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大版面关注!长篇理论文章推介广东“百千万工程”

时事   2025-01-24 10:05   广东  

1月24日,人民日报发布长篇理论文章《探索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文如下: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促进共同富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五次考察广东,每到广东发展的关键节点、重要时刻,都为广东把脉定向、掌舵领航,寄望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深刻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要求广东下功夫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下功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广东在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重大工作部署,重点抓住县域这个发力点,推进强县促镇带村,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经过几年探索实践,广东“百千万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和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

“百千万工程”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省域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省域在治理单元、空间尺度、历史人文、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在省域层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具有重要意义。广东创新部署实施“百千万工程”,将其作为优势塑造工程、结构调整工程、动力增强工程、价值实现工程,拿出头号势头、头号力度来抓。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融珠入湾、山海联动”,优化珠三角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做强县域支点、培育新增长点,为再造一个新广东提供强力支撑,努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
部署实施“百千万工程”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对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突出。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有利于在更大范围整合调动创新资源,形成区域协同创新新局面;有利于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有序开发,促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利于全省“一盘棋”深化开放合作,增强全省整体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区域间共建共享,促进人民福祉的共同增长。为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广东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重要抓手,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进一步畅通工农城乡循环,让要素在更广范围优化配置、发挥最大效益,更好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推动省域整体迈进现代化。
部署实施“百千万工程”是激发县域发展活力、拓展发展纵深的有效举措。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中指出:“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看,县一级工作好坏,关系国家的兴衰安危。”广东从把握县的地位和作用出发部署实施“百千万工程”,紧紧抓住县域这个关键,强化县域与珠三角地区的对接联动、协同发展,把县域建设好、发展好、治理好,全面增强县城的要素集聚力、产业承接力和人口吸引力,把县域发展潜力和动能全面释放出来,让县域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形成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新气象,有力支撑再造一个新广东。
部署实施“百千万工程”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创新举措。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广东从准确把握“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出发部署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既高质量推动富民兴村产业发展,也顺应人口流动规律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守好“三农”基本盘、筑牢“三农”主阵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广东把县镇村建设发展治理一体贯通起来,用工业武装农业、用城市带动乡村,把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具体民生实事上,加快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让乡村发展加快跟上现代化步伐,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化生活。
部署实施“百千万工程”是加强基层治理的务实举措。基层基础是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放在首位,既完善各级指挥体系,也充分激发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镇党委书记“一线施工队长”、村党组织书记“领头雁”作用;既推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深入基层结对帮扶,也充分激发基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焕发昂扬向上、拼搏奋进的精气神。始终坚持把重心放在基层,推动各方资源要素向县镇村聚焦,推动工作重点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聚焦,通过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让群众在“百千万工程”各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中,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广东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探索实践中,注重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治理优势,进一步厚植了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根基,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魅力和显著特征。
以“百千万工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创新实践
广东锚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目标,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聚焦壮大县域经济、建设美丽圩镇、推动乡村再造、促进城乡融合等重点方向,以热火朝天的干劲、攻坚克难的韧劲、比学赶超的拼劲凝聚强大合力,全面掀起强县促镇带村的火热实践,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展现新图景,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聚焦“百县图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迸发新活力。县域强则省域强,县域活则全省活。县域一头连接城市、一头服务乡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场,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点。广东紧紧抓住强县这个关键,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科学确定发展方向,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走好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持续做大特色优势产业,2024年上半年,32个县(市)经济增速高于广东全省平均水平。做强产业承接平台,统筹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加快布局建设粤东粤西粤北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共建“飞地”和“反向飞地”,15个产业转移主平台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443亿元,承接国内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项目579个、总投资约2056亿元。做强县域承载能力,开展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开工改造县城老旧小区418个。开展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布局茂名信宜市等首批10个营商环境改革试点,57个县(市)实现整体人口净流入,县城聚人聚商聚产效应更加凸显。
聚焦“千镇焕新”,推动镇街颜值实力实现新提升。乡镇是县域的基本单元,也是“百千万工程”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广东紧紧抓住乡镇这个节点,持续推进乡镇特色化发展,以典型培育为抓手,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累计完成144个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建成示范主街1171条,改造提升农贸市场2538个、房屋外立面9.83万栋,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美丽圩镇。强化与央企合作共建,组织4家央企与粤东粤西粤北15个地级市525个乡镇(街道)结对共建,助力镇村连线成片风貌管控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提升镇域发展实力,遴选65个中心镇按照小城市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做专做精一批工业重镇与商贸强镇,推动一批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焕发新生机,124个镇入围全国千强镇。
聚焦“万村蝶变”,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绽放新光彩。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广东紧紧抓住兴村这个基础,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布局建设2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84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积极推进粮食、蔬菜等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茶叶、南药等5个数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开工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90个、总投资超200亿元。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绿美乡村建设,举办“粤美乡村”风貌设计大赛,推进农房风貌提升,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持续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全国率先通过立法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农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薄弱村基本清零。
聚焦“城乡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广东紧紧抓住“融合”这个重点,深化改革创新试点,开展县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积极稳慎推进农民集中式住宅建设试点,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扩面提质,启动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高水平规划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加强教育医疗帮扶,组织125家高校院所与86个县(市、区)结对开展百校联百县“双百行动”,73家三甲医院组团帮扶粤东粤西粤北60个县(市、区)113家县级医院。推动财政金融资源下沉到县镇村,全面实行财政“省直管县”,建立县域经济发展激励机制,2024年省财政整合设立114亿元“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保障专项资金。
以“百千万工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创新实践的主要经验
广东深入把握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在充分尊重人口流动规律、城乡发展规律基础上,持续深化改革探索、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动力活力,努力答好经济大省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之问,初步形成一系列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做法。
始终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百千万工程”各领域全过程。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广东在“百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融入各项具体工作中,形成一整套体系化打法。构建领导有力、统筹有序的指挥体系,省、市、县成立指挥部并设立实体化运作的办公室,“一把手”亲自抓、党委副书记亲自抓。组建省直单位牵头推进的九大工作专班,每年召开推进会、现场会推进工作。健全“1+N+X”的政策体系,使财政、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协调联动、同向发力。充分发挥广东市场经济活跃、经营主体丰富的优势,坚持规划先行、运营前置、建管结合,引导各类经营主体深度参与,让“百千万工程”成为各方共享发展机遇的共荣共富工程。
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着力点系统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广东在“百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城乡融合、区域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理念,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整体推进珠三角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加快发展,一体推进产业发展、镇村建设、乡风文明培育等,不断提升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坚持把广东的发展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考虑,把乡村振兴放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部署,把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与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做大“蛋糕”协同推进,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因地制宜推动乡村功能再造和价值重塑,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融合、区域协同化发展之路。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广泛汇聚全社会合力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广东“百千万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群众意愿,将改善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在推进产业发展、镇村建设、风貌提升等工作中注重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乡村工匠、产业村长、返乡能人等农村实用型人才积极性,带动更多群众广泛参与,推动实现从“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转变。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将全社会参与建设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基础支撑,创新建立纵向支持、横向帮扶、内部协作相结合的新型帮扶协作机制,深入实施“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双百行动”等,引导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投身县镇村建设,发动各领域专家和智库机构提供决策咨询,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与建设,做好“港澳台胞”“侨胞”文章,全省上下共奏“协奏曲”、共绘“一张图”,在南粤大地持续掀起热火朝天加油干的工作热潮。
始终坚持发挥好改革的重要作用,以勇于担当持续创新的精神努力探索新路径新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广东“百千万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既遵循中央顶层设计,也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全省上下聚焦“放活”权限、“盘活”资源、“激活”要素,不断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部署推进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改革、镇街体制改革、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等一系列集成式改革,构建强有力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从体制机制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为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始终牢固树立“久久为功”的信念,既强化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又突出重点集中攻坚。广东深入学习“千万工程”始终围绕总体目标、保持战略定力、一任接着一任干的经验启示,在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按照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一三五十”总体目标,将久久为功与只争朝夕相结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注重一锤一锤钉钉子,保持大蓝图、总规划稳定,保持主体工作、整体布局稳定,保持政策连续性,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延伸范围、丰富内涵。牢牢抓住每个关键节点、聚焦关键领域,集中资源、聚力攻坚,加快突破长期以来制约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突出难题、体制机制障碍,以每个阶段每个节点的新进展新成效,推动“百千万工程”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广东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锚定目标、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以“百千万工程”的推动实施,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探索广东经验、提供广东智慧。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陈怀聪

主编:张彦冰

审:王媛媛

三审:杨大成


广东新闻联播
主流媒体 权威发布 广东卫视每天晚上18:30分 与您相约,敬请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