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平均海拔为50米;而西藏日喀则平均海拔超过4000 米。
自2004年起,青岛市专门安排教育系统干部人才进藏开展工作。二十年来,一批又一批青岛援藏干部在雪域高原持续接力实干,留下的不仅是硬件,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软件。
为什么要去西藏?在西藏干什么?离开西藏留下什么?这是援藏干部们从进入西藏的那一刻开始,一直在思考的三个问题。如今两年多过去了,这些问题已经有了答案。
STEM课程、少科院建设,
众多“首个”填补西藏教育空白
太阳能是如何转化为热能的?太阳能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太阳能能帮助我们的生活做什么?结合西藏日喀则的地域特点和学生知识结构,青岛第十批援藏组打造了小学STEM课程《阳光下的日喀则——太阳能赋能城市生活》。
《阳光下的日喀则——太阳能赋能城市生活》作为西藏自治区首本小学生STEM教育读本,从日喀则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出发,围绕“太阳能”展开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能够让同学们运用科学原理解决问题、输出创新设计想法。
与此同时,由青岛市第十批援藏组支持,桑珠孜区教育局申报的西藏自治区首个《西藏小学STEM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开题,并获得西藏自治区立项。通过西藏小学STEM课程的开发,可以促进西藏学校课程内涵发展,同时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构建,为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开辟一条新路径。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为填补西藏自治区STEM教育的空白,在援藏干部们的努力下,目前STEM教育课程已在桑珠孜区全部城区小学推广使用。而随着STEM课程的实施普及,未来将形成具有西藏特色的、能充分指向学生核心素养或关键能力培育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文化。
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能力素质的培养。近些年,青岛市坚持以“扩优提质”为主线,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攻坚突破,加快构建具有青岛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取得良好成效。为了让西藏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和岛城学生同等的优质教育,青岛援藏组一直在努力。
当他们发现桑珠孜区乃至日喀则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场地缺乏、课程资源短缺、活动开展不足的问题时,西藏自治区首个少年科学院——日喀则市青少年科学院应运而生。
以此为基,青岛市第十批援藏组启动桑珠孜区素质教育提升工程,从课程、师资等方面对少年科学院进行了全面建设,打造了桑珠孜区素质教育品牌。
日喀则市青少年科学院采取“三集中”,即集中师资、集中设备、集中课时的模式开展中小学生校外素质教育,目前设有海洋科普教育中心、人工智能体验教育中心、生命安全教育中心、国防教育中心、生态环保教育中心、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心6个中心,开设科技创新教育、劳动教育、国防教育、生态环保教育等17门素质教育课程。
除了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日喀则市青少年科学院内同步一体建设了西藏首座少年军校、西藏首座黑颈鹤保护馆、西藏首座海洋科普馆。海洋科普馆内展出包括海洋植物、鱼类、哺乳类等各种海洋生物在内的标本110余件,以及海洋牧场、海上龙卷风、机器鱼等针对海洋方面的定制互动科普仪器可供操作、互动,让孩子们在西藏也能看到“海”、感受“海”。
来源 | 青岛电视台教育频道 记者宋涵玉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侵权,请权利方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青岛市教育局政务新媒体“青岛市教育局”(微信号:qdsjyj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