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年会通知

体娱   2024-12-01 19:30   四川  

2025年6月27日–29日 | 南京●中国

提交截止日期:2025年3月6日

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International Chinese Society for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Health,以下简称 ICSPAH)是一个成立 17 年之久的非盈利性学术组织,始终致力于促进体育学术领域学者的专业成长,强化开展国际间科研与教学合作,倡导健康和积极的生活方式。自2008年成立以来,学会每年定期举办学术年会旨在提升学会的学术服务能力,巩固架构多维度的专业化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为学会会员提供一个专业、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多元国际化学术平台。经ICSPAH学会执委会讨论,拟定于 2025 年 6 月 27–29 日在中国南京市召开“第十一届ICSPAH 学术年度会议”,会议的主题为:挑战与机遇:人工智能时代的体育和健康促进。本次大会由ICSPAH主办,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承办。本届会议诚邀体育与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 社会组织和体育媒体从业者等参与投稿,内容包括体育教育、身体活动、体质健康、人体科学、运动医学、运动健康与康复、运动训练、休闲体育、社会体育、体育经济管理、体育传媒等学术领域的研究或实践摘要。

主办单位

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ICSPAH)

承办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协办单位

中国生理学会体适能分会

江苏省体育科学学会体质健康专委会

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体育医院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栖霞体育医院

会议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1号

会议专题范围

1. 体育教育、健康、身体活动等领域的政策、文化、标准及改革 

2. 幼儿园至高中体育教育、大学和社区体育教育、体育活动和运动项目

3. 体育教育、健康教育和保健方面的教学效力与评估 

4. 数字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体育和运动科学研究及实践中的应用

5. 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在体育与运动科学研究及实践中的应用

6. 体育教师和体育教练实践中的挑战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7. 体育运动项目领域的合作与冲突 

8. 民族传统体育与健康促进的相关问题

9. 学校、社区和经济实体在身体活动、体育健康与保健及运动项目领域的科研实践合作 

10. 身体活动,体质健康,保健及运动项目领域的性别、种族、民族等问题

11. 与健康促进相关的问题及体育教育、身体活动、健康和运动项目的作用 

12. 身体活动评价,身体活动干预及身体活动流行病学 

13. 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生理学相关领域的研究 

14. 体育和运动心理学、运动行为和运动动机等相关问题 

15. 体育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新闻传播学相关领域研究 

投稿日期

01

摘要提交 

2024年12月1日——2025年3月6日23时59分(美国太平洋时间) 

2024年12月2日——2025年3月7日11时59分(中国北京时间) 

备注:大会科研摘要投稿地址在ICSPAH官网。自2024 年12月1号以后可以随时提交,截至到2025年3月6号(美国太平洋时间)。请每位投稿者参考个人所在国家和地区相对应美国美国太平洋时间按时提交。

02

录用通知

2025年2月1日至2025年4月11日

科研摘要的评审采取双盲审程序,录用通知会在提交后3-4周内发给通讯作者或者第一作者

  • 2025年2月1日之前提交的摘要,我们将在3月1日前发录用通知

  • 2025年2月1日至截止日期提交的摘要,我们将在4月11日前发录用通知

03

大会日程通知

2025年5月16日 

投稿与报告形式

01

投稿语言 

本次国际会议的官方语言为英语。

备注:投稿人必须使用英文进行投稿。接受录用的优秀英文摘要可入选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ICSPAH)官方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年会特刊发表。

02

报告类型

口头报告、墙报、或者专题研讨会。

投稿指南

口头报告或者墙报

01

摘要作者 

每人仅限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一篇摘要中出现,但不限制在多个摘要中以合作作者身份出现的次数。如以第一作者身份提交多篇摘要,仅有一篇摘要会被随机抽取并进行审阅,其他摘要将不再审阅。第一作者必须作为报告人出席会议并进行论文报告 (如遇特殊情况, 第一作者无法参会报告, 请及时通知大会组委会并安排合作作者参会报告)。

02

摘要格式

使用英文书写,最长不超过400字。请勿包含表格或图形。

03

摘要提交

需在指定网址(见下点)提交以下九类信息。 

A. 标题:不超过15字, 请务必使用标题格式。 

B. 作者及单位:所有作者的姓名(分开填写,先名后姓),工作单位,城市,地 区/市/省,国家,以及微信号(可以只填写报告者的)均需填写。如果是报告者,请勾选“Presenting”。 

C. 摘要正文:需使用以下列举的四段式标准格式。各段需简洁明了且准确概括。全文不应超过400字(请到投稿网址查看摘要写作指导及范例)。 

  • 背景/研究目的:此段应简述本研究的背景信息,定义专业术语,并明确研究需要和目的。 

  • 研究方法:此段必须包括受试者和研究环境信息,研究设计,干预与控制(如使用实验法),数据测量、收集方法与简要过程, 以及数据分析方法及过程。 

  • 研究结果:此段报告数据分析结果。如果是定量研究,作者应报告详细数理统计分析结果。如果是定性研究,作者应描述每个主题并列举支持主题的定性证据。 

  • 结论/讨论:此段应简要总结研究结果并进一步探讨深层问题。比如,本次研究的结果和以往有什么共同与不同之处,意味着什么?本次研究有哪些不足之处,未来研究应如何改进?本次研究的实践意义又是什么? 

D. 出版许可:如果您允许我们发表您的摘要,请选择此项。请注意,勾选此项并不能保证您的摘要一定会被发表。我们会秉承着择优录用的原则进行摘要的录用和发表。如果您没有选择此项,我们将不会发表您的摘要。 

E. 作者许可:勾选此项表示所有作者已同意投递此摘要。如果此项没有勾选,您递交的摘要将不会被审阅并录用。 

F. 作者参会意向:勾选此项表示至少有一个作者注册并参加会议进行报告。如果此项没有勾选,您递交的摘要将不会被审阅并录用。 

G. 报告方式:请选择您优先考虑的报告方式,即“口头报告”或者“墙报报告”。 

H. 接受建议的报告方式:如果您原计划的报告方式不被接受但是愿意接受所建议的报告方式,请勾选此项。否则不必选择接受。 

I. 摘要类别:请在此下拉菜单中选择一个最适合您递交的摘要的类别。

04

摘要提交网址

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官方网站 → 年会专栏: 

https://www.icspah.me/nian-hui


注:A. 如果您没有投稿网站的账号,请先完成用户注册 (Create an Account)方能投稿。 

B. 我们强烈推荐您在投稿前阅读年会专栏上的“摘要写作指导与范例”文件。

投稿指南

专题研讨会

01

专题研讨会作者 

请列出参加专题研讨会的所有作者及其所属单位。

02

专题研讨会格式

使用英文书写400字以内。

03

专题研讨会内容

请提交专题研讨会的总体概述,包括专题研讨目的、议题、流程、受益人群以及其他相关信息。需要明确拟议辩论或问答的专题和程序。并针对研讨会中的每项子专题, 提交3至6份具体论文摘要。每篇论文摘要应包含子标题, 所有论文摘要应符合以上四段式标准,格式且均不超过400字。 

04

专题研讨会提交方式

请使用电子邮件,将专题研讨会全部摘要,包括总体概括和子 专题具体摘要,发送至ICSPAH候选主席顾湘丽教授邮箱 (Xiangli.gu@uta.edu)。专题研讨会截止日期和论文摘要一致(详见投稿日期)。

注册及费用

(含证书费、茶歇小点)

• 终身会员费: 980 人民币

• 普通会员:2156 人民币(1580 人民币会议注册费+80美元普通会员费)

• 学生会员:1040 人民币(680 人民币会议注册费+50 美元学生会员费)


备注:会议费用包括会议注册费和会员费。所有注册会议的参会者必须是当前的ICSPAH 会员,才有资格进行摘要和专题讨论的报告。除终身会员外,所有与会者需在注册会议之前或者同时重新注册您的 ICSPAH 会员资格。终身会员费:400 美元。

美元人民币汇率 7.2.

如您有任何疑问,请发送邮件至 icspah@hotmail.com

2025 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

学术年会执委会

  • 张建辉, 执委会主席,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现任主席 

  • 程天君, 执委会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 史曙生, 执委会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院长 

  • 顾湘丽, 执委会副主席,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候任主席

  • 李方晖, 执委会副主席, 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副院长

  • 陈蔚云, 执委会委员,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前任主席 

  • 李卫东, 执委会委员,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前任主席 

  • 刘继领, 执委会委员,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秘书长 

  • 张晓霞, 执委会委员,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财务长 

  • 白洋, 执委会委员,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业务主管 

执委会下属大会组织委员会

顾湘丽博士, 组织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候选主席

李方晖博士, 组织委员会联合主席, 南京师范大学

刘继领博士,德克萨斯农工大学 

张晓霞博士,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 

白洋博士,犹他大学 

王梓城硕士研究生(ICSPAH学生代表),华东师范大学

吴彩访博士候选人,德州大学奥灵顿分校

姜欣悦, 南京师范大学

程博立, 南京师范大学

运动科学论坛
始于二〇〇八,关注运动科学、运动医学与大众健身,中国运动科学第一站。论坛为您提供最有价值的运动科学资讯,为中国运动科学研究提供动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