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人年节里的家乡菜,有你熟悉的味道吗?

企业   2025-01-30 08:30   陕西  


辞旧迎新,灵蛇跃动

官微给大家拜年啦!

  

春节不仅是家人团聚的佳节

也是味蕾与乡愁交织的日子

过年,桌上的一道道家乡菜

不仅满足了我们的胃口

更是情感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是对年味最直接的诠释



今天,官微从热心粉丝的分享中

选出了十道充满地域特色的佳肴

它们不仅代表了长庆石油人

对家乡的深厚情意

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中华饮食文化

从东北的锅包肉到四川的香肠

从三秦大地的金线油塔

到塞上江南的手抓羊肉

每一道美食都带着独特的家乡印记

和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陕西·三原

金线油塔





第一采油厂消防大队 李艳

我的家乡在陕西三原,三原有一种美食,外形独特,犹如一缕缕金色的丝线盘绕而成,又像是层层叠叠的塔楼,故名“金线油塔”。


金线油塔的制作工艺复杂考究,需经过调面、拉丝、盘型、笼蒸等几个步骤,费物、费人、费时、费心,但制作出来的油塔入口松润绵软,油而不腻,营养丰富。食用时可搭配酸性泡菜、甜面酱、葱白节等调料,别有一番风味。金线油塔不仅是一道美味的小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品尝金线油塔时,人们会轻轻地抖动它三次,寓意着健康、精神抖擞和步步高升的美好祝愿。


陕西·紫阳

紫阳蒸盆子





第十采油厂柔远采油作业区 裴子贤

在我的家乡紫阳,年夜饭最后一道压轴菜非紫阳蒸盆子莫属。揭开盖子,氤氲而上的蒸汽预示着来年的日子必定蒸蒸日上


紫阳蒸盆子是根据材料不同的易熟程度,将猪蹄、排骨、土鸡、莲藕、胡萝卜、白萝卜、玉米、木耳放置于盆内,配以草果、白蔻、香叶等香料,出锅前再放入自制的手工蛋饺,全程大火蒸制而成。在蒸汽与火的催化下,食材的香味会互相渗透。盛一碗,汤色清澈朴素但滋味浓厚,食材早已软烂入味,不愧于“陕西十大名菜之名”。


虽然我没有在家乡长大,但是家里的饭桌上总是少不了爷爷做的蒸盆子。爷爷对家乡的情愫,就像这道菜一样,清澈又复杂。而蒸盆子也在这样情感的加持下,成为了我家最独特的念想。


甘肃·庆阳

十三花





第二采油厂生产保障大队 孙天义

在我的家乡庆阳,有一种独特而令人难忘的美食盛宴,那就是“十三花”。这十三道菜的搭配十分讲究,荤素相间,色彩斑斓。先上桌的往往是几道精致的凉菜,如凉拌黄瓜、糖拌西红柿等,清新爽口,打开味蕾。接着,热菜依次登场,有香气四溢的红烧肉、鲜嫩的清蒸鱼、金黄酥脆的炸丸子……除了主菜,配菜也毫不逊色,翠绿的炒时蔬,为整桌宴席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香糯的蒸红薯、玉米,带来了田园的质朴风味。汤品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清淡鲜美,或浓郁醇厚,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过年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十三花”,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浓浓的亲情在这美食间流淌。远方的游子,每当想起家乡的“十三花”,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思念和眷恋。


甘肃·庄浪

土暖锅





第三采油厂大水坑采油作业区 柳铎

说起庄浪的小吃,大家一定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我们最爱吃,家家有,人人爱,做起来简单,吃起来美味的——土暖锅。这是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一道美味。


庄浪暖锅,也俗称锅子,它的食材主要有白萝卜片,配以豆芽、粉条、豆腐、红萝卜等,还有“盖面子”,就是暖锅上面铺一层过了油的五花肉。在寒冷的冬日里,一家人围着它,吃得真叫热火朝天,美味极了。在陇东,它既是当家菜,也是地方小吃。如今,这道“接地气”的农家美食也逐渐走出黄土地,走进了一些“高大上”的餐厅。简单又美味的土暖锅,代表着家乡过年的滋味,也寄托着我们浓浓的乡愁和美好的童年回忆。


宁夏·银川

手抓羊肉






第五采油厂堡子湾作业区 杨佳玉

手抓羊肉,过年味蕾的独家记忆!嘿,说起我家乡的手抓羊肉,那可是绝了!一到过年,这手抓羊肉就是重头戏,没有它,年都不叫个年。


吃手抓羊肉,那得用手抓。拿一块,蘸上点辣椒面、盐、孜然粉调的料,往嘴里一塞,那滋味,哎呀,香得直打嗝!羊肉的鲜香,辣椒的辣劲,孜然的香味,吃一口,满嘴都是幸福的味道。记得小时候过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中间放着一大盘手抓羊肉。大家都不顾形象,直接上手抓。那时候,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挑最大的一块,生怕被别人抢了去。羊肉烫嘴,我就吹吹,然后再咬一小口,慢慢品味。吃着吃着,还会不小心弄一手油,但一点儿也不嫌脏,反而觉得这是过年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


宁夏·银川

羊肉臊子面





第六采气厂作业二区 宋美萍

在我的家乡银川,每逢佳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臊子面,意味着团圆和幸福。面条细长,在当地文化中有“长寿”“长久”之意,寓意着新的一年里家人健康长寿、生活顺遂长久 。


制作这道美食,工序可不含糊。精选的宁夏滩羊肉切成丁,在锅里炒得滋滋冒油,香气瞬间弥漫整个屋子。加入花椒、八角等调料,炒出的臊子鲜香浓郁。面条则是手工擀制,粗细均匀、韧性十足。煮好面条后,浇上滚烫的羊肉汤,放上满满的羊肉臊子,再点缀上翠绿的香菜和葱花。一家人围坐,端起这碗羊肉臊子面,温暖从舌尖蔓延至全身。这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宁夏人节日里亲情交融、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黑龙江·哈尔滨

东北锅包肉





第三采油厂大水坑采油作业区 李思琪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我来自黑龙江哈尔滨,要用一种食物来代表哈尔滨,那么我的答案是“锅包肉”。它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无数哈尔滨人心中那份难以割舍的家乡情怀。从孩童时代起,锅包肉就伴随着每一个东北孩子的成长,成为味蕾记忆中最初的美好。


锅包肉,光看卖相就特别诱人。被炸得金黄酥脆的肉片,堆放在盘子里,色泽亮丽,上面点缀着些许葱丝、姜丝和胡萝卜丝,色彩搭配得十分好看。在东北,锅包肉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家常菜,也是饭店里的招牌菜之一。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宴请宾客,锅包肉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代表着东北人的豪爽和热情,也展现了北国独特的美食风情。



辽宁·盘锦

稻田河蟹





第三采油厂油房庄第一采油作业区 刘明

作为一名在外工作十余年的游子,每至年关,家乡辽宁盘锦的稻田河蟹,总是我心底最深的牵挂。它是盘锦人过年必不可少的美味,堪称 “盘锦之光”,承载着浓浓的年味与家的记忆。


盘锦,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品质上乘的稻田河蟹。蟹儿们在稻田与河水的滋养下茁壮成长,肉质鲜嫩饱满,蟹黄更是丰盈醇厚。每年,父母都会精心挑选家中养的稻田蟹,从千里之外寄到我的手中。收到这份沉甸甸的包裹时,满心都是感动。剥开蟹壳,那鲜美的滋味瞬间在舌尖绽放,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家乡,与亲人围坐在一起,共享团圆时刻。对我而言,这稻田河蟹,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亲情的纽带,将我与家乡紧紧相连。



四川·西充

香肠





第五采油厂马家山西采油作业区 谢渝

从儿时记忆起,逢年过节家里总有一项大工程——灌香肠。妈妈和奶奶耗时一整天灌好肠,挂在阳台经过半个月的晾晒风干后,全家人喜爱的美食——五香味和麻辣味的香肠就做好了。为了让孙子辈吃得更好,奶奶会将香肠再次加工,将土豆泥、面条打底铺垫,做成鱼的形状,上面摆上五香味的香肠,抹上厚厚一层番茄酱,再用胡萝卜、蛋清等点缀,一道色彩艳丽、令人食欲爆棚的儿童版“年年有鱼”便诞生了,深得孩子们的喜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年时餐桌上不同味道的香肠,总能在唇齿间散发着不同的浓郁香味,而这种香味也成为多年根植于记忆里的家乡年味。


青海·互助

青海尕面片





第八采油厂樊学生产运维中心 那朝梅

作为地地道道的青海人,最难割舍的便是家乡的青海尕面片。尕面片,又叫面片子,这种面片不是用擀面杖擀出来的,而是用手揪出来的,是青海人的面食中最普遍又很独特的家常饭。


想吃到它,需要将揉好的软面先切成粗条,然后用潮毛巾盖上片刻(此时称“回面”)。“回”好后,拿入手中,用手指捏扁、揪断,每个大约手指宽,投入沸水中,煮熟可食。


今年要在单位值班,带着对家人的思念,我在食堂的厨房做起了这道“家乡味”。这碗热乎乎的尕面片,如同家人温柔的陪伴,给予我无尽的力量,让我有勇气奔赴新岁的旅程,去拥抱生活的每一份馈赠,不惧前路的风雨。


相信每一位长庆人的餐桌上

都有属于自己家乡的特色美食

这些仅仅是其中一部分

春节与美食的结合

不仅满足了我们的味蕾

更慰藉了我们的乡愁

别忘了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你们家乡有哪些特色菜?


通讯员/李艳 周锋 胥璐 王德 马婧 李焯 裴子贤 宋美萍

编辑/安祥燕

长庆油田
新闻资讯发布、企业形象塑造、舆论导向引领、员工风采展示、生活便民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