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是为了预防和惩治有组织犯罪,加强和规范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
定义解读
反有组织犯罪法
立法目的
1. 为了预防和惩治有组织犯罪。
2. 加强和规范所有组织犯罪工作。
3. 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秩序。
4. 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立法意义
1. 对于建设更 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
2.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什么是“有组织犯罪”
反有组织犯罪法亮点解读
1. 黑恶罪犯一个都别想逃
严格掌握从宽政策 有组织犯罪的组织者、领导者和骨干成员要严格掌握取保候审、不起诉、缓刑等适用,同时,要充分运用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罚金等刑罚。
区别于普通犯罪的羁押手段 有组织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异地羁押、分别羁押或者单独羁押。
异地执行、慎重减刑 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组织者、领导者或者恶势力组织的首要分子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的,应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异地执行,需减刑的,需报经省级监狱管理机关复核,再提请法院裁定,法院审理时,应通知检察机关、执行机关参加审理。
多部门协作配合,建立线索移送沟通机制 监察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协作配合,建立线索移送沟通机制,发现国家工作人员违法犯罪线索的,依法处理或及时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3. 严防死守 防止黑恶势力死灰复燃
4. 保障“祖国的花朵” 权益不遭侵害
未成年人涉世不深,往往容易被黑恶势力裹挟、利用、侵害,为此,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防范有组织犯罪侵害校园工作机制,发现涉及有组织犯罪行为的,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公安机关。下列情形,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
5. 保障涉案单位 个人权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采取保护措施,保护举报人、控告人、证人等相关人员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