况下,在网络面试后,教授要么发出拒信,要么发出现场面试的邀请。如果能到现场面试这一步,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或者说,也其实没有什么面试的内容了。吃吃饭喝喝咖啡,和组里的人聊一下,参观一下实验室,定个时间来上班,顺便看看找找住房。
只要保持一个正常人的行为,不说脏话不打人,对所有人保持尊重就行了。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你对这个组也感兴趣的话,尽早把合同签了,手续办了,最好是现场面试的尾声提出要求。
签了合同才能保证万无一失,到嘴的肉,咽下去才是自己的。
如果喜欢今天的内容,请为我点赞和在看!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