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智筑网
耶鲁大学建筑系,马岩松担任客座教授
上月,马岩松前往其母校耶鲁大学建筑学院任2024年秋季学期建筑设计Eero Saarinen讲席客座教授。
再往前,如恩设计主创——胡如珊受聘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担任系主任等等。当然,在更早之前,还有马清运、朱锫、张永和等等中国知名建筑师也进入国外各个高等学府教学。
Weitzman School官方Ins声明
一时间,中国建筑师纷纷选择“教育出海”。
与以往不同,远赴重洋并非为了新项目的诞生,而是为了教学与研究。曾经国内众多高校院系以邀请海外建筑大师前来教学为荣,如今时移世易,反转过来,诱因究竟何在?
走向全球的日本建筑“第一人”
八位日本籍普利兹克奖得主,第一位即为丹下健三,
1993年得主槙文彦与2019年得主矶崎新均为丹下健三的学生
日本作为亚洲建筑设计大国,二战前也曾处于国际建筑话语权的边缘地带,因为一个人,也因为他在海外教学的经历,而彻底改变了日本设计师在全球建筑界的地位,成就了“日本设计”的高光时刻直至今日。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曾长期模仿学习西方建筑,并将其引入本土,经过一系列的改良后最终形成带有民族特色的“和洋折衷式建筑”,但此时的建筑话语权仍牢牢掌控在西方手中,日本建筑不过是从属于该体系的外部一员而已。
真正发生改变的背景则是战后日本城市百废待兴亟待重建,旺盛的市场需求大大刺激了当代建筑的发展。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日本流行“帝冠风格”建筑
属于和洋折衷风格中的一种
五十年代后期,“岩户景气”下的日本经济如日中天,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如包豪斯等)影响的日本建筑学界也开始寻求自身的突破,而这一切的转机则来源于1959年任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的丹下健三。
在麻省理工担任客座教授期间的丹下健三
在赴美担任客座教授之前的他曾在荷兰奥特洛参加第十一届也是最后一届CIAM会议,会上他介绍了菊竹清训的两个项目,这也是他第一次向国际建筑学界展示日本刚起步的“新陈代谢运动”。
波士顿湾水上住宅群 1959-60 丹下健三
会后他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开始为期四个月的客座教授生涯,根据他在CIAM会议上总结与会人员对菊竹清训项目的反馈,决定将五年级学生的设计项目定为:波士顿湾水上容纳25000居民的住宅区设计,以期引导学生对如植物般可循环生长的建筑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并在此期间不断拓展国际性交流网络。
波士顿湾水上住宅群 1959-60 丹下健三
学生们完成的七组项目之一就是他“新陈代谢”愿景的完美体现,并为他个人著名的“东京规划-1960”项目铺平了道路。
丹下健三与其“东京规划-1960”展板
1960东京规划模型 丹下健三
1960年世界设计大会在东京召开,作为运动团体导师的丹下健三向全球展示了波士顿与东京湾两大“新陈代谢”规划。同一时间包括菊竹清训、黑川纪章与槙文彦在内的日本年轻建筑师共同出版了运动宣言——《新陈代谢:新城市主义提案》,向国际建筑界发出了响亮的“当代日本声音”,并利用后续展览的机会向更多国际观众展示了日本建筑师的作品。
从此,“日本设计”开始成为国际建筑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1960年日本新陈代谢运动宣传
丹下健三自此名声大噪,成为日本建筑师进军海外的先驱,被称为“日本现代建筑之父”。
在与西方实践交流的过程中为日本带来了最新的研究也同时向世界展示了日本当代的建筑发展,培养了包括矶崎新、黑川纪章、槙文彦、谷口吉生等在内的一批世界级建筑大师,其本人更是于1987年成为获得普利兹克奖荣誉的亚洲第一人。
日本建筑师的作品逐渐摆脱掉了浓厚的“民族特色”,成为真正的“无国界建筑师”,与海外文化交流的频繁,使日本的建筑作品更具有“通用”的美学。
建筑师有国籍,但建筑无国界
回看我国,三十年建筑地产业的高光时刻,涌现了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建筑师浪潮。
尽管在“效率优先”与“实用主义”的目标下,产出的多数建筑作品平平无奇,但仍有部分项目或对传统建筑元素进行现代化再解读,或利用当代的最新科技对建筑参数化进行探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并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
由王澍与陆文宇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荣登《纽约时报》评选的“二战后最重要的25个建筑”之一
建筑师纷纷“出海”任教,在海外知名院校提供的平台进行教学项目研究,与他国高水平的学生进行互动,与资深的同行进行研讨,同时开展更多跨地域、跨领域的学术活动,在高处望远,是推动众多建筑师在执业期内担任海外客座教授的动力之一。
胡如珊 宾大首位华人建筑系主任
另外将其本人过往十数年的建筑经验传授给海外学生,扩大中国当代建筑师的影响力,提高学术界对中国建筑的关注。如同七十年前的丹下健三,让国际建筑界看见日本,了解日本,也是背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麻省理工学院建筑规划院大楼,世界最顶尖建筑院校之一,
丹下健三曾在此担任客座教授
这其中的看见日本,是因为建筑师有国籍,每一件建筑作品的背后均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而建筑是无国籍的,因为“坚固”、“实用”、“美观”是全球所有建筑均需奉行的原则。要走出日本,在全球获得地位,势必需要将本土美学“国际化”,日本成功做到了,而这一点正是我们所欠缺的。
1960年代以来日本建筑师流派
可见丹下健三(最右上方)对日本现当代建筑发展影响之大
中国建筑所特有的身份特征在王澍等建筑师的挖掘下,逐渐建立起来,并在国内乃至全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谓之“当代中国建筑”。但除马岩松等极少数用“高技”打造未来感作品而成功走向海外的建筑师外,绝大多数建筑师仍囿于未“通用化”的民族特色而面对全球市场“望洋兴叹”。
丹下健三与背后的香川县厅舍
东京计划1960模型
而从美归来后,1960年横空出世的“东京计划-1960”则更具国际通俗美学,充满想象力的建筑群不仅昭示了战后蓬勃发展的日本所期望的明天,更将日本建筑师的地位从太平洋的岛屿之上推向了全球。
日本建筑师有国籍,但作品影响力之大则无国界,这是我国建筑师在当下努力跨越的一步,而这一步,则正是从“出海”任教开始。
半世纪后,我们也如曾经的日本人一样远渡重洋,去重新寻找自己在广袤天地中的定位。未来也许中间的某一人,是中国建筑故事中开篇的“丹下健三”,可能这个故事会很长,但一定值得期待。
公众号改版了,不标星就会错过我们的推送
请点击星标 “智筑网”
及时接收每篇新鲜出炉的推文~
①点击右上角 ②点击“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