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金普新区宽阔笔直的金马路上,车水马龙、高楼林立、霓虹闪烁。
面对这国际化、现代化都市的繁华,很难想象41年前脚下的这片土地仅仅是个叫马桥子的小渔村。
1984年10月,中国设立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当时,“神州第一开发区”每迈出的一小步,都是大连、东北乃至中国对外开放的一大步。可以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背后浓缩着改革开放以来大连乃至东北的经济发展历程。
随着开发区破土动工,经济建设的大潮滚滚而来。一开始,开发区属于金县公安局大孤山乡公安派出所辖区,但是随着建设的深入,外来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像潮水涌入,大量的建设物资也源源不断地汇聚而来。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急需一支专业的公安力量来管理,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专职公安机构也变得刻不容缓。
1985年3月,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领导小组做出决定——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局。
1986年5月31日,开发区公安局在期盼中成立。这背后,是34名同志历时23个月的艰苦筹建。他们就像一群拓荒者,一切从零开始。
没有办公室,就把大孤山供销社二楼的旅社租下来,当作办公和住宿的地方;没有办公桌椅,就从其他单位借来6张小桌,仿佛那就是他们的“作战阵地”;没有复印、打字设备,就用复写纸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抄写;没有交通工具,他们就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开发区的每一寸土地。
民警们凭着一腔热血和两条腿,走遍了开发区的每一个角落,收集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开发区公安局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外资企业像雨后春笋般进驻,案件也多了起来。
1990年,民警们到外资企业返还被盗物品,赢得了好评,在开发区公安机关和外资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信任的桥梁。
1991年,在这一年里,大孤山派出所和海青派出所先后成立。那时的派出所还很简陋,只有一间小平房。
随着开发区的发展,公安分局的基础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一个个派出所像守护平安的堡垒一样落成或搬迁新址,分局新办公大楼和综合警体训练场陆续启用,新型警用装备不断应用,公安工作正规化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2008年,开发区作为奥运会火炬传递一站,全体民警以高度责任感确保活动顺利进行;2013年,十二届全运会部分项目在开发区举行,开发区公安就像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守护着每一个精彩瞬间;在历届达沃斯论坛安保工作中,开发区分局民警更是全力以赴。全面细致开展安检,净化社会环境,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为论坛召开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秩序。
一路走来,开发区公安局收获了众多荣誉,“全国优秀公安局”“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大连五一奖状”等荣誉称号。哈尔滨路派出所荣获公安部首批命名“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指挥中心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过去,开发区公安风雨兼程,守护着辖区的安宁与人民的平安,每一步都镌刻着忠诚与奉献。展望未来,开发区公安队伍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维护社会治安的每一项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守护这片热土上的每一寸安宁。
▼点击图片探寻大连公安警史▼
信源丨开发区分局
制图丨刘俊
编校丨荣千一
审核丨孙颢源、王人平
签发丨蔡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