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个“世界湿地日”:保护湿地 共筑未来

文摘   2025-02-02 08:00   浙江  



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拉姆萨尔共同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开始,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2025年2月2日,
我们将迎来第29个“世界湿地日”,
今年的主题是:

保护湿地  共筑未来。

湿地是分布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独特水文、土壤、植被与生物特征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气候调节器”和“物种基因库”,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净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湿地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保护好湿地,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

目前,

萧山区湿地面积按《湿地公约》口径

统计达9700多公顷,

湿地保护率20%以上。

全区现有省级重要湿地1处,

湿地保护小区2个,

湿地科普宣教基地3处,

中国湿地学校1个,

小微湿地示范点10处,

一般湿地22处。

近年来

我区以河(湖)长制、林长制、五水共治等为抓手,大力推动“美丽河湖”建设、“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找寻查挖”专项行动,不断加强水环境治理、湿地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




来源:林政管理科
编辑:童琳 潘燕楠
责编:周介媛 范昕雨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萧山三农
涉农公益信息发布,农业技术咨询,农产品品牌宣传,电子商务服务
 最新文章