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一是要把警察武装搞起来,这个队伍一定要掌握在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二是要培养公安干部,迎接全国的解放。在城市搞警察建设大连是第一个,待全国解放了要从你们这里调警察。”
1946年初,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政治委员罗荣桓与大连公安总局局长赵东斌会面时,坚定地说道。
1946年6月,公安总局果断决定创办旅大公安总局警察学校。8月,公安总局训练处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建警察学校。
由于当时旅大地区的特殊历史环境,一切活动不以党的名义公开出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公安机关公安总局是最好的掩护。
因此,大连市委党校的前身——中共旅大地委党校对外也是以“关东公安总局训练处生产研究班”的名义办学。
当时,警察学校的办学宗旨也印证了一切,方向清晰而坚定:“一切为了人民解放战争,培养干部,建设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为人民服务的新型人民警察队伍。”
在建校初期,这里就为解放战争培养输送了大批军事技术人才和兵员。
其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在警校中称为“第四大队”。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我军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其中有不少坦克和汽车。
然而,由于缺乏技术人员,这些装备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为了早日解放全中国,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机械化部队。
1946年夏,八路军总部同苏联红军总参谋部商定,由驻大连苏军帮助,在大连建立一所坦克学校。
韩光在回忆大连公安工作情况时深情地说道:“举办汽车学校,是大连地区党组织和公安系统,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一件光荣任务。大连汽车学校(即四大队)培养的学员,很多都成了我军第一代坦克手。
在装甲兵部队里,有相当一批领导干部出自大连汽车学校。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连市警察总局首任局长赵杰在建国后,曾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兵指挥部司令员,解放军第一坦克学校校长,中央军委装甲兵副司令员等职。
在1946年至1949年间,警校先后培训学员4655人,他们结业后,回到连队、哨所等各个岗位,成为年轻的骨干力量。
在党的培养教育下,许多学员后来成为市、县、区局及业务处、科的领导干部,还有不少干部被输送到部队及其他地区和单位,担负起重要职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连市人民警察学校恢复建设得更加完善。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中专毕业生充实到公安队伍,提高了公安队伍整体素质。
至1990年,警察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坚定、献身、求实成才”的优良校风,为发展大连市公安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大连公安一直延续着优良传统,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永葆党的先进性重要一环。
2024年4月10日,中共大连市公安局委员会党校在市局人民警察训练基地揭牌成立,大连公安队伍政治建设也迈入新的阶段。
大连公安党校坚持为党育才,突出“党校姓党”,将党的绝对领导置于首要位置,以政治建警为统领,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强化公安队伍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带动公安队伍思想、政治、组织、工作、作风各方面全面提升。
成立以来,大连公安党校充分发挥人民警察训练基地优势,更加注重政治能力、领导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律能力养成,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班6期。
特别是2期以政治能力提升为主题的青年干部培训班,实行全封闭脱产培训,学思想、悟内涵,强党性、讲政治,学本领、提素质,严纪律、守底线,使每一名学员开拓视野、自我加压、启迪思路、修身正心,将学习成果内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导方法,转化为具体行动,真正建设一支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大连警校犹如一座不朽的丰碑,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它见证了烽火岁月的艰难与辉煌,为国家和人民培养出众多忠诚卫士。如今,大连公安党校的成立,为大连公安建设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大连公安党校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传承着先辈们的优良传统,为大连公安培养更多忠诚担当的优秀人才。
▼点击图片探寻大连公安警史▼
制图丨刘俊
编校丨白璐
审核丨葛峰、王人平
签发丨蔡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