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有“被服务”经历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
据2024年12月20日《石河子日报》报道,12月2日,在向阳街道22-2社区雷锋精神传承馆,石河子市人大代表刘华给来自叶城县伯西热克镇的参观者介绍雷锋事迹。从2021年建馆,她就成为第一批义务讲解员,至今已经接待参观者9500人次。
人们不禁要问:“刘华参与志愿服务,并把志愿服务当成自己的专职工作,如此海量的志愿服务次数,其热爱与投入的积极性是从哪里来的?”
刘华加入“美德达人”队伍并长期坚持,源于鲁国平的指引。2021年6月,中央文明办发布“中国好人榜”,向阳街道22小区居民鲁国平荣获“助人为乐好人”称号。鲁国平还组织成立了“鲁国平雷锋精神宣传队”,开展雷锋精神宣传活动。志愿服务队定期到社区孤寡老人家里,陪老人聊天、帮助打扫卫生。节假日,他们为贫困家庭送去慰问品,在社区开展文艺汇演等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营造睦邻友好的和谐氛围。
因为得到过他人的帮助,也因目睹志愿者微光成炬、攥指成拳的服务精神,不少人内心被点燃回报社会关爱的热情之火,继而投身参与志愿服务,这是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的一个不可小觑的因素。诚如《石河子日报》所报道的,在“美德达人”的感召下,道德模范、党员中心户、公益达人、非遗传承人等主动加入,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新力量,推动榜样作用从“一个人”向“一群人”扩面。
鲁国平、刘华的事迹告诉我们:志愿服务是出乎内心之举,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志愿服务不在贡献大小,只要力所能及即可;志愿服务应当传递爱,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善是一种循环,善良可以累积。”如果全社会有了倡导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普遍树立起志愿服务的自觉,那么,善良与善良相逢,便可以生出更大的善意;善举与善举传递,可以延伸出更长久的善行——而这,不也是鲁国平老人把志愿服务当作专职工作的垂范效应吗?(刘胜 李浩源)
附:2024年12月20日《石河子日报》
让一个人的“美好”变为一群人的“灿烂”——向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加速扩容“文明朋友圈”纪实
近年来,向阳街道辖区涌现出一批“美德达人”。如何让一个人的“美好”变为一群人的“灿烂”,进而传递一座城的暖意?“向阳方案”意味深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美德达人”作为领衔人,通过开展一系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等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让美德实践活动成为传播文明新风的“源头活水”。
一线医生当起“宣讲人”
以身边事引导居民崇德向善
12月11日上午,在向阳街道22-2社区“我身边的文明事文明人”主题宣讲活动中,天健医院党支部书记刘霞正在讲述身边的故事。
刘霞告诉居民们,到天健医院就诊的很多老年人,经常会将一卡通、小包包之类的个人物品遗失,遇到这种情况,院方会根据就诊记录联系到老人归还物品。她经常拿这些事教育孩子,要拾金不昧,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刘霞的孩子是“00”后,作为母亲,她不太认同“‘00’后是整顿职场的一代”这种说法。她觉得,任何时代,良好的家风都要靠父母引导。刘霞有两个妹妹一个哥哥,她爱人家有四兄弟,自结婚以来,她就形成了这样的习惯:每年除夕如果在父母家,那么大年初二就在婆婆家,反之亦然。形成不成文的“轮班制”,每逢男方家有兄弟外出归来,总会约到一起聚一聚,自己的几个兄弟姐妹也时常相聚。平时,大家隔三岔五地打电话、发微信,她觉得,生活节奏再快也不能丢了亲情,她经常教育孩子“不走亲戚”的观念不可取。
当天的宣讲是向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美德系列宣讲的一个缩影。
“过去,向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妇联主要辐射辖区‘一老一小’。现在,我们更希望把影响力向辖区全域居民群体辐射。”向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妇联主席赵妍表示,要引导更多居民崇德向善,传承好家风,需要更多公益组织、志愿者加入进来。比如,刘霞就来自“三新”组织,今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讲美德的老师将更多元化,联户长、党员中心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在备选之列。
聊起未来规划,赵妍坦言,很多叛逆的青少年背后映射的是家长教育观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希望能开设专门面向家长的家庭教育课程,让家长和孩子更科学有效地沟通,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发挥榜样的力量
从“一个人”影响“一群人”
“他身高只有1米54,虽然只是一名普通士兵,但却成了几百万人民解放军的排头兵……”12月2日,在向阳街道22-2社区雷锋精神传承馆,市人大代表刘华给来自叶城县伯西热克镇的参观者介绍雷锋事迹。从2021年建馆,她就成为第一批义务讲解员,至今已经接待参观者9500人次。
刘华告诉记者,能加入“美德达人”队伍并长期坚持,源于榜样鲁国平老人的指引。2021年6月,中央文明办发布“中国好人榜”,向阳街道22小区居民鲁国平荣获“助人为乐好人”称号。他还组织成立了“鲁国平雷锋精神宣传队”,开展雷锋精神宣传活动。志愿服务队定期到社区孤寡老人家里陪老人聊天、帮助打扫卫生,节假日为贫困家庭送去慰问品,在社区开展文艺汇演等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营造睦邻友好的和谐氛围。截至目前,向阳街道辖区涌现出全国好人1位、自治区道德模范1位、师市道德模范5位。这些“美德达人”是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
今年年初以来,向阳街道全面推进“美德达人”进社区活动。向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人员丁瑞介绍,“美德达人”进社区活动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各社区文明实践站以“美德达人”为核心开展活动,每月组织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在“美德达人”的感召下,道德模范、党员中心户、公益达人、非遗传承人等主动加入,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新力量,推动榜样作用从“一个人”向“一群人”扩面。
12月12日,在向阳街道23社区,社区志愿服务总队队长刘桂芳正忙着联系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石河子中心支公司,让他们派人来社区给居民上手工课。她递给记者一张表,表上列了这两个月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活动内容:10月29日,“帮万家”社工工作服务组织和社区联合开展“防艾趣味游园活动”;11月15日,卫生服务站来社区宣讲肺炎防治知识;11月27日,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体检科志愿者来社区举办“望闻问切”义诊……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志愿服务队,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凝聚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能量!”刘桂芳兴奋地说。
23社区党委书记余启文告诉记者,社区居民杨吴秀曾获得2017年—2021年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师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杨吴秀工作室”被评为兵团级“老党员银发工作室”。虽然老人2023年1月去世了,但是她打造的“杨吴秀工作室”仍然释放着美德的力量。现在,工作室每月都会组织“美德达人”进网格、入楼栋,将便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美德达人”们到老年公寓为老人送药,陪他们聊天,给老人理发、编写反诈快板……这些以前想干却无法独立完成的事,现在在团队的配合下都可以实现了。
小小正能量产生“大流量”
过去,很多志愿者想做公益,但苦于没有阵地。“美德达人”进社区,不仅让公益活动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间,还可以“走出去”,与学校、社区、企业结对,推动资源共享。“这不,元旦还没到,中国人寿石河子分公司的志愿者就给社区里的孤寡老人送来了春联和窗花。”余启文说。
在向阳街道党工委书记于亮看来,“美德达人”进社区在一步步激活社区治理向心力。他说:“‘美德达人’往往是服务一线的热心人,也是社区工作的‘老熟人’,在他们的带动下,社区构建居规民约可有效减少不道德行为,形成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一年来,向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教育培训、政策宣传、志愿服务等活动410余场,服务人数超1.3万人次。一个个“美德达人”的精彩亮相、一场场美德实践的生动演绎,不断扩大着“文明朋友圈”,成为弘扬美德事迹、放大美德效用、转化美德价值的城市新坐标。
从一个人的“美好”到一群人的“灿烂”,从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到街道全域“文明朋友圈”……市人大代表、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郑昆亮认为,一批“美德达人”背后的“向阳方案”,是点滴之善的文明海洋。美德达人聚集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已成为传播文明新风的“源头活水”,在大众心中播下崇尚真善美的思想火种,指引、激励人们积极创造美好生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这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小小正能量在街坊邻里间也会产生大流量。向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如同撬动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支点,让传统美德传承这项工程显性化,让身边的凡人善举更具示范引领力。(本报特约记者 刘胜 通讯员 李浩源 庄红霞 丁瑞 魏秀玲)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石河子零距离
编辑:张兰兰
编审:焦亚峰 刘伟
欢迎来稿,投稿邮箱:shzrm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