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学习 | 深刻认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政务   2024-12-12 16:48   福建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三个“事关”突出表达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且“极端”不仅仅是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性的一个当前概括,也是一个历史总结,更是对未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指引。

2023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同时对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了一个非常权威的评价,也成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遵循,即“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两个“新高度”又进一步表明了这一党的又一创新理论的极端重要性。所以,在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一项非常重大的政治任务。

一、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核要义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坐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最新概括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党章。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五个层次或范畴来进行理解:一是作为党理论创新成果在最高层次和最大范畴上的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处于同样的地位;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包括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习近平文化思想;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重要战略思想;四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某一方面的重要论述同样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某一会议、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或对某一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同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其中,第一个“是”指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品格;第二个“是”指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中华文化的烙印,也印证了“文化”一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涉及这一思想丰富内涵的方方面面。

也就是说,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都是以文化为根基的,即习近平文化思想贯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为什么文化能够起到这样一种根基性的作用?这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特质息息相关。文化具有基础性、弥散性、整体性的特质,无处不文化、处处即文化,任何话题都可以纳入文化的大领域中。

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上述五个不同的层次或范畴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层层递进的不断发展的关系,即某一重要论述可以发展成重要思想,某一重要思想可以上升为一种实践。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发展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将“文化自信”列为“四个自信”之一。自此,文化自信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个标识性概括、原创性贡献,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始终。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用“九个坚持”高度概括了我们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七个着力”的工作要求。

“四个自信”、“九个坚持”、“十四个强调”、“七个着力”等数字,反映的是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强调的文化建设的重点是不同的,也反映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由此,我们也提炼和总结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十一个方面重大创新观点和十六个方面战略部署,构成了我们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初步科学概括,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也可以说,十一个方面重大创新观点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理论和观点上的突破创新;十六个方面战略部署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用”,侧重于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操、工作布局的层面。二者共同构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共同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

(三)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

聚焦十一个方面重大创新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其内在的有总有分、上下贯通的逻辑体系,以及其中一以贯之的主题主线,即高度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

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来看,文化的主体性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是我们衡量一个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也是决定一个文明能否存续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对于文化主体性的巩固和强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关切。在十一个方面重大创新观点中,前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回答了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政治保证、哲学根基、根本途径、使命任务的重要问题,是我们要学习领会的重点。

1.政治保证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洞察时代发展大势所提出的,充分体现了对新时代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把握。关于新时代文化的地位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出一系列关于文化的重要论述和观点,比如“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

在文化中,意识形态居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文化的性质与发展方向。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都是关于文化领导权的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表达。可以说,一部党史就是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的历史,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正是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根本政治保证。

2.哲学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一改过去把文化放在相对次要位置,而是放在治国理政的关键地位予以考量: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文化”一词出现高达58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方位、全社会的领域中反复论及文化的重要性。这一系列现象背后的哲学依据,就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深刻认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既要有硬实力,也要有软实力。这一重要论述通过揭示社会矛盾运动发展的根本规律,为中国式现代化既注重经济建设、强调物质文明,又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强调精神和文化的重要性,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依据。

要判断一个理论是否深刻、是否能长期指导实践,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其能不能上升为哲学层面的自觉。所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也就为我们今天所强调的文化重要性提供了哲学根基。我们强调文化的重要作用,其实强调的就是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并且不仅是直接的、现实的,因为文化能够超越时空,所以还是绵延而持久的。

3.根本途径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形成机制正是“两个结合”。更进一步的是,我们可以把“第二个结合”看作习近平文化思想成熟的标志,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最为浓墨重彩的部分,具有非常重大的关于思想解放的战略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其中,我们可以发现三个关键词:一是“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二是“又一次”,也就是相对于延安整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而言的;三是“思想解放”,即对“第二个结合”的一个定性层面的表达。思想解放的目的,就是解放思想,即破除一种错误的思想,确立一种正确的思想。“第二个结合”要破除的就是错误的文化观、历史观、文明观,要确立的就是我们在精神层面上的独立自主,即文化主体性。也就是在这一层面上,“第二个结合”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即确立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在中国人内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文化血脉”、“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的“独特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文化沃土”,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评价也从侧面说明,在某种程度上,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中国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就在于能不能实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而相比于“第一个结合”的时代背景,即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我们今天把文化从一个背景性质的位置中抽离出来,并与“第一个结合”相提并论,根本原因就是时代发生了变化。这一时代变化意味着,我们要在未来的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在推动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的过程中,重点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更有理由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资源。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骨神韵

第一,人文精神。可以说,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也是传统文化自信的源头特质。人文精神首先体现在一些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中,比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这些神话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中国古代先民们在面临以自然灾害为代表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时的那种不逃避而遇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和自信。孔子所说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完美阐释了这样的人的主观能动性。

孔子不仅是儒家之孔子,更是中国之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真正做到了奠基文明、教化众生。孔子是怎样奠基文明的?那就是“删定六经”,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经典,比如《周易》用一段话概括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那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到了庄子,这种人文精神又被丰富阐述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

第二,包容创新。文化上的人文性与自信的特质,决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必然是开放包容的。中华文明是中华大地上产生的原生性、原创性的文明,也一直在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互鉴,并没有因为最终走向封闭而灭亡。在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同时,我们也始终保持着文化与文明的主体性。

在创新性方面,我们的传统文化一直在改变着自己的形态,比如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秦汉统一后的“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谈玄”,隋唐时期外来文化的盛行与韩愈提出道统思想,到宋明理学在一定程度上重新确立了文化主体性,清代出现更加重视考据与实事的朴学,再到近代的三民主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可见,我们今天谈论文化主体性,其实是站在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的时代脉络角度上来谈的。为什么传统文化的形态会发生变化?那是因为我们这个民族在前进道路上总是面临着不同的时代课题,这种文化形态的转变是我们民族在理论层面对时代课题的回答。所以,中华文明称得上兼收并蓄与历久弥新。

第三,天下情怀。天下情怀指的就是由爱家而爱国、由爱国而济天下,最终实现天下大同。天下情怀是我们民族的独特智慧,即只有达到天下的层次,世界范围内的和平、合作、发展才能够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天下不是一个疆域的概念,而是一种我们民族特有的道德秩序和文化想象,也是我们能够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与全球文明倡议的文化根基。

(2)革命文化的刚健激越

革命文化不是凭空出现的,是传统文化在革命战争年代、在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中创新、传承、发展而来的。顾名思义,革命最主要的特点应该就是变革。为什么我们的民族历经沧桑、苦难深重,还能够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拥有适应变革的强大内核。放眼世界,没有哪个民族如中华民族这般如此重视变革。“革命”两个字出自《周易》,讲的就是怎样变才能够达到顺天应人的效果。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非常重视改革、变革、变法,比如管仲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以及康有为的托古改制等。我们民族的这一重视变革的基因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之后被发扬光大,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兴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深入人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公民的问题。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最新体现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也是为什么说“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内在因素的原因。

4.使命任务

文化的建设从来都离不开使命的感召,而文化使命就是我们在看到文化推动人类进步、引领社会变革、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基础上,自然而然生发出的想要推动文化创新、促进文化创造的自觉意识。新的文化使命的概念,最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时提出的,即“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阐释了新的文化使命的具体内容,即“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新的文化使命的具体内容是存在一个层次递进的关系的,即文化繁荣是基础、建设文化强国是远景目标、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最终指向。什么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在时间上,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我们要在传承五个突出特性的基础上推进其现代化;二是在空间或主体上,相对而言,西方文明有着典型的单数线性文明观,即认为文明的发展只有一条道路且其尽头就是西方,也持有一种文明等级的观念,即认为存在所谓的野蛮文明或半开化文明且最高级的文明就是西方;三是从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概念出发,我们所要建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种复数、多元、求同存异的文明,在多元人类文明体中具有一定的普遍价值与重大意义。我们现在已进入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这一时刻提出新的文化使命,充分体现了其自觉的责任和担当。

总而言之,十一个方面重大创新观点根源于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高度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二、切实体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战略意蕴

(一)世界文化激荡的定海神针

从世情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世界文化激荡的定海神针。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文化的时代,甚至从二十世纪早期开始,不同国家、民族、地区就已经开始逐渐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即在现代文明体系中越来越居于核心地位。

回顾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一个从学术自觉不断走向国家战略的过程,如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完成了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论证,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反向论证了文化时代已到来,特别是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以文明为标准把全球划分为不同的文明板块,进而提出的同一个文明板块内的国家和地区更容易展开合作而板块交界处的国家和地区更容易爆发矛盾、冲突和战争的观点,为西方提供了一个观察国际政治的基本框架,简言之就是论证了文化在现代文明体系中已居于核心地位,并发出了一种文明预警。

从二十世纪开始,从理想类型到文化矛盾,再到文明预警,西方最终形成了全球化的总体性表达。全球化的目的就是“化”全球,即在理论层面输出以西方中心为基础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在大众文化层面输出西方文化娱乐与生活方式。其中,在理论层面的输出以西方“三问”为代表,包括:李约瑟的“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马克思·韦伯的“为何中国、印度这样的东方社会,没能在政治、经济、科学乃至艺术领域走上独立于西方之外的理性化道路”;孔飞力的“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近代国家”。这“三问”的背后隐藏着一把名为西方的标尺。西方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技术以及传播优势,制造了自由、人权、市场经济等诸多概念,也促成了以西方中心为基础的整套知识体系的形成,甚至推动大量的学术观点、话语表达、研究方法进入中国,成为一部分知识分子衡量和评价中国社会实践的重要标尺。类似这样的问题广泛存在于很多学科领域中,所以我们才要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即一种自主的评判标准。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

从国情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带领人民千辛万苦取得的根本成就,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段话说明,只有立足于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文化是渗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之中的。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文化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也是重要支点之一。文化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也是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力量源泉。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加基础、更加广泛、更加深厚的自信,因为其关乎道路、理论、制度的前进方向,也是人民在心中形成牢固认同的关键。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从历史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文化是国家与民族的灵魂,而民族就是文化的主体。民族的兴衰存亡决定了文化的命运,没有哪个衰败的民族,其文化还能够独立发展,只能是“历史遗迹”。

我们的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曾经有着最为发达的文化,吸引着周边国家主动来学习。但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民族的文化也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失去了光芒。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由此可见,文运和国运之间是相连的,我们在落后中挨打、在挨打中自卑,也在自卑中开始向西方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由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转变,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过程展现在人民的心态上,就是一个从文化自卑、文化自觉再到文化自信的转变。这一心态的转变,也是我们从遗失文化主体性到逐渐自觉追寻、找回文化主体性,再到强化和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过程,如同《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甲申文化宣言》三份宣言发表的历史进程一样。

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第二个结合”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第二个结合”进行重点阐述,再到2023年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对“第二个结合”进行深入讲解,可以说,我们在文化自信的层面发出了最为明确的中国宣告。在“第二个结合”的基础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也意味着近代以来如何处理古今中西的问题终于有了正确的解答,我们终于知道该怎样正确地以科学态度来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文化自卑到“第二个结合”,充分说明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相融相促的,我们已经有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现实基础。

三、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方法原则

(一)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要想坚定文化自信就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决抵制许多错误观点、错误思潮,特别是要坚决批判文化虚无主义。

今天,文化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矮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丑化革命文化,消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例如,在矮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他们虚无中华文明的原生性、连续性和多元一体特点,如称中华文明是从西方传来的,罔顾许多国家级考古工程的实证;他们虚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如称传统文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包袱;他们有选择性地虚无支撑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的重点史实人物和事件,妄图使中华民族的文化沦为其他文化的附庸。在丑化革命文化方面,他们打着学术创新、价值中立或求真的旗号来歪曲历史、解构崇高、挑战正统。在消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他们宣称马克思主义过时,带偏正确的价值导向。这一系列动作背后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宣扬西方的文化、价值和理念。面对这一将反复以各种形式再现的价值危机,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二)秉持开放包容

我们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开放包容不是凭空而论,而是基于事实的,即不同文化的接触都是以人类进步为目标的。在这一总体思路下,我们一方面要稳步扩大对外文化开放,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之间的关系,谨慎对待“文化例外”的理论和政策。所谓“文化例外”,就是法国与美国在进行自由贸易谈判时提出的,即图书、电影、广告、报纸等特殊的能传播一定价值理念的商品必须要在严格审查之后才能进行自由贸易、流通。这反映了法兰西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但也使法国的文化产业丧失了在全球化浪潮下竞争的机会。我们要吸取这样的经验教训,在开放与保护中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

(三)坚持守正创新

所谓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即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与主要内在逻辑。所谓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关于创新,我们主要是从两个视野来进行的:一是文化产业化的视野,即推进文化与科技之间的深度融合,包括加快适应信息技术发展新形势,利用科技重新塑造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抢占文化创新的制高点等内容;二是文化国际化的视野,即解决好“挨骂”问题,也就是把今天发生在中国的故事讲好、传播出去,包括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等内容。

加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重大时代考题之一。如何做好?一要培育多元参与的对外话语传播主体,包括通过政府话语主体讲政策,通过学术话语主体讲学理,以及通过大众话语主体和网络话语主体实现以情动人与多元联动等;二要打造丰富多彩的对外话语传播内容,包括积极打造能够融通中外的新概念,积极挖掘独特性内容等;三要以全媒体建设创新对外话语传播方式,包括结合社交媒体、大数据算法、5G、人工智能等方面创新传播方式,实现文化的精准传播,提升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龙倩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哲学与文化教研部副教授

END


来源:宣讲家网

涵江青年
国事、家事、天下事,关心青年的事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